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必茂
摘 ?要:在不斷加劇的行業競爭中,如何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如何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利于不敗之地,如何有效的規避市場風險,是物流企業必須正視的話題。加強內部控制能為物流企業提供穩固的內部運行環境,增強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現階段,物流企業加強內部控制還存在眾多的制約因素,必須一一妥善解決。
關鍵詞:物流企業;內部控制;管理
引言:進入21世紀,我國市場經濟持續繁榮,網絡信息化下的電子商務不斷普及,商品流通越來越頻繁,物流企業進入發展的黃金期,新的物流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成立,國外物流企業也對國內物流市場這塊蛋糕虎視眈眈,這意味著物流行業的競爭不斷加劇。如何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如何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利于不敗之地,如何有效的規避市場風險,是物流企業必須正視的話題。加強內部控制能為物流企業提供穩固的內部運行環境增強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現階段,物流企業加強內部控制還存在眾多的制約因素,必須一一妥善解決。
一、物流企業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夠。物流企業因為發展較晚,規模較小,企業領導往往認為小企業“船小好調頭”只要自己踏踏實實的做好企業的經驗管理活動就能保證企業在市場中分得一杯羹,至于內部控制不過一種無關緊要的噱頭,反而徒增企業的成本卻無法取得成效。對加強內部控制缺乏足夠的重視,導致許多物流企業內部運行出現各種問題瀕臨破產,物流企業在經歷過慘痛的教訓之后才會“亡羊補牢”重視內部控制。
(二)內部控制開展不充分。首先,員工對內部控制的了解不充分。物流企業入職門檻較低,員工素質參差不齊,很多員工的知識文化水平較低,無法領悟企業開展內部控制的意圖和重要性,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未能按照內部控制的要求執行,致使企業的物流質量和效率低下,經常出現貨物人為破損、丟失的狀況。其次,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企業的業務流程、規章制度不規范,未能建立科學完整的內控制度體系,無法營造良好的控制環境。企業內部沒有明確的職責分工,操作流程不規范,而且缺乏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機制,責任人缺乏控制意識和責任心,內部控制目標不明確,沒有嚴格執行流程制度,并對結果進行評估。最后,信息與溝通不暢。物流企業在開展內部控制過程中組織結構不科學,工作流程不合理,使得企業內部的信息傳遞渠道不暢通。
(三)風險管控能力不足。物流企業領導層的風險管理意識比較淡薄,對市場經濟的發展變化情況沒有預見性,在決策時,缺乏科學的依據,無法意識到決策可能帶來的風險,沒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風險管理辦法和風險預警機制,對經營中可能出現的資金短缺、償債能力不足等財務風險的評估與防范認識不足,對與客戶可能出現的合同風險、分包商的責任風險等也沒有制定書面文件明確責任防范風險。在出現風險時往往毫無招架之力,也沒有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最后只能選擇破產倒閉的絕路。
(四)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一是內部控制的職責分工不明確,沒有專門的內部控制管理機構,企業的領導層往往既是企業內部控制的制定者和推進者,又是內部控制執行的監督者。內部控制具體的執行人員不明確,加大了責任監督的難度,有時候即使發現了問題也難以追究到個人責任,大大削弱了監督力度。二是企業內部審計制度沒有建立,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的內部審計不徹底,企業在經營中側重于經營狀況的績效考評,卻沒有對企業內部控制績效進行及時有效的考核評價,缺少對內部控制的監督檢查,沒有真正發揮出的內部監督作用、以及應有的內控效果。三是針對物流企業的外部審計監督難以執行,財務部門和外部審計部門對一些國有物流企業的監督審計沒有建立常態化機制,對外界對這些物流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完全不清楚。
二、加強物流企業內部控制的思考
(一)強化對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強化對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是加強物流企業內部控制的根本前提,物流企業領導層要樹立內部控制意識、風險管理意識,掌握內部控制相關的知識,把內部控制上升為企業的重要戰略。物流企業要優化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加大對內部控制的宣傳力度,消除員工對內部控制的疑慮和抵觸情緒,針對企業管理結構中存在的問題合理的組織開展內部控制,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的規章制度,明確企業內部各層級(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的職責、權力和義務,讓他們在穩固的內部控制環境中各司其職、相互制衡。
(二)促進內部控制合理的開展。首先,增進員工對內部控制的了解與掌握。物流企業要設立入職門檻,招聘知識文化水平較高的員工進入物流行業,并加強員工內部控制知識的培訓,保證內部控制制度落到實處。其次,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物流企業應該建立從計劃、執行到控制、監督全過程的嚴格的內控規章制度,在組織結構及職責分工、授權批準、會計記錄、資產保護、職工素質、預算管理和報告制度等重要環節組織實施內部控制,特別要注意不相容職務嚴格分設崗位。最后,加強信息與溝通。信息與溝通是企業開展內部控制的重要內容,它是企業及時、準確地收集、傳遞與內部控制相關的信息重要方法,物流企業應該定期的召開企業領導層的信息交流溝通碰頭會乃至員工大會,及時的進行相互之間信息的互通有無,確保信息在企業內部、企業與外部之間進行有效溝通。
(三)提高風險管控能力。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物流企業必須要學會保護自己,提高風險管控能力,有效的規避市場風險。物流企業領導層要強化風險意識,切實轉變重經營輕管理的觀念,積極主動的分析研判企業的風險狀況,針對企業自身發展存在的問題和市場外部環境,一方面,要在企業內部設立專門的風險管理機構,收集整理企業存在的風險問題并及時加以解決。另一方面,請專門的內審機構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運營情況進行風險評估,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并制定切實可行的風險應對策略。
(四)健全物流企業的監督機制。首先,明確內部控制制度下的責任分工。內部控制制度設計得再完善,沒有稱職的人員來執行,也不能發揮作用,因此,物流企業在進行內部控制管理時一定要探索建立明確的內部控制機構,并進行明確的責任分工,這樣既有利于提高內部控制的質量和效率,又有利于把責任落實到每個人,便于監督管理,一旦出現問題能夠及時發現并追究相應責任人的責任。其次,企業要加強內部審計。依托企業的財務機構建立內部審計機構,審核企業的會計賬目,在每個會計期間或每項重大經濟活動完成之后,內部審計監督部門按照既定的監督程序,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進行監督審計,及時發現內部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環節,稽查、評價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業內各組織機構執行指定職能的效率,并向企業最高管理部門提出報告,從而保證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嚴密。最后,要發揮國家財務部門和審計機關的監督作用。國資部門、財政部門和審計機關應定期或不定期的對國有物流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評價,并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針對性的審計督查,督促企業認證開展內部控制,杜絕企業領導人濫用職權所造成的內部控制制度形同虛設的現象。
結論:物流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所作為,必須加強內部控制,提高經營管理效率。加強物流企業的內部控制,應該從強化對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促進內部控制合理的開展,提高風險管控能力,健全物流企業的監督機制等方面著手,保證物流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 蔣凌川.物流企業如何加強內部控制建設[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07)
[2] 王全英.關于現代物流企業內部控制的思考[J].當代經濟.2012(11)
[3] 華春蓮.物流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與完善探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