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淑君 邵彩霞
主動脈夾層覆膜支架置入手術的護理配合
安淑君 邵彩霞
目的分析主動脈夾層覆膜支架置入手術的護理配合。方法15例主動脈夾層患者, 均給予覆膜支架腔內置入的微創方法治療, 并在治療期間給予積極手術配合, 包括巡回護士配合及器械護士配合, 分析其手術配合效果。結果15例主動脈夾層患者經治療與護理后均痊愈出院, 對所有患者隨訪3個月, 均未發生嚴重心腦血管并發癥及移位現象。結論給予主動脈夾層患者覆膜支架腔內置入的微創方法治療, 并積極進行手術配合, 可有效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主動脈夾層;覆膜支架置入手術;護理配合
主動脈夾層(AD)是死亡率極高的一種主動脈疾病, 其發病機制與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有密切關系, 是指循環血液進行主動脈壁內分離其中層所形成的一種夾層血腫, 一般沿主動脈縱軸擴展, 具有起病急、病情變化快及早期死亡率高等特點。以往臨床常用人工血管移植及手術切除治療為主,但具有手術操作復雜、技術要求高、手術難度大、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高及病死率高等特點, 臨床治療效果一般[1]。現階段, 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 覆膜支架腔內置入的微創技術在主動脈夾層治療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本院為研究主動脈夾層覆膜支架置入手術的護理配合, 選取收治的15例患者為研究對象, 現將其相關報告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主動脈夾層患者15例, 其中男8例, 女7例, 年齡最大59歲,最小42歲, 平均年齡(53.1±5.3)歲。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壓病史, 基層直徑5.5~8.0 cm, 且伴有胸部劇烈疼痛現象, 經螺旋CT與超聲心電圖檢查確診。
1.2 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全身麻醉, 切開股部皮膚將股動脈暴露, 使用17套管針于股動脈穿刺, 隨后將5 F導管鞘置入, 將標記導管經導管鞘置入于升主動脈處造影, 確定夾層破口位置、真假腔情況及大小, 詳細測量坡口與左鎖骨下動脈開口處之間的距離, 置換金屬交換導絲, 將標記導管撤出。沿導絲將主動脈覆膜支架置入, 定位滿意后釋放支架, 將主動脈坡口隔絕。隨即將標記導管置入進行造影觀察支架隔絕狀態, 破口徹底封閉、真腔血流正常后, 將導管撤出,縫合切口。
本次觀察的15例患者, 均成功置入覆膜支架, 經螺旋CT增強血管造影復查, 動脈夾層假腔內被血栓完全填充, 假腔明顯縮小, 真腔血流流暢, 無造影劑滲入, 所有患者均在治療2周后痊愈出院。且對所有患者隨訪3個月, 均未出現嚴重心腦血管并發癥及移位現象。
主動脈夾層是一種嚴重的血管疾病, 發病急且發展快,病死率極高, 是患者主動脈內膜撕裂, 造成血液進入動脈壁內引發的血腫。根據DeBakey臨床分類法可將主動脈夾層分為Ⅰ型(部位起始于升主動脈并經主動脈弓向遠端延伸)、Ⅱ型(起始并局限升主動脈)、Ⅲ型(起始于降主動脈左鎖骨下動脈開口并向遠端延伸)[2]。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 對該疾病診斷率也明顯提高, 且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大大提高了主動脈夾層的治療技術。臨床對該疾病的治療一般是在術前經相關藥物治療, 病情及生命體征平穩后, 給予覆膜支架置入微創技術治療, 且取得了理想的治療效果。在治療中給予積極護理配合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保證治療效果的基礎。手術配合一般包括巡回護士的配合及器械護士配合。
3.1 巡回護士配合 巡回護士的配合內容有以下幾點:①建立靜脈通道, 并協助麻醉師實施頸內靜脈穿刺, 給予麻醉用藥;并建立有創動脈壓監測;②引導患者取仰臥位, 實施全身麻醉, 術前放置導尿管并觀察術后尿量, 確保引流管通暢;③連接電刀、吸引器、配制好肝素鹽水(將100 mg肝素加入500 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中), 調節燈光, 并按0.7 mg/kg的劑量使用1 ml注射器將肝素抽好, 貼上標簽并套上針帽,放置在治療盤內;④清點輔料、器械數量, 并做好護理記錄;⑤保持手術室環境整潔。安靜、溫濕度適宜, 提醒手術相關人員做好個人防護工作, 并在術后密切觀察患者尿量、血壓、血氧及靜脈通道情況;⑥支架成功釋放后, 巡回護士可輕觸患者足背, 了解其動脈搏動情況[3]。
3.2 器械護士的配合 ①需準備兩個無菌器械放置臺, 一個主要擺放造影器械, 另一個擺放體表器械及血管特殊器械;②將術中需使用的導絲、穿刺套、導管等提前使用肝素鹽水浸泡, 將造影劑適量倒入小杯內并告知手術操作者。在進行靜脈穿刺時, 將導管、導絲鞘及標記導管按照順序傳遞;③將血管造影器械臺撤走后換上體表手術器械臺, 積極配合操作者進行組織切開;提醒巡回護士將提前抽好的肝素注入,按照順序傳遞阻斷鉗、阻斷帶等;④再次將造影器械換上,并準備超硬導絲以及支架輸送系統。將超硬導絲使用肝素鹽水浸泡, 將肝素鹽水注入支架輸送系統管壁內, 排出支架內空氣。在X線透視下格局內膜坡口合理放置支架, 支架定位理想后釋放支架, 并進行造影觀察其動脈瘤情況;⑤造影理想后, 按照順序將支架輸送系統及導絲撤出, 再次換上體表器械及特殊血管器械, 對髂總動脈切口使用6-0血管縫線進行縫合, 隨后將血管阻斷鉗與阻斷帶撤下, 并清點數目, 合理放置引流管;最后使用2-0可吸收線將切口逐層縫合, 使用6-0血管縫合線將橈動脈切口縫合, 并加壓包扎即可[4]。
由于覆膜支架置入治療操作的復雜性及精準性, 需保證支架釋放的一次成功率, 對操作技術要求較高。因此在手術配合中要求護理人員專科知識扎實, 熟練掌握造影導絲、支架輸送系統、穿刺套件、導管、血管器械的使用方法及性能,能夠科學、有效的配合手術進行。通過本次觀察可以看出,給予主動脈夾層患者覆膜支架置入治療, 在微創技術支持下可明顯降低對患者機體的損傷, 減少并發癥發生;并在器械護士及巡回護士配合下, 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降低該疾病病死率, 在主動脈夾層臨床治療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1]孫明瑞.主動脈夾層覆膜支架置入術護理體會.中國實用醫藥,2011,6(7):228-229.
[2]申登華.主動脈夾層覆膜支架置入術的護理.疾病監測與控制雜志,2010,4(4):249.
[3]鐘梅.22例主動脈夾層覆膜支架置入術的護理體會.贛南醫學院學報,2011,31(1):148.
[4]鄭雯.介入治療主動脈夾層的手術護理配合體會.當代醫學,2009,3(3):362-36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164
2014-12-24]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護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