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結石與濕熱關系探討
【關鍵詞】泌尿系結石;濕熱;理論探討
通訊作者:李智全1趙茜穎1盧躍卿2
收稿日期(2014-12-22)
泌尿系結石簡稱“尿石癥”,是泌尿系統各部位結石病的統稱,主要與全身代謝、泌尿系感染以及飲食等因素有關,發病率高[1]。西醫學治療主要以體外碎石、內鏡下碎石和取石及外科手術治療為主。中醫藥在幾千年的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應用中醫藥排石(特別是直徑0.8 cm以下)取得了顯著成效。泌尿系結石在中醫學歸屬于“石淋”范疇。濕熱既是一種病理產物,同時也是致淋的主要原因,從濕熱出發去論治泌尿系結石對治療更具指導意義。
泌尿系結石濕熱的中醫認識
泌尿系結石屬中醫“石淋”范疇[2],病機多為濕熱郁結下焦、膀胱氣化失司,病位主要在腎、膀胱和三焦,濕熱是其主要的病理基礎,初起多濕熱實證,久則虛實夾雜。臨床以小便頻數、淋漓刺痛、小腹拘急引痛為主癥。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載:“諸淋者,由腎虛而膀胱熱故也。”指出淋證的內在因素是腎虛,膀胱有熱。孫思邈進一步明確了石淋病位在熱結下焦,在其《千金要方·淋閉》中記載:“熱結中焦則為堅,熱結下焦則為溺血,令人淋閉不通,此則多虛損之人,服大散下焦客熱所為”。清代《醫宗金鑒》有“石淋猶如堿結襠,是因濕熱煉膀胱”的論述,認為“石淋”是由膀胱濕熱煎結而成。中醫基礎理論認為,濕熱之氣,上熏成痰,迷其心竅,亦能撲倒;濕性趨下,濕與熱和,濕熱內蘊下焦,煎熬水液,久而聚成砂石;濕熱內郁,久而必陰血虧耗,傷及正氣,變生他邪,且易招致外感。
泌尿系結石濕熱的成因
中醫理論認為,形成尿路結石濕熱證總因膀胱濕熱,具體分為外感和內傷兩方面。外感主要由于夏秋之交,濕熱邪盛,侵襲機體,或者起居潮濕,下陰不潔,穢濁之邪侵入膀胱,釀成濕熱,濕熱蘊結下焦,尿液受其煎熬,日積月累,尿中雜質結為砂石;內在因素包括飲食不節,多食肥甘酒熱之品,濕熱內生,流注下焦;肝氣郁結,郁久化火,移熱下焦或濕熱內郁發為本病;或由于久病,濕熱郁結,傷及陰陽氣血,或者年老體虛導致脾腎兩虛,膀胱氣化失司,水結石聚形成本病,且纏綿難解[3]。病理研究表明,其石以含鈣結石最為常見,約占80%~90%,又以草酸鈣和磷酸鈣混合結石及單純草酸鈣結石為主。西醫學認為其發生主要與全身代謝、泌尿系局部感染以及飲食因素有關。其易感因素還包括,飲水量少、缺乏運動以及器質性病變如尿路梗阻或者異物有關。
泌尿系結石濕熱的表現
臨床上,泌尿系結石以腰腹刺痛、血尿、排出砂石為主癥,多發于青壯年男性[4]。臨床不必拘泥,雖無典型癥狀,只要X線或者B超檢查提示泌尿系結石即可確診。濕熱是泌尿系結石的主因,然而病因復雜,病變表現多樣,臨床還需細心診治。其臨床表現主要歸納為以下幾點:一是疼痛,砂石阻塞尿路,不通則痛。濕熱下注者,常表現出發作性腰部絞痛或鈍痛,多向腹部放射,發作頻繁,有時持續疼痛;而疼痛如刺,固定不移,砂石排出,疼痛緩解,多為濕熱兼有瘀血者;若伴有胸悶噯氣,陣發疼痛向會陰部放射,每遇情志不暢發作,多為濕熱兼有氣滯者。二是二便,濕熱侵襲下焦,熱傷血絡則見小便黃赤,尿道澀痛,伴有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膿血尿以及發熱、頭脹痛等感染表現,大便黏膩不爽,便溏臭穢;兼有腎虛血瘀者,則有小便不利,尿頻或無癥狀僅在體檢時發現。三是驗舌苔,臨床主要以色澤、潤燥、厚薄等方面辨其性質,濕熱下注者,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或滑數;兼有腎虛血瘀則舌淡紅,邊有瘀斑,苔薄黃,脈弦細或者沉細。此外,新發病多以濕熱為主,反復發作者則以腎虛血瘀多見,故不難鑒別。
泌尿系結石濕熱的防治
泌尿系結石起病多濕熱實證,若治療不徹底,反復發作,病久傷及陰陽氣血,可導致脾腎兩虛。因此,早期予清熱利濕、排石通淋之法對其預后轉歸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臨床上應根據結石大小、部位、停留時間及腎功能等情況具體分析[5],抓住化、利、行、排4個方面來綜合治療。在以濕熱為主的早期,以消除病因、清熱利濕、排石通淋為主,擬以排石顆粒加減,常用藥物有金錢草、海金沙、石韋、瞿麥、車前子、雞內金等藥物。在急性期或發作期常配合中成藥金錢通淋顆粒以及止痛止痙的西藥,療效更佳;伴有尿路感染者加用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等;兼有氣滯者加柴胡、白芍等。在慢性期和恢復期以扶正祛邪為主,忌攻伐太過傷及脾腎,故在清熱排石的同時,還應注意健脾護腎的治療。在日常調護上,還應多飲水(每日不少于1500 mL),多運動,如爬樓梯、跳繩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尤為重要。
泌尿系結石是臨床常見的泌尿系疾病,中醫藥排石有著獨特優勢,且不良反應小、復發率較低。筆者認為,從中醫之濕熱論治泌尿系結石能有效指導臨床診治。
參考文獻
[1]周清華.辨證治療泌尿系結石的臨床體會[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25(2):220.
[2]周仲瑛.中醫內科學[M].第2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
[3]王金光,周仁義.腎結石從瘀血論治體會[J].中醫研究,2004,17(6):48.
[4]徐傳明,張亞萍.中醫藥治療泌尿系結石病概述[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15):21.
[5]湯祝捷.泌尿系結石中醫治療進展[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