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活術治療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
尹士軍
(新疆哈巴河縣人民醫院,836700)
第三腰椎橫突與附近組織發生牽拉、摩擦、壓迫刺激形成慢性腰痛,臨床不僅第三腰椎兩側或一側橫突有明顯壓痛點,因牽拉刺激神經,還可出現沿大腿向下的放射痛,少數放射至小腿的外側。其臨床癥狀主要是腰部疼痛,屬于慢性腰腿痛的一種常見病。筆者應用鉤活術療法治療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收到了很好的臨床療效,現介紹如下。
一般資料
本組28例,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齡25~55歲;單側22例,雙側6例;伴有腰椎間盤突出21例;病程最短1個月,最長10年。癥狀體征:有外傷史或勞損史,腰部中段單側或雙側疼痛,腰背強直,不能彎腰和久坐、久站,嚴重者行走困難,站立時常以雙手扶持腰部。腰部活動過多則疼痛加重,嚴重者生活不能自理,輕者晨起腰部不適,酸痛難忍,稍活動可緩解。在第三腰椎橫突尖部單側或雙側有敏感的壓痛點或可觸及肌纖維結節。屈曲試驗陽性。患者術前常規檢查:血常規、凝血功能、血糖、心電圖。
診斷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腰痛的診斷標準。符合條件的列入本治療范圍:①青壯年腰部中段單側或雙側疼痛,雙側疼痛的程度不同。②L3橫突尖端有固定的疼痛和明顯壓痛。③L3橫突尖端局麻藥阻滯后疼痛消失。④腰椎正位片示L3橫突過長、肥大且無其他發現者。⑤排除內臟疾病反射性L3橫突痛。⑥綜合判斷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腰痛,符合②+③+④+⑤、①+②+④+⑤+⑥、①+②+③+④+⑤+⑥診斷為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
治療方法
患者取俯臥位,腹部墊一薄枕,取腰三橫突敏感壓痛點標記,局部皮膚消毒[2],取0.4 mm×50 mm針灸針探查至腰三橫突尖游離骨面,用無菌記號筆標記。皮膚常規消毒,鋪無菌洞巾,0.25%利多卡因注射液4 mL局部浸潤麻醉,用微內板或微內刃鉤針按探針的方向和深淺度抵達骨面進行輕度局部鉤活分離法,鉤分1~2下,按原方向出針。創口局部2 kg壓力按壓3~5 min,創可貼無菌外貼。7~10 d治療1次。1~3次為1個療程。
治療結果
療效標準[3]。優:經1次治療,臨床癥狀與體征全部消失,共22例,占78.6%;良:經2次治療,臨床癥狀與體征基本正常,勞動時腰有脹感,共4例,占14.3%;差:經3次以上治療后,癥狀與體征有改善,但不能從事重體力活動,共2例,占7.1%。總優良率92.9%。
討論
腰椎具有生理前凸,第三腰椎位于腰椎生理前凸的頂點,同時位于整個腰椎的中心,是5個腰椎活動的中心,是腰椎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轉活動的樞紐。第三腰椎橫突比其他腰椎橫突要長,活動幅度也大,受到的拉力也最大,在腰椎作屈伸活動時,增加了損傷機會。外傷、體位不正、腰部用力不當,引起急性腰扭傷時,橫突上的軟組織因強烈收縮而造成肌纖維、筋膜等損傷。此外,長期慢性勞損,腰部做持久、反復、長期超負荷的彎腰屈伸活動時,第三腰椎橫突尖部摩擦損傷腰背深筋膜和骶棘肌,就會造成毛細血管出血,肌纖維斷裂,人體在自我修復過程中在一定條件下肌肉在內部結疤,攣縮,同時在第三腰椎橫突尖部粘連,造成筋膜增厚、瘢痕形成、肌腱攣縮等病理變化,從而限制了腰脊筋膜和肌肉的活動,也就是限制腰部的屈伸活動。當用力作彎腰活動或勞動時,腰脊筋膜和肌肉受到牽拉而進一步損傷,從而使粘連更加嚴重,形成惡性循環。這也是本病日趨加重并長久不愈的病理原因。由于以上的病理改變,使穿過肌筋膜的臀上皮神經、第三腰椎橫突末端附近通過的腰叢神經中的股外側皮神經和閉孔神經及血管囊受到刺激壓迫而產生一系列的腰腿痛等癥狀。若刺激閉孔神經會出現腹痛、內收肌緊張和下肢疼痛;若刺激到股神經就出現腰臀、大腿后外側疼痛綜合征。由于損傷主要集中在第三突尖部周圍,粘連攣縮,瘢痕必在橫突尖部附近,因此,痛點就固定在第三橫突尖部附近,故而形成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該病多發于青壯年,常在腰部外傷后出現一側或兩側同時發生的腰部或腰臀部疼痛,嚴重的可有膝關節以上大腿后側的放射痛;腰部活動時特別是前彎腰和向對側側彎時疼痛加重。
體會
在診斷方面有如下體會:①第三腰椎橫突處壓痛明顯,部分病人向臀及大腿后側放射痛。②患側腰部肌肉僵硬,個別患者因病變累及L1~3脊神經而反射性引起股內側肌痙攣,而出現“4”字試驗完成困難。③第三腰椎橫突旁可觸及條索狀硬結,常在皮膚上發現麻木區。④部分患者有脊柱側凸,患者骶棘肌可有輕度緊張,腰部前屈略受限。⑤X線平片:X線檢查可無異常改變,或有第三腰椎橫突明顯過長或左右不對稱,或橫突尖部略有密度增高區。臨床上常常被誤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癥[4],應引起高度重視,注意鑒別診斷。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腰痛病,鉤活術療法屬中醫微創法,通過減張、減壓、疏通、松解、調衡、調平的治療原理,臨床取得了非常顯著的療效,因為該療法直接作用于腰三橫突尖部骨面粘連,從橫突尖上分離,從而達到徹底疏通松解局部軟組織的目的。鉤活術療法治療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見效快,療效確切,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2]魏玉鎖.中華鉤活術[M].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9:11.
[3]魏玉鎖.中華鉤活術治療腰骶椎退變性及軟組織疾病[M].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12.
[4]魏玉鎖. “鉤活術”治療腰椎間盤膨隆型突出癥300例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05,1(14):40.
·注射療法·
收稿日期(201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