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玲 呂月卿 蘇滿堅 李文秀
參與式培訓方法對住院醫師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效果評價
張玲玲 呂月卿 蘇滿堅 李文秀
目的 探索住院醫師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有效干預措施。方法 32名臨床專業住院醫師隨機分為傳統授課組(傳統面授培訓)和直接參與組(參與式培訓), 每組16名。對住院醫師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結果 直接參與組住院醫師抗菌藥物合理使用認知得分明顯高于傳統授課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直接參與組住院醫師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率, 包括抗菌藥物單次劑量不當使用率、抗菌藥物聯合用藥不當使用率、抗菌藥物使用頻次不當使用率均明顯低于傳統授課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采用參與式培訓方法, 可以明顯提高新入職的住院醫師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知識水平, 有效控制細菌耐藥, 為推進本院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住院醫師;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參與式培訓
我國臨床不合理使用藥物情況嚴重, 尤其是抗生素, 細菌耐藥性的產生與濫用抗生素關系密切。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報, 我國40%的抗菌類藥物使用不合理。如何合理地選擇、使用抗菌藥物, 一直是綜合性醫院合理用藥工作的焦點和難點問題[1]。因此, 將合理規范用藥納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研究通過兩種不同培訓方法, 比較住院醫師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實際干預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2008~2014年32名臨床專業住院醫師隨機分為傳統授課組和直接參與組, 每組16名。兩組研究對象在年齡、文化程度、職稱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傳統授課組 采用傳統面授培訓的方法。由臨床藥師向傳統授課組成員講授衛生部(現衛計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總后衛生部(現衛計委)聯合頒布《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衛生部(現衛計委)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編寫的《中國醫師藥師臨床用藥指南》等抗菌藥物合理用藥知識。1次/月, 30 min/次。
1.2.2 直接參與組 采用參與式培訓的方法。住院醫師直接參與抗菌藥物處方點評, 調查其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展開小組討論及病例討論, 發現自身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行為, 1次/月。
兩組研究對象于2013年2~8月及2014年7~8月同時進行參與式培訓和傳統面授培訓, 比較2014年1~8月兩組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干預效果。
1.3 評價指標 ①根據文獻報道的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原則來設計調查問卷。問卷采用選擇題的形式, 包括多項選擇和單項選擇各10題[2,3]。5題單選題, 每題計1分, 5題多項選擇題, 每題計2分, 回答正確分別計1、2分, 回答錯誤均計0分, 合計15分。問卷考察知識有: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一般原則, 如何選擇抗菌藥物, 用藥時機, 病原菌及其經驗治療方案, 特殊人群用藥, 細菌耐藥性。對比兩組住院醫師抗菌藥物合理使用認知得分情況。②比較兩組住院醫師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率, 包括抗菌藥物單次劑量不當使用率、抗菌藥物聯合用藥不當使用率、抗菌藥物使用頻次不當的使用率。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住院醫師抗菌藥物合理使用認知度的比較 直接參與組對住院醫師抗菌藥物合理使用認知度明顯高于傳統授課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住院醫師抗菌藥物合理使用認知問卷得分比較( x-±s, 分)
2.2 兩組住院醫師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率的比較 直接參與組住院醫師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率明顯低于傳統授課組(P<0.05), 其中包括抗菌藥物單次劑量不當使用率、抗菌藥物聯合用藥不當使用率、抗菌藥物使用頻次不當使用率均明顯低傳統授課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住院醫師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率比較(n, %)
3.1 住院醫師抗菌藥物合理使用認知度分析 根據住院醫師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知識問卷調查提示, 采用不同培訓方法的兩組住院醫師對抗菌藥物合理使用認知方面均有影響, 主要是在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一般原則、如何選擇抗菌藥物、用藥時機、病原菌及其經驗治療方、特殊人群用藥等方面的認知度均有所提高。但傳統授課式培訓對于住院醫師在抗菌藥物聯合使用指征和細菌耐藥性方面仍然認識不夠。普遍存在問題:①認為病情加重, 需大包圍聯合使用2種或2種以上抗菌藥物;②認為在門診已使用抗菌藥物的住院患者, 直接采用經驗用藥, 無須根據細菌培養結果與藥敏結果分析,指導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探討其原因, 傳統授課式教育方法具有知識、學習方法單調, 學員被動接受等缺點[4]。參與式培訓方式具有開放性、雙向性、趣味性、操作性、創新性以及監測評估的及時性的特點[5]。因此, 參與式培訓可以提高住院醫師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升對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知識的理解力, 從而有效指引自身對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處方行為。
3.2 住院醫師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率結果分析 從表2結果顯示, 直接參與組對住院醫師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率的影響明顯大于傳統授課組, 主要表現在大大降低了抗菌藥物單次劑量不當使用率、抗菌藥物聯合用藥不當使用率及抗菌藥物使用頻次不當使用率。探討其原因, 參與式培訓方法是直接參與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干預的培訓方法, 即運用藥理學相關知識, 直接參與抗菌藥物治療方案制定, 對患者進行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教育。提供藥學咨詢服務及處方點評工作。通過直接參與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干預措施, 使住院醫師有效地掌握抗菌藥物的作用機制、用藥方法、用藥時機、用藥劑量、聯合用藥指征及細菌抗菌譜, 樹立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用藥觀念。
綜上所述, 通過采用參與式培訓方法, 可以明顯提高新入職的住院醫師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知識水平, 有效控制細菌耐藥, 為推進本院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收稿日期:2015-04-17]
[1] 劉皈陽, 柴棟, 錢皎, 等.醫務人員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知識水平調查.藥物不良反應雜志, 2005, 7(3):175.
[2] 周杰華, 董希光.抗菌素合理應用的量化管理.中國藥事, 2000, 14(1):63.
[3] 趙育新, 靳桂明, 司斌, 等.合理使用抗生素質量標準評價與方法研究.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1998(3):177-178.
[4] 馬驍.健康教育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150-152.
[5] 劉文斌, 張新平.合理用藥教育中應用參與式方法的實踐和體會.醫學與社會, 2008, 21(5):1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3.188
佛山市醫學類科技攻關項目(項目編號:201208204)
528300 佛山市順德區大良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