陳玲玲
(江蘇省南通市中醫院內窺鏡室,江蘇南通226000)
無痛胃鏡檢查配合優質護理的臨床體會
陳玲玲
(江蘇省南通市中醫院內窺鏡室,江蘇南通226000)
目的:探究無痛胃鏡檢查配合優質護理的臨床體會.方法:選取我院2014-01/2015-08收治的無痛胃鏡檢查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實施無痛胃鏡檢查配合優質護理,觀察和分析患者的臨床情況.結果:50例患者成功完成無痛胃鏡檢查,檢查顯示患者生命體征正常,無明顯不良反應.檢查后 5 min蘇醒,檢查過程無不適感,對檢查滿意.結論:無痛胃鏡檢查安全舒適,配合優質護理,能夠消除患者對檢查的不良情緒,提高檢查準確性.
無痛胃鏡;優質護理;臨床體會
胃鏡檢查是一種常見的門診檢查手段,是消化道疾病診治的重要措施,屬于非創傷性侵入操作.然而多數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存在惡心、嘔吐,且心理層面存在緊張、焦慮以及恐懼心理,對檢查過于恐懼,導致診療時機延誤.隨著無痛胃鏡檢查術的發展,麻醉劑的應用讓患者能夠在淺睡眠下完成檢查,減輕患者的不適感,同時要求醫護人員實施優質護理,確保檢查過程順利進行.本研究對收治的50例研究對象進行無痛胃鏡檢查配合優質護理,對檢查結果進行分析.詳細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01/2015-08收治的無痛胃鏡檢查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20~77(平均46.3±0.2)歲.患者均無嚴重心肺腎嚴重疾病以及嚴重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
1.2方法 50例患者均實施無痛胃鏡檢查,檢查前6 h給予禁食禁飲,檢查過程結合常規胃鏡檢查調整體位,選擇左側臥位,下肢微屈,將患者腰帶以及衣領松開,頭部微曲,置入胃鏡專用口咬.取100 mL或者250 mL且濃度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構建靜脈通道,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包括ECG、NIBP、HR、SpO2,并給予常規吸氧.取2~3 mg的咪達唑侖靜脈推注,1 min后取2 mg/kg丙泊酚靜注.對患者的四肢肌力、睫毛反射以及意識情況進行監測,進入麻醉狀態后置入胃鏡鏡體進行檢查,術中結合患者反射以及病情適當補充丙泊酚.胃鏡檢查結束后5~10 min,患者意識清醒,半小時左右可離開檢查中心.同時給予患者優質護理,內容如下.
1.2.1 檢查前護理 檢查前準備好相關工作,包括禁食禁飲禁藥,護理人員接待患者時保持態度熱情,從而消除患者的緊張感以及恐懼感.對患者說明內鏡室的環境以及相關制度,并對患者存在的疑惑進行解答,給予患者關心以及照顧,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對患者說明檢查的相關知識,并對患者說明麻醉前中后的注意事項,并說明檢查的安全性以及舒適性,且檢查過程中將有護理人員全程陪同,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結合無痛胃鏡的適應癥以及禁忌癥對患者進行篩查,并對患者家屬進行說明,使其知情和理解.
1.2.2 檢查中護理 患者調整體位為左側屈膝臥位,佩戴假牙的患者需要取出義齒,并置入胃鏡專用口咬,于右上肢構建靜脈通道,并給予患者吸氧,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檢測.麻醉藥物的靜注過程中,需要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并確保患者呼吸道通暢.對檢查過程中存在胃出血點以及胃內異常的患者,需要配合醫師實施鏡下止血以及病理活檢.做好安全防護措施,防止因麻醉后意識模糊導致墜床以及肢體動作引起穿刺針脫落.
1.2.3 檢查后護理 檢查后對患者蘇醒情況進行觀察,患者能睜眼后,將其口咬輕輕取下,調整體位為去枕平臥,并頭偏側,防止出現窒息、感染以及墜積性肺炎.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觀察,如果出現鼾聲且SpO2下降等,考慮為呼吸道梗阻,需要將患者下頜托起,確保呼吸道順暢,同時調整氧流量.患者完全蘇醒、意識清晰且生命體征穩定后,則可允許出院.檢查后2 h內禁食禁飲,飲食可先選擇稀飯或者牛奶,以保護胃部黏膜,嚴禁食用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如果身體無不適感,次日可恢復正常飲食.活檢患者檢查后需要對大便顏色進行觀察,必要情況下給予大便潛血檢測,對存在黑便、血便以及腹痛等患者,需要及時診治.部分患者檢查后存在咽部水腫,一般之后會自行消失.檢查后部分患者可存在腹脹,可進行深呼吸、腹部按摩,幫助腸道排氣.結合患者檢查結果以及醫師方案進行合理治療,并定期復診,保持良好心態,并對患者相關事項進行告知,做好健康宣教.
1.3觀察指標 對50例患者的檢查情況進行觀察和分析.
50例患者成功完成無痛胃鏡檢查,檢查顯示患者生命體征正常,無明顯不良反應.檢查后5 min蘇醒,檢查過程無不適感,對檢查滿意.
胃鏡檢查是消化道疾病的常見診斷手段,由于胃鏡檢查屬于外界因素刺激檢查方法,加之患者對檢查缺乏了解以及認識,以及對傳統檢查的模糊認識,因此在胃鏡檢查前,患者多數存在緊張、恐懼以及焦慮等負面心理,導致檢查過程中軀體存在不適感,引起惡心、嘔吐等,導致胃鏡檢查難以開展.隨著無痛檢查技術的成熟和發展,無痛胃鏡檢查開始得到應用,其配合麻醉藥物,減輕了患者的身心痛苦,因此多數患者能夠主動配合,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以及耐受性,同時了降低了醫護人員的負擔[1].
無痛胃鏡檢查過程中,醫護人員需要制定相應的護理操作程序,強化心理疏導,從而使患者適應檢查,減少應激行為,縮短檢查時間.檢查過程中,護理人員還需要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并密切陪同,保障檢查過程的安全.本院對收治的50例患者進行無痛胃鏡檢查,配合優質護理,結果顯示,患者成功完成無痛胃鏡檢查,檢查顯示患者生命體征正常,無明顯不良反應.檢查后5 min蘇醒,檢查過程無不適感,對檢查滿意.這與張軍[2]的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無痛胃鏡檢查方法安全性高,患者多數能夠耐受,且主動配合檢查,配合優質護理,能夠有效消除患者的負面心理,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檢查的成功率.
[1]沈 諾,陳 莉.無痛胃鏡檢查術的配合及臨床護理體會[J].攀枝花學院學報,2012,29(1):127-128.
[2]張 軍.無痛胃鏡檢查術配合與護理體會[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21):154-155.
R473.5;R472
A
2095?6894(2015)10?149?02
2015-09-15;接受日期:2015-09-30
陳玲玲.本科,護師.研究方向:消化內鏡.Tel:0513?85126129 E?mail:9087407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