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薛璇 毛建華|文
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歷經32個春夏秋冬,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一路披荊斬棘,凱歌高奏,成為享譽全球的集國際工程承包和有色金屬資源開發兩大主業為一體的跨國上市公司,在國際上擦亮了“中國設計”、“中國制造”、“中國標準”的品牌,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在國際舞臺上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的嶄新形象。

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哈薩克斯坦總理馬西莫夫的見證下,中色股份與哈薩克銅業公司簽訂阿克托蓋2500萬噸/年銅選廠項目的工程承包合同

中色股份全資子公司蒙古鑫都礦業投產五周年慶典
時光倒溯32年。1983年7月,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色股份”或英文簡稱“NFC”)組建。從那時起,以2000萬元借款起家的NFC開始走出國門,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一路披荊斬棘,凱歌高奏,今天NFC已經成為享譽全球的集國際工程承包和有色金屬資源開發兩大主業為一體的跨國上市公司,其資產、營業額、效益、國際影響力實現了天翻地覆的跨越。NFC的發展史,可謂是一部極富傳奇色彩的歷史巨片,這里典藏了眾多“走出去”戰略神話般的成功案例,同時又彰顯了NFC這樣的中國有色金屬企業所肩負的崇高而又光榮的使命和職責。
在國門之外的征途中,NFC完全遵循市場規律,按照國際慣例和規則,在工程承包、資源開發兩大主攻陣地上打贏了多場“攻堅戰”,不但為我國資源戰略安全提供了保障,而且始終帶著技術、裝備以及文化“走出去”,在國際技術裝備領域擦亮了“中國設計”、“中國制造”、“中國標準”的品牌,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在國際舞臺上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的嶄新形象。
2013年,“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正式出臺,當我們回望NFC的華麗足跡時發現,其在海外市場開疆拓土的軌跡與“一帶一路”的既定區域高度吻合。NFC總經理王宏前寥寥數語,濃縮精華:“在‘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啟動之前,NFC早已先行一步,成為‘走出去’的先遣隊和排頭兵,足跡遍布‘一帶一路’沿線的20多個國家和地區,積極參與所在國的基礎建設和有色金屬工業建設,為中國與沿線國家的政治互信和共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天,隨著‘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等一系列戰略陸續推進實施,我們還將義不容辭地延續著‘走出去’的步伐。”

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參加哈鋁二期竣工典禮

在中國總理李克強和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的共同見證下,NFC簽署奧杰羅項目建設EPC合同
經濟全球化格局之下,從資源到產品、從金融到服務,都必須進行全球化布局。這是NFC自身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中國企業增強國際競爭力、獲得國際話語權的現實要求。據記者了解,目前NFC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戰略布局和工程項目,最具代表性的三個經典項目分別位于蒙古、伊朗和哈薩克斯坦。今天我們重溫這三個足以說明一切的案例,在對NFC取得的驕人業績驚嘆之余,也擁有了更多的信心。
從中國二連浩特出境,汽車行駛近300公里,到達蒙古國的蘇赫巴托省西烏爾特市,這里坐落著蒙古國境內最大的中蒙合資礦山圖木爾廷-敖包鋅礦。該礦山于2003年開工建設,這里長年風沙干旱,冬季寒冷而漫長,NFC的建設者們在這里櫛風沐雨奮戰700多天。2005年8月28日,敖包鋅礦順利投產,這一天永遠銘刻在NFC發展的里程碑上,并標志著NFC由單一的國際工程承包商向國際工程承包和有色金屬投資開發生產兩大主業的成功轉型。根據合同規定,敖包鋅礦所屬的蒙古鑫都礦業公司在貸款償還期,NFC占股51%,蒙方占股49%,生產出的鋅精礦全部運回國內。從組建鑫都礦業的那一天起,NFC就把這個合資的企業視為蒙古國的企業,嚴格按照蒙古國的法律、會計、稅收、勞工等制度去規范經營,股東雙方以一種創新的合作模式,充分利用了“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實現了資源報國。時至今日,中蒙雙方一致認為,敖包鋅礦是雙方互利共贏的經典。

中色股份蒙古圖木爾廷敖包鋅礦
在采訪中,鑫都礦業的員工告訴記者:“敖包鋅礦所在地蘇赫巴托省西烏爾特市主要以農牧業為主,工業基礎很差,我們初到時,當地連水泥、鋼鐵甚至螺絲釘都買不到。鋅礦開始建設之后,隨著基建設施的陸續完工,一部分原本以牧業為生、現被選拔入職鑫都公司工作的牧民從蒙古包搬到樓房里,嚴謹的工業生產流程、勞動紀律、居住環境及衛生條件等,使他們的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敖包鋅礦的投產使當地的游牧民族一步跨入了工業化時代。”
哈薩克斯坦地處中亞腹地,“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就是習近平主席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時提出的,巧合的是:哈薩克斯坦的電解鋁項目就是NFC“走出去”戰略中最成功的實踐,也是最閃亮的一張名片。
哈薩克斯坦電解鋁項目是迄今為止國內企業在海外承建的最大的電解鋁總承包項目,同時也是哈薩克斯坦唯一的電解鋁廠。NFC于2005年10月與哈方簽署項目總承包合同,工程分兩期建設,每期設計年產鋁錠12.5萬噸,累計合同金額達到4.7億美元。一期工程于2007年9月正式投產,結束了哈薩克斯坦不能生產電解鋁的歷史,二期于2010年3月29日建成,6月24日正式投入運行。哈鋁項目創造了令人瞠目的建設速度和建設質量,展示了中國一流的電解鋁設計、裝備和建設實力,受到了業主方的高度贊揚。二期工程投產當天,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專程出席剪彩儀式,稱贊這個項目時說:“哈鋁這個工程在全獨聯體是最先進的,這是NFC閃亮的名片。”
今天,哈鋁一期、二期工程的正常運行,為哈薩克斯坦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了大量的鋁材原料。據了解,哈鋁的三期工程目前正在商務談判中,NFC力爭盡快簽約啟動,三期項目是中哈政府間產能合作的31個項目之一,這將再次續寫中哈在有色金屬領域合作的新篇章。
國家發改委外事司司長顧大偉今年5月指出,2014年12月,中哈兩國總理達成雙邊產能合作共識之后,兩國政府和兩國企業積極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到目前為止,中哈之間已經就產能合作舉行四次對話,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協議的投資總額超過230億美元。對于哈鋁項目,王宏前底氣十足地介紹:“哈國的優勢是資源,我們的優勢是電解鋁技術、裝備以及金融,雙方有互補性。NFC完成一期、二期電解鋁工程之后,哈國總統、總理以及業主都一致認為中國的電解鋁技術裝備性價比非常高,完全符合哈國的要求。我們粗略算了一下,NFC目前在哈國已建工程、在建工程和簽約工程,總金額逾30億美元。哈國是‘一帶一路’產能合作最典型的區域,而NFC恰恰是產能合作的典型企業。哈國電解鋁項目不但反映了我國的技術裝備水平,而且體現了我們誠信合作的態度,提升了中哈兩國的政治關系。”說到這里,王宏前自豪地豎起了大拇指。

中色股份承建的哈薩克斯坦電解鋁項目

正在建設中的哈薩克斯坦阿克托蓋銅項目現場
源于“誠信為本、創新為實、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和實力,NFC在哈薩克斯坦再接再厲,一氣呵成,除了哈鋁項目之外,目前NFC作為總承包商正在哈薩克斯坦建設巴夏庫、阿克托蓋兩個規模為2500萬噸/年的世界級銅礦山選礦廠,再一次在中亞高原上飄揚起“中色股份”的大旗。
在中東地區,NFC的經典案例是伊朗哈通阿巴德銅冶煉廠。該項目是NFC在伊朗承建的大型有色工業項目之一,設計規模為8萬噸/年陽極銅,副產品為30萬噸/年硫酸,合同總額2.2億美元。這是當時中伊兩國在有色金屬領域最大的合作項目,伊朗時任總統哈塔米專程出席了哈通阿巴德銅冶煉廠竣工投產儀式。
在伊朗,NFC為這個曾經飽受戰亂之苦的伊斯蘭國家創造了多項“第一”:為伊朗生產出第一塊鉻鐵合金、第一塊錳鐵合金、第一塊鉬鐵合金、第一塊鋅錠、第一批氧化鋁。更為重要的是,20多年來,NFC變“輸血”為“造血”,幫助伊朗奠定了有色金屬工業的基礎,因此在伊朗一提起NFC,政府、企業都非常認可這個品牌。
王宏前說:“中國是個資源短缺的國家,要實現2020年翻一番的目標,中國現有資源無法滿足,必須進行全球化配置。NFC在討論戰略區域選擇時有兩個原則,一是選擇與周邊國家深度合作,二是選擇和我國優勢互補的國家合作。因此,‘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是我們的最佳選擇,這不是偶發,而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研究與腳踏實地的探索。事實雄辯地證明,當初我們的選擇與今天的國家戰略不謀而合。”
盡管在NFC眾多的海外項目中,每個項目都有其不可復制的獨特性,但上述三個案例足以說明,在全球產業結構加速調整、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NFC作為“走出去”的排頭兵和橋頭堡,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既利當前,又惠長遠;既增強了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優勢,又進一步深化了我國與有關國家的互利合作,促進了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中色股份承建的伊朗哈通·阿巴德銅廠項目

中色股份承建的伊朗佳加姆電解鋁項目

中色股份承建的伊朗阿拉克電解鋁項目
當前,我國國際裝備制造和產能合作的政策框架已經基本建立,對外合作布局初顯輪廓,早期收獲項目穩步推進,產能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回望NFC“走出去”的步履,正是因為堅定不移地推進國際工程承包和境外資源開發,并由此帶動了中國的裝備和技術一同出海,才使得NFC有底氣、有實力一路向前。
NFC國際業務一部采購經理孫晶告訴記者:“在伊朗佳加姆電解鋁項目中,電解槽設備、多功能天車、鑄錠機、混合爐、陽極組裝生產線都是中國制造,在伊朗NFC承建的幾個鐵礦上,所用設備和大型非標件80%都來自中國。”
目前,NFC在“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中,合同執行金額和簽約金額總計約60億美元,這些項目中除了土建部分之外,國產設備占比達80%以上,直接和間接帶動超過200家中國裝備、材料企業共同“走出去”。
NFC工程事業二部副總經理宮學東在印度SKM豎井項目部工作過幾年,他對記者說:“印度的SKM豎井項目的永久設備,比如提升系統、天車、機斗、罐籠、水泵等都是國產的。”
在南亞地區,NFC成功建設印度德里巴10萬噸的鉛冶煉廠,第一次把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氧氣底吹熔煉—鼓風爐還原煉鉛技術(SKS)帶出去, 2011年項目預調試完工,業主非常滿意。宮學東繼續介紹說:“中國的冶煉技術在世界上已經處于先進行列,下一步,我們要在印度重點推廣底吹、雙閃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印度新一屆政府執政以來,礦山發展潛力很大,NFC面臨的機遇非常多,我們一定要把握歷史的契機,用技術撬動市場,進一步樹立NFC的品牌和信譽。”
“一帶一路”之下的“海外戰略”,對于中國企業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鞏固與所在國的政治經濟互信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前景光明,機不可失,但同時也伴隨著諸多挑戰,法律、風俗、宗教、文化、社會責任等各種要素需要我們去面對、學習、理解和適應。
敖包鋅礦投產以來,股東雙方嚴格守法運營,對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企業為當地居民和員工修建了醫院、學校、花園、蔬菜大棚等公益設施,中蒙雙方員工經常舉辦各類文化體育活動,不斷交流融合。由于該礦在環保、綠化、安全等方面的突出貢獻,2015年,敖包鋅礦榮獲蒙古國礦業企業唯一的“安全環保獎”。

中色股份承建的印度德里巴鉛廠全景

中色股份承建的印度SKM豎井項目施工現場
NFC副總經理張士利長期以來負責蒙古敖包鋅礦的各項業務,他對記者說:“蒙古受前蘇聯的影響比較深,當地員工思維模式和我們的員工不太一樣。我們剛到蒙古時,對政策也不是太理解,與股東方在配合上存在分歧,后來大家求同存異,盡快適應,時間長了,就慢慢融合了,現在成了好朋友。敖包鋅礦中方員工占13%左右,其余都是當地員工,現在也有蒙方的員工擔任班組長和車間主任等職務。”
宮學東回憶起初到印度時,生活上有許多不習慣:“我自認為我的英語還行,但是剛到印度時,我發現我根本聽不懂,印度人講英語速度快,口音重,接觸時間長了才慢慢習慣……項目所在地拉加斯坦邦的當地居民很多是素食主義者,市場上也只有雞肉賣,中方員工很長一段時間每天只能吃到雞肉,大家開玩笑說,這段時間把一輩子的雞肉都吃了。”
孫晶曾經負責伊朗項目的設備材料采購,他告訴記者:“項目現場基本上都是不毛之地,剛去時,當地買不到調料,我們員工每次托運行李時,都托運一些醬油和醋……伊朗什葉派穆斯林比較多,每天必須禱告五次,幾名員工正在主控室上班,到了禱告時間,會留下一個人看守,其他人都去禱告。這些宗教文化都需要我們去適應和了解。”

中色股份董事長張克利與贊比亞礦區員工在一起

中色股份總經理王宏前向來訪的駐華使節介紹企業情況
一個志存高遠的企業,必須出遠門看世界,而世界觀眾也把目光投向這個來自東方的客人。正是由于“走出去”,讓NFC清晰地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在全球一體化大潮中尋找到跨越發展的動力,NFC的實力、底氣、包容、共贏,也給世界足夠的信心。
在采訪中,王宏前告訴我們一件親身經歷的故事:2004年,他帶隊前往加拿大,想拜會一下全世界排前列的國際知名承包商加拿大蘭萬靈集團公司(SNC-Lavalin)。當時接待他們的只是該公司一個部門的副經理;時隔四年,王宏前再次來到蘭萬靈集團公司,接待人員換成了集團副總經理和鋁板塊總經理;而在2014年7月15日下午,蘭萬靈集團公司總裁兼CEO卡德先生親自來到NFC北京總部,與王宏前進行商務會談。
因此,王宏前深有感觸地說:“中色股份取得今天驕人的業績,是幾代人、幾十年的不懈努力,才逐步贏得了世界各國政府和企業的信任和認可。從我擔任總經理開始,我們心中就形成了兩大愿景,一是成為國際知名的承包商,二是成為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的知名企業。”
王宏前認為,所謂知名,體現在有實力跟世界有色金屬行業內頂級的大佬合作。也就是說,在全球有色金屬行業,不論是國際工程承包還是工業投資項目,NFC有與世界頂級大佬競爭的能力,在全球舞臺上對手不敢小視我們。“令人欣喜的是,今天,我們正朝著這兩個愿景邁進,這首先源于我們國家經濟發展實力的提高,人才隊伍素質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拿下海外的大項目,外方看重我們的是既有獨有的知識產權和技術,又有融資的能力,所以,我們的海外項目現在做得風生水起。”王宏前滿懷信心地說。
宮學東也向記者回憶起在印度SKM豎井項目工作時的一些往事,他說:“我們這個項目起步時間晚。與項目相距300多公里有一個西方團隊在承包另一個豎井項目,我們與他們開展了競爭,印度業主開始對我們抱懷疑態度。項目執行過程中,我們為業主整合了最好的資源,半年之后,我們的效率就出來了,2013年年底時,進度完全追上了西方團隊。現在,我們的豎井是1050米,已開始做平向掘進了,而西方團隊的豎井是960米。業主對NFC由懷疑變為認可,現在雙方合作非常好,同時也增強了印方信心。并且通過這個項目,NFC也衍生了其他幾個項目,影響力越來越大。現在到印度SKM豎井項目參觀的業主不下十家,其中就有幾家當初我們沒有中標的業主,又返回來找我們來談項目。我們有一個感觸,只要把項目做好了,品牌擦亮了,業主就會自動找上門。”
在哈薩克斯坦的巴夏庫項目中,業主的咨詢公司是以澳大利亞人、美國人、德國人為主的西方團隊,對項目要求很嚴,實行P6項目管理模式,從設計到考核驗收,再到試車,各個關鍵節點十分詳細嚴格。“最近哈國這兩個大項目(巴夏庫和阿克托蓋)都是世界級的銅礦山,我們同時干兩個工程,現場6000人,實施P6管理,這是世界工程管理領域最高級別的模式,我相信,項目交付后,我們的業務水平將會再上一個新臺階。”王宏前說。
從走出國門至今,NFC本著對國家負責、對股東負責的態度,無論是工程承包項目還是重大投資項目,都沒有出過風險和失誤,這一點足以讓國家放心,讓股東放心,讓社會各界放心。國家開發銀行一位負責人看到NFC多年來謹慎經營,已成為安全運營的典范,就請王宏前專門給大家講了一堂有關海外風險管控的講座。

中色股份總經理王宏前接受本刊記者專訪
曾經有哲學家說:歷史中有屬于未來的東西,找到了,思想就會永恒。在32年波瀾壯闊的發展變革中,從員工到總經理,NFC團隊所有的人無不充滿著激情與夢想。
“敢于夢想,有夢必要踐行;腳踏實地,不浮躁不功利;勇于擔當,與企業同成長;夢想成真,鑄就輝煌人生。”這是2014年4月4日,王宏前在“NFC第二期青年成長成才講座”上,向廣大青年員工提出的殷切寄語。王宏前每年都要給青年員工講一堂關于中國夢、企業夢、個人夢的講座,他常常回憶起他的大學老師說過的一句話:人一輩子真干不了幾件事,必須從年輕時奮發圖強。今天,年過半百的他,對這句話深有感觸:“人生很短暫,我能從事這個職業是一種榮幸,有多少次了,在與外國人談判交流時,我為我們國家富強感到驕傲,為企業發展感到自豪。”
年輕時,王宏前曾在陜北農村插過隊,當過代課教師,那時的他,夢想五年之后返城,找個工作成個家,這是彼時王宏前的最高理想。從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大學生、班上唯一的學生黨員,到擔任原煤炭部設計總院的主要領導,再到NFC的總經理,王宏前一路走過了三十多年的光陰。他親身經歷過各種磨難與曲折,也見證和分享過NFC發展壯大的成功與欣喜。多年過后,王宏前的夢想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2002年我來到中色股份之后,我的夢想就與企業緊緊地連在一起,今天,帶領全體員工打造百年老店,鍛造品牌光芒,是我和我的同事們的共同追逐的夢想。”
2008年~2012年間,NFC國際國內業務基本平衡,至2014年,原本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齊步走”的經營業績開始向國際市場傾斜。2014年NFC利潤增長70%,國外貢獻遠遠大于國內。“預計海外業績井噴式的增長態勢還將持續3~5年,”王宏前接著說,“習近平總書記就推進國企改革提出的有利于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這三個‘有利于’我們都做到了,我認為NFC一定要堅持兩大主業四大板塊不動搖,作為資源型的跨國公司,我們肩負著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和職責。”
古人云:三十而立。32年前,NFC用瓦刀砌筑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走出去”的基石;今天,在“一帶一路”的戰略抉擇中,NFC不斷描繪和完善發展藍圖,鍛造出閃耀著光澤的品牌,堅定不移地延續著“走出去”的旅程。回望NFC的砥礪征程,宛如一曲跨世紀的宏偉交響,漫卷世界,氣象萬千,撼人心扉。NFC正以行動告知世人:夢想,從來都不是遙不可及的虛幻,而是充滿朝氣、活力和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