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波
新的一年將至,煤炭價格仍然看不到攀升的跡象。在過去的一年里,煤炭價格仍延續了下跌趨勢,盡管曾有小幅回升,整體仍在低位運行。
時下正是煤電長協談判的時節。煤炭企業希望2015年5500大卡動力煤可以在530元/噸的價位執行。這已經是歷年來的價格低點,但電力企業對來年的用煤需求并不樂觀,即便是如此低價,可能也難以達成協議。
在過去的一年里,煤炭行業的困局已驚動中央,高規格煤炭脫困會議幾次召開,也頒布了相應的政策,但這些政策對煤炭行業來說,態度大于實際。
此前進口煤關稅曾引發熱議,認為這一政策可部分遏制越來越大的煤炭進口規模,進而給國內煤炭業以喘息之機,因此而調整的供需格局,也將導致煤價上揚。但事實上這一政策象征意義大于實際。中國煤炭兩大進口國,印尼是東盟成員國,按中國-東盟自由貿易《貨物貿易協議》,執行關稅為零;另一大進口國澳大利亞,則在11月17日最終與中國簽署了中澳自由貿易協議,協議生效日其,澳洲煤炭將豁免進口關稅。
亦因此,在一位國際知名咨詢公司煤炭研究員看來,突然出臺的進口煤關稅政策,名義是為國內煤炭業張目,實則是為即將開始商談的中澳自由貿易協議換取籌碼。煤炭業其實并沒有獲得多少實惠。
再如當前熱議中的“清費立稅”,煤炭行業滿心期望,借助資源稅改革契機,甩掉附著在煤炭之上名目繁多的各種收費。在國務院會議上,也作出決議要梳理清楚這些不合理的收費、基金。如能清楚這些收費,那么在低煤價之下,煤企也能另拓出一片生存空間。
但事實上清費僅僅是為立稅騰出空間。目前傳達的信息是,改革后的資源稅稅額,原則應與清費的規模相一致。正基于此,財政部要求各地根據資源稅2%-10%的稅率區間,結合各地清費實際,上報各地稅率。
目前出現的一種傾向是,各地上報的資源稅率普遍偏高,如稅率落實,可能借清費立稅減負難以實現,甚至可能出現增負的情況。目前山西上報的稅率為8%,內蒙古上報的稅率為9%。值得慶幸的是,目前財政部尚未批復任何一地區的稅率,目前行業正與政府管理部門進行緊張的磋商。
經歷煤炭價格之間的相互壓價,煤炭價格不斷刷新下降底線。以至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公開放言,將盡力將促成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回升至0.1-0.12元/大卡,即價格在550-600元/噸。但在當下的低迷煤市背景下,一切試圖拉升煤價格的行為,都如逆水行舟。當下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監督下的煤電長協,即便在530元/噸的價格上,仍難達成協議。可知拉升煤價的難度。
探尋煤炭價格下跌的根源,還在于行業已實現了市場化。黃金十年產能膨脹后,遭遇經濟下行的疲態,供大于求,價格自然跌跌不休。亦因此,政府部門亦提出要控制產能,以求在更大層次實現供需平衡,各地亦出現價格聯盟、煤電合營等救急之策。
只是這些政策,尤其是原則性的控制產能,知易行難,在市場經濟帶來的供需大勢下,實在是如蚍蜉撼樹,影響甚微。因此在這2014年整個一年,煤炭價格仍難以擺脫下跌的頹勢。
在新的一年里,如同流行熱詞“新常態”一樣,煤炭價格的低位運行,乃至更進一步下跌,亦將是煤炭價格的新常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