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紅梅
摘要:民辦高校管理系列課程教學模式目前基本停留在灌輸式。根據民辦高校教學模式的現狀,研究如何改革教學模式,通過多維互動教學模式的研究從而提高管理系列課程的教學效果是一個改革創新的途徑。
關鍵詞:民辦高校;教學模式;多維互動;管理系列課程
所謂“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它是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學習理論的集中體現。[1]
1.民辦高校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據調查國內民辦高校管理系列課程基本停留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即“老師講,學生聽”,課堂絕大部分時間由教師獨自支配。師生互動主要以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方式進行。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集中程度比較低,往往教師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效果。如何抓住學生的眼球,吸引學生的耳朵,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師的教學目標上,從而學生由“被動聽課”變為“主動參與”是目前管理類課程教學模式面臨的一大挑戰。美國潛能大師安東尼.羅賓斯(A.Robins)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座潛能金礦,但是,由于沒有進行各種潛能訓練,每個人的潛能從沒有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痹趥鹘y教育體制下,傳統的課堂教學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很多方面壓抑了學生潛能的發揮。如何改變教學模式,抓住學生課堂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潛能,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各項綜合能力是民辦高校管理類課程教學模式亟待解決的問題。
2.民辦高校管理系列課程多維互動教學模式
民辦高校管理系列課程教學模式研究的核心是把課堂變為企業的“戰場”。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模擬企業、角色扮演與情境模擬、視頻教學、案例編寫與分析、專題演講、專題辯論賽、項目小組、實戰教學等攻克各種情境下的“問題堡壘”,讓學生提早體驗職場角色,提高學生實踐操作以及解決管理相關問題的各項綜合能力。
2.1 模擬企業。以《管理學》的教學為例,首先讓學生分組模擬成立企業,每位學生均擔任模擬企業中的某一管理者的角色。模擬企業貫穿《管理學》教學全過程,要求學生運用每一章節的理論為模擬企業做出相應的決策,編寫各項計劃然后組織執行,并實現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控制。通過真實的模擬,讓學生能夠深刻理解管理的各項職能,并創造性運用于實踐活動中。事實證明該項教學模式的運用極大地刺激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潛能,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理論進行實踐活動的各項能力。
2.2 角色扮演與情境模擬。以《人力資源管理概論》教學為例,讓學生扮演人力資源管理案例中的各種角色,諸如人力資源部經理、招聘專員、績效管理專員等處理人力資源管理相關問題。例如在《萬科的人力資源管理》故事中,讓學生扮演人力資源部經理以及投訴的員工,模擬故事中的情境,還原故事中的情節,解決故事中的人力資源管理問題,教師在角色扮演與情境模擬的過程中適時適當地指導學生完成角色的扮演,并進行相應的點評與總結。
2.3 視頻教學。以《員工關系管理》為例,截取電影、電視中有關員工關系管理相關視頻,設計與理論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理論解決視頻中員工關系管理相關問題;或者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看電影學習員工關系管理,如《功夫熊貓》、《杜拉拉升職記》等,讓學生通過觀看電影,從電影中找出運用了員工關系管理相關理論的情節并加以評價與學習,然后由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討論。
2.4 案例編寫與分析。由教師根據自己的企業工作經歷或學生通過收集整理在企業實訓時的真實事件結合理論的需要編寫各類管理學相關案例,并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結合相關理論進行案例分析,讓教師或學生提出問題,由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教師進行綜合點評。
2.5 專題演講。每次上課由兩到三名學生自選與課程相關的案例或者理論進行課堂專題演講,每位學生演講的時間為3-5分鐘,要求用PPT做好演講提綱并且脫稿演講。演講結束后,教師組織學生討論演講案例或對演講過程進行點評,教師進行評價與總結。2009-2013年五年實踐表明,凡是進行過專題演講訓練的學生在畢業設計答辯時的效果普遍優于沒有經過專題演講訓練的學生
2.6 專題辯論賽。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選擇相關主題例如在《薪酬管理》的教學過程中就“薪酬公開利大于弊?”這一主題組織學生進行進行課堂辯論。把課堂變為唇槍舌戰的戰場。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告奮勇,利用課余時間做好策劃工作,組織正反雙方做好辯論準備,確定主持人在課堂上主持專題辯論賽。由學生或專業教師組成評委進行評分并給優勝者頒發獎品,事后教師進行相應的點評與總結。
2.7 項目小組。在教師的指導與協助下,讓學生成立項目小組,撰寫項目計劃、分工合作完成項目任務。例如在《工作分析與崗位評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成立工作分析項目小組,完成學院員工工作說明書的編寫。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討論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協助學生妥善解決。
2.8 實戰教學。鼓勵管理相關專業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學校、企業、實踐基地或者周邊店鋪做兼職工作。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兼職工作中的各種管理問題,在課堂上組織學生討論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一些典型性問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理論分析問題,嘗試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并運用于工作實踐,進一步檢驗問題是否得到了解決。
3.民辦高校管理系列課程多維互動教學模式的特點
民辦高校管理系列課程多維互動教學模式首先旨在解決學生課堂注意力問題,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各種課堂教學活動;其次為實現民辦高校辦學宗旨,即培養應用型人才,在多維互動的教學過程中也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民辦高校管理系列課程多維互動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把學生當作資源人來開發而不是把學生當作工具人來塑造;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主動參與、合作學習、自主創新,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體驗進步和成功;從而讓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管理相關專業理論修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多維互動各種刺激因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因,在多維互動的教學模式中深刻領悟理論的精髓,培養學生創造性地運用相關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不但獲得理論知識,而且能夠積累解決管理相關問題的經驗,最終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標。
多維互動教學模式把多種教學模式與管理系列課程有機地結合起來,嘗試做應用型創新。管理系列課程多維互動教學模式的改革目標在于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潛在的能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的能力與學習的效率,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專業修養。
4.結束語
管理系列課程多維互動教學模式的幾種方式尚處于嘗試階段,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的豐富與完善。構建教學評價的指標體系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如何確認學生能力的提高,從而確定該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有待深入考察與研究。(作者單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
注:本文為《廣西民辦高校兼職教師績效考評研究》課題研究成果的一部分,課題編號為:201204LX136。
參考文獻:
[1]樓一峰.成人高等教育教學模式的構建和運用[J].成人教育,2007,(1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