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敏
美容縫合技術在頜面部創傷中應用的療效分析
呂敏
目的 探討美容縫合技術對頜面部創傷患者的美容效果。方法 60例頜面部創傷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30例。觀察組實施美容縫合技術處理頜面部創傷, 對照組采用常規縫合技術處理頜面部創傷。觀察兩組患者術后的傷口感染情況, 記錄兩組患者術后的傷口的裂口情況;對患者手術的滿意情況進行調查。結果 觀察組患者中傷口裂開共1例, 發生率為3.3%;對照組患者傷口裂開共8例, 發生率為26.7%;觀察組患者中傷口感染1例, 發生率為3.3%;對照組患者中傷口感染共7例, 發生率為23.3%;觀察組患者的傷口感染和傷口裂開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對傷口縫合美容效果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頜面部創傷患者實施美容縫合技術有利于減少傷口感染和傷口裂開, 提高患者的手術縫合美容效果的滿意程度, 值得借鑒。
頜面部創傷;美容縫合技術;美容效果
多種因素可導致頜面部創傷, 此類損傷出血量大, 組織損傷不規則。在救治過程中往往把止血和功能恢復作為救治關鍵, 而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們美容意識提高, 患者不再只滿足于功能恢復, 同時還對組織外形的恢復有美容要求[1-3]。常規的縫合技術往往達不到美容要求, 本文選擇本院頜面部創傷患者, 觀察美容縫合技術在此類患者中美容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60例頜面部創傷患者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30例。觀察組中男18例, 女12例;最小年齡11歲, 最大61歲, 平均年齡38.3歲;導致頜面部創傷原因為:車禍所致12例、鈍器挫傷所致10例、撕裂傷等原因所致8例。對照組中男19例, 女11例;最小年齡13歲, 最大60歲,平均年齡37.8歲;導致頜面部創傷原因為:車禍所致14例、鈍器挫傷所致11例、撕裂傷等原因所致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縫合方式:實施創面清創, 嚴格消毒, 對壞死組織進行清創, 采用4×12號角針和0號非吸收線縫合, 縫合過程中正確皮膚對位, 實施全層縫合。觀察組采用美容縫合:對創面進行清創, 嚴格消毒, 清創壞死及感染組織, 采用逐層間斷縫合, 在無張力下縫合, 針距為5 mm, 邊距為1~2 mm, 在打結過程中注意松緊度, 擦傷創面要盡量保持濕潤有助于減少硬痂形成, 而減少顯著的瘢痕形成。在縫合過程中, 要根據患者具體創傷情況實施局部的皮瓣轉移等, 對患者盡量采用一期創面封閉, 做好傷口包扎。觀察兩組患者術后的傷口感染情況, 記錄兩組患者術后傷口的裂口情況;對患者進行手術縫合美容效果的滿意度調查,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3個級別。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傷口感染率及傷口裂開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傷口裂開1例, 發生率為3.3%;對照組患者傷口裂開8例, 發生率為26.7%;觀察組患者中傷口感染1例, 發生率為3.3%;對照組患者中傷口感染7例, 發生率為23.3%;觀察組患者的傷口感染和傷口裂開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對手術滿意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手術非常滿意20例、滿意9例、不滿意1例, 滿意度為96.7%;對照組患者對手術非常滿意13例、滿意8例、不滿意9例,滿意度為70.0%。觀察組對手術縫合美容效果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頜面部創傷的出血量較多, 創面不規則等, 而在救治過程中往往重點在止血和頜面部相關器官和組織的功能恢復,而忽視了創面救治過程中的美容縫合和美容效果, 導致救治術后頜面部缺乏美容效果, 給患者帶來心理壓力, 影響到術后的工作和生活[4,5]。常規的頜面部創傷縫合技術能夠起到很好的止血效果, 對頜面部創傷后功能恢復也起到較好的治療作用, 但常規縫合技術除了手術時間較長外, 術后傷口感染以及術后傷口裂開情況較為多見[6-8], 同時也缺乏美容效果, 特別是女性頜面部創傷患者, 常規的縫合技術往往影響到女性患者的顏面部美容效果。而隨著經濟發展和美容意識提高, 常規的縫合技術已經不能夠適應現在患者對美容效果的需求。美容縫合技術和常規的縫合技術相比, 前者在手術過程中操作非常細致, 在縫合過程中注意針距和邊距的大小,在縫合過程中注意分層對合, 同時注意對斷裂的肌腱和筋膜等對合準確, 在縫合過程中注意無張力縫合, 術后活動過程中避免對傷口的牽拉, 這樣有助于減少瘢痕增生[9,10], 術后對傷口做到加壓包扎, 不僅有利于緩解術后疼痛, 還有助于減輕術后活動對傷口的牽拉作用。本研究中, 觀察組實施美容縫合技術, 對照組采用常規縫合技術, 觀察組術后傷口感染發生率和術后傷口裂開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 觀察組術后患者對美容效果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頜面部創傷患者實施美容縫合技術有利于減少傷口感染和傷口裂開, 提高患者的手術縫合美容效果的滿意程度, 值得借鑒。
[1] 徐璋.美容縫合技術在體表暴露部位急診創傷中的應用.現代養生(科學版), 2014, 5(22):87.
[2] 依沙克江·買買提, 阿地力·莫明, 王玲.微創技術在頜面外科中的應用.口腔醫學, 2014, 6(2):135-137.
[3] 薄紅兵.顏面部交通事故傷的急診美容修復.中國美容醫學 , 2008, 17(6):824-825.
[4] 黃少戰, 黎謹碩, 農林, 等.堅定內固定術治療口腔頜面部創傷的臨床療效分析.右江醫學, 2013, 41(3):420-421.
[5] 張功林, 章鳴, 王干生, 等.介紹一種間斷皮內縫合新方法.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志, 2007, 13(5):287.
[6] 陳澤.頜面部創傷患者臨床98例回顧性研究.中國衛生產業, 2013, 12(24):29-30.
[7] 劉正茂, 陳亮, 柴琳琳, 等.微創美容縫合術在面部急診清創中的臨床應用.重慶醫學, 2012, 8(25):2638-2640.
[8] 王洪, 肖芳, 何俊, 等.顏面部外傷美容修復106例報告.中國美容醫學, 2009, 18(9):1242.
[9] 包蕾, 汪義永, 魏斌.口腔頜面部外傷治療中的美學應用(附378例報告).福建醫藥雜志, 2010, 7(5):47-48.
[10] 張竹.局部皮瓣在頜面部創傷伴皮膚缺損中的應用.沈陽醫學院學報, 2009, 11(4):217-21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3.065
2015-02-05]
432000 湖北省孝感市中心醫院整復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