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燕
乳腺非腫塊型病變的超聲診斷
吳曉燕
目的 對乳腺非腫塊型病變的超聲診斷進行探討。方法 對經手術或穿刺活檢病理確診乳腺非腫塊性病變患者60例的超聲表現進行回顧性分析, 對照病理結果。結果 60例非腫塊型乳腺病變中, 共有40例惡性病變, 占66.7%;20例非惡性病變, 占33.3%。表現為片狀低回聲區的有43例, 占71.7%;表現為含散在微鈣化的片狀低回聲區有14例, 占23.3%;表現為簇狀或散在分布的微鈣化3例,占5.0%。超聲診斷的準確性達到了66.7%。結論 超聲診斷對現非腫塊型病變具有較高的敏感性, 但具有較低的特異性, 可以結合其他影像學檢查手段來進行檢查, 并結合腋下淋巴結異常來幫助鑒別診斷。
乳腺非腫塊型病變;超聲診斷;乳腺腫瘤
鑒別非腫塊型乳腺病變在臨床上有一定的難度, 從而加大了乳腺超聲診斷的難度。很多乳腺病變都不會出現結節或腫塊, 也就是所謂的非腫塊性病變, 在2個不同的掃查方向病變并沒有出現空間占位效應[1]。本文選取了本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經手術或穿刺活檢病理確診的60例乳腺非腫塊性病變患者, 對其超聲表現進行回顧性分析,對照病理結果,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經手術或穿刺活檢病理確診乳腺非腫塊性病變患者, 對其超聲表現進行回顧性分析, 其中有40例經手術病理證實。20例經活檢病理證實。所有患者均為女性, 最小年齡38歲,最大年齡80歲, 平均年齡(53.6±24.1)歲。
1.2 方法 本院使用的超聲診斷儀型號為Siemens Sequoia 512型, 探頭型號為Philips iU22的L12-5探頭和L15-8探頭。要求患者采取側臥位或仰臥位, 對患者乳腺病灶所在的位置進行檢查, 對病灶的最大直徑、邊界和大小進行測量, 對病灶內部是否合并鈣化和回聲進行分析, 對患者腋下淋巴結情況進行檢查。對病灶內部和周圍的血流信號分布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進行檢測, 以用BI-RADS分級分析和對比病理結果。
在60例非腫塊型乳腺病變患者中, 共有40例惡性病變,占66.7%;20例非惡性病變, 占33.3%。表現為片狀低回聲區的有43例, 占71.7%;表現為含散在微鈣化的片狀低回聲區有14例, 占23.3%;表現為簇狀或散在分布的微鈣化3例,占5.0%。超聲診斷的準確性達到了66.7%。
在60例非腫塊型乳腺病變患者中共有2例纖維腺瘤、3例炎性病變、5例導管內乳頭狀瘤、8例腺病、3不典型增生、1例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2例纖維性腺癌、1例淋巴轉移性低分化腺癌、16例導管內癌、19例浸潤性導管癌。
乳腺內的很多非腫塊性病變已經可以用超聲儀器設備進行檢測, 這是由于隨著超聲儀器設備的發展, 已經具有更高分辨率的圖像[2]。根據超聲聲像的圖形類型, 可以將乳腺癌分為腫塊型和非腫塊型, 典型的超聲表現是腫塊型, 然而還有一部分乳腺癌變并無明顯的邊界, 也沒有明顯的占位效應,一般表現出病變范圍大、中等回聲、區域性結構紊亂的特征,往往造成漏診[3]。
在本次研究中, 對導管內癌的顯示表現為低回聲區, 而不是腫塊。非腫塊型的惡心病變并非只有導管內癌, 還有一些其他的少見惡性病灶也會呈現出非腫塊型, 例如纖維腺瘤、炎性病變、導管內乳頭狀瘤、腺病、不典型增生等。這也給超聲檢查帶來了一定的困難[4]。本次研究中的非腫塊型病例BI-RADS 分級最多的是四級, 共有41例, 占68.3%。三級和五級分別有5、16例, 所占比例分別為8.3%和26.7%。三級以下的為良性, 四級和五級為惡性。在診斷中有2例導管內癌被誤診為三級, 其中有1例伴腫大淋巴結, 1例不伴腫大淋巴結, 2例均具有無明顯占位、病變彌漫的特征而被漏診。這也說明雖然超聲診斷的技術不斷發展, 對乳腺非腫塊性病變診斷能力不斷提高, 然而對于彌漫性病變仍然有較大的漏診率, 因此需要與其他影像學檢查手段進行結合, 使診斷的準確性得以提高。
傳統診斷方法認為患者腋下是否有淋巴結異常對于非腫塊型乳腺病變的性質有著重要的判斷價值。在本研究中對患者腋下是否有淋巴結異常進行了檢查, 在惡性病變中僅有11例患者出現了腋下淋巴結異常, 占惡性病變患者的27.5%, 因此腋下淋巴結異常不能作為對非腫塊是乳腺病變性質進行判斷的依據。
超聲診斷對現非腫塊型病變具有較高的敏感性, 但具有較低的特異性, 可以結合其他影像學檢查手段來進行檢查,并結合腋下淋巴結異常來幫助鑒別診斷。
[1] 叢滋宏.灰階超聲圖像特征鑒別診斷乳腺良、惡性腫瘤的價值.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0, 18(2): 164-166.
[2] 楊光, 張祥宏.乳腺癌鉬靶X 線微鈣化與癌細胞ER、PR 表達關系的研究.實用放射學雜志, 2011, 22(5):587-591.
[3] Sotome K, Yamamoto Y, Hirano A.The role of contrast enhance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non-mass image-forming lesions on breast ultrasonography.Breast Cancer, 2007, 14(4):371-380.
[4] Gwak YJ, Kim HJ, Kwak JY.Ultrasonographic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symptomatic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histopathologic correlation.Acta Radiologica, 2011, 52(4):364-37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3.045
2015-02-12]
154211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寶泉嶺管理局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