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例老年人帶狀皰疹的診治體會
任錚
(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洪塘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15033)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在基層醫療單位并不少見。我中心2010年8月~2014年8月共診治帶狀皰疹患者207例,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有32例。筆者應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老年人帶狀皰疹,獲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共計32人,男性18例、女性14例;所有病人均60歲以上,年齡最小者61歲,年齡最大者83歲,平均年齡69.5歲。按照皰疹部位不同:單側胸肋16例,背部7例,腹部3例,頭面部2例,上肢2例,下肢2例;按照是否有基礎性疾病來分:無其他疾病者7例,有高血壓病史者13例,有中風病史者5例,有糖尿病病史者4例,有惡性腫瘤病史者2例,有慢性腎病史者1例。
臨床表現:23例癥狀比較典型,早期有簇集性的皰疹,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經痛。其余9例早期表現不顯著,僅局部皮膚不適,無皰疹。不適后3~5 d出現群聚性的皰疹。
治療方法
所有病例確診后均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口服阿昔洛韋片,每天總量為1~2 g。口服復合維生素B,3次/d,3片/次。疼痛甚者口服雙路芬酸鈉片50~100 mg。在此基礎上,采用錫類散加美寶膏(濕潤燒傷膏)調和外涂患處,用藥膏覆蓋皰疹創面,外用紗布包裹,2次/d。連續7 d為1個療程。
治療結果
32例患者經治療后,全部治愈,療程最短者6 d,最長者19 d。
討論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膚病, 中醫稱為“纏身龍”,主要表現為聚發性的皰疹且多伴有疼痛。西醫在治療該病時多采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更昔洛韋等,以及營養神經的藥物如復合維生素B、甲鈷胺等。同時輔以阿昔洛韋軟膏外用,或采用紅外線照射治療。
老年人的帶狀皰疹與其他人群有著自己的特點。一個是由于老年人基礎性疾病相對較多,易誤診漏診。尤其是早期帶狀皰疹不典型的情況下,更加突出。本組9例早期不典型的病例直到皰疹出現才得以確診就是一個明證;另一個是皮膚不適感、或者疼痛早于皮疹出現,也會導致漏診、誤診的發生。這些均與老年人的免疫力相對低下有關。因此,對在老年人軀體某側發生不明原因的皮膚異常或者疼痛時,而且經過相關檢查無異常者,要考慮是否患上帶狀皰疹。至于治療上,也主要是抗病毒、鎮痛及預防細菌感染等處理。
在口服抗病毒和營養神經藥物的同時予以美寶膏加錫類散外敷患處,患者局部疼痛明顯減輕,對老年人尤其明顯。美寶濕潤燒傷膏由黃芩、黃柏、黃連、地龍、罌粟殼等多種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止痛生肌的作用。目前多用于門診的中輕度的燒燙傷,療效確切,尤其是對緩解燒燙傷的疼痛方面有很好的療效,有鑒于此,本服務中心試探性地把錫類散和美寶膏混合調勻外用于老年人的帶狀皰疹上,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經現代藥理學證實,黃芩、黃柏、黃連均有抑菌及抗病毒的作用;地龍具有解熱、抑制血栓形成作用;罌粟殼含有10% 的嗎啡等生物堿,能解除平滑肌痙攣,對緩解疼痛效果不錯。而錫類散的主要成分是青黛、冰片、牛黃,主要功效是解毒化腐,多用于咽喉糜爛腫痛。現代藥理學研究提示,錫類散有抑菌、抗炎、解痙等作用。兩種藥物混合后,外敷患處能夠有效地緩解帶狀皰疹帶來的神經痛。尤其是美寶濕潤燒傷膏為創面提供了一個生理性濕潤環境,減輕皰疹的炎性反應,并調整微循環的淤滯狀態,改善局部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藥物滲透到組織內,緩解疼痛和控制炎性反應。
在口服抗病毒、營養神經藥物的同時,再施以能夠緩解疼痛、促進皮膚組織自身免疫調節能力的中藥,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通過32例老年人帶狀皰疹的治療效果來看,不僅效果好,而且費用相對低廉、不良反應小且治療簡便,適宜在基層醫療機構使用。
收稿日期(201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