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絡膠囊對冠心病心絞痛臨床療效及Hs-CRP的影響
彭佩霞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中醫院,462300)
冠心病心絞痛為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反復性較高,嚴重時容易危及患者的性命。該病的發生與患者血脂異常以及炎性反應所致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存在一定的關系,動脈粥樣硬化所致的斑塊及其穩定性影響著該病的發作,結果導致患者心臟負荷增加,部分患者出現冠脈痙攣,并產生冠脈供血嚴重不足和心肌缺血。中醫認為,該病為胸痹、胸痛,久病體虛,心氣匱乏,鼓動無力,脈絡瘀阻[1]。目前該病的治療注重中醫療法或者中西醫結合,本研究主要討論通心絡膠囊對冠心病心絞痛臨床療效及Hs-CRP的影響,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3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冠心病心絞痛診斷標準[2]。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臟病以及肝心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患者治療前均告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男54例,女39例;年齡41~75歲,平均(55.3±10.4)歲;病程6個月~15年,平均(8.1±3.2)年;穩定型心絞痛56例,不穩定型心絞痛27例。輕度21例,重度52例,重度10例。所有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43例,男29例,女14例。對照組40例,男25例,女15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以及心絞痛臨床類型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常規治療,其中消心痛10 mg/次,3次/d。阿司匹林腸溶片100 mg,1次/d。治療組加服通心絡膠囊(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19980015),4片/次,3次/d;緩解期給予1片/次,3次/d。患者心絞痛發作臨時含服硝酸甘油片。兩組均4周為1個療程。
檢測指標:患者治療前后清晨取空腹靜脈血4 mL,3 000 r/min離心5 min血清備用。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患者血清中Hs-CRP的水平,試劑盒由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提供。
治療結果
療效標準。顯效:患者心絞痛消失,心電圖正常。有效:心絞痛減輕或疼痛次數降低2/3,治療后ST段下移回升>0.05mV或主要導聯T波改變>50%。無效:心絞痛無緩解,心電圖無改變。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人數×100%[3]。
Hs-CRP的變化:兩組治療后Hs-CRP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或P<0.01)。治療后治療組Hs-CRP水平較對照組明顯下降(P<0.05)。見表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血清中Hs-CRP的變化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同期比較,△P<0.05
癥狀療效: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心電圖療效:治療組心電圖療效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心電圖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不良反應:治療組胃部不適1例,心悸1例,頭暈頭痛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7.0%。對照組面部潮紅1例,頭暈頭痛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5.0%。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討論
冠心病心絞痛中醫學屬“胸痹”“心痛”,該病的發生與心、脾、腎虧虛相關。心氣不足,并出現氣血運行不暢,痰瘀內生,阻滯心脈以及脈絡不通[4]。西醫學觀點認為,冠心病心絞痛與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相關,動脈粥樣硬化導致斑塊的發生以及炎癥的發展導致心臟負荷增加,部分患者出現冠脈痙攣并出現冠脈供血不足,從而出現急性心肌梗死或者心肌缺血并產生缺氧。可以說,冠心病心絞痛發生和血管斑塊的發生以及炎性反應的進展存在一定聯系。
冠心病心絞痛發生多為氣虛血瘀,部分患者正氣虛弱、痰熱瘀血等毒邪阻滯經脈,久病則氣血不暢,不通則痛,從而發生胸痛和心悸。因此益氣活血、化瘀止痛為該病治療的關鍵。通心絡膠囊為純中藥制劑,主要由人參、水蛭、全蝎、土鱉蟲、蜈蚣、蟬蛻、赤芍、降香、酸棗仁、冰片等組成,該藥益氣活血,通絡止痛[5]。而西醫學觀點認為,該藥抗凝、抗血栓效果明顯,能協調細胞黏附分子的表達,改善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從而達到改善心肌缺血的目的。本研究顯示,治療組通過通心絡膠囊治療后,心絞痛臨床緩解率以及心電圖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通心絡膠囊能通過血液微循環的改善達到對左心室功能的改善,從而達到對心絞痛的緩解。
冠心病心絞痛的發生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而動脈粥樣硬化所致的斑塊及斑塊的穩定性決定了心絞痛發生的程度。而這些與血管的炎性反應的發生和進展存在一定的聯系,可以說炎性反應的發生貫穿于整個心絞痛的發生和發展。Hs-CRP為一種急性時相炎性因子,參與了動脈粥樣硬化所致斑塊的形成及其不穩定性,誘導冠狀動脈平滑肌細胞的增殖和遷移,為血管內皮損傷始動的重要因素,加速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發的發生和發展,嚴重時患者會產生血管破裂,并出現冠脈狹窄以及心肌缺血和壞死。因此,Hs-CRP可以作為冠心病心絞痛發生和發展的重要指標[6]。本研究顯示,治療后治療組患者Hs-CR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通心絡膠囊對炎性水平的調節效果明顯,并協調冠狀動脈病,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總之,通心絡膠囊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效果明顯,能改善患者的炎性水平,無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周景想,唐明,李潔,等.2029例冠心病心絞痛中醫證候特點及組合規律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31(6):753-755.
[2]沈俊福,肖懷金,關贊聯,等.單硝酸異山梨酯靜脈滴注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觀察[J].實用醫學雜志,2009,25(16):2752-2753.
[3]韓聯合,馮國清,董風其,等.復方丹參滴丸與消心痛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比較[J].醫藥論壇雜志,2006,27(5):63-64.
[4]田豐,李慶海.通脈穩心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1):187-188.
[5]朱繼田.通心絡膠囊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學,2012,18(8):1083-1086.
[6]王綱,李金平.通心絡膠囊對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血清IL-18和Hs-CRP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2,33(2):276-278.
收稿日期(201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