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
孫銘一
(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長春 130021)
慢性支氣管炎是呼吸科常見的多發性疾病之一,尤以老年人多見,其發病原因與氣候變化、空氣污染、吸煙、呼吸道感染、過敏等因素密切相關,具有病程長、易反復發作、易并發肺氣腫等嚴重疾病的特點[1],嚴重影響老年人群的健康和生活。現將筆者對50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50例,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齡60~79歲,平均69.8歲;病程1~13年,平均7.6年。其中單純型22例,喘息型28例;合并冠心病者19例,高血壓病者22例,2型糖尿病者9例,高脂血癥者5例。全部患者均因病情急性發作而入院。患者入院后,均給予控制感染、祛痰、鎮咳、平喘等對癥治療,同時配合中藥湯劑口服。
臨床護理
病情觀察,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均以急性發作入院,故而在入院后,護士應注意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定時監測呼吸、脈搏、心率、血壓、體溫等生命體征,詳細記錄;觀察痰液的性質,包括色、量、氣味等,及時留取痰液標本送檢;注意觀察患者是否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嚴重咳嗽、頸靜脈怒張、水腫等癥狀和體征,判斷病情的輕重,對于病情重者應及時通知醫生處理。
1.一般護理:首先為老年患者創造一個舒適、安靜的病房環境,保持室內濕度和溫度適宜,空氣流通、新鮮,陽光充足,不得放置花草,以防發生過敏、加重病情;定期對病房消毒,保持病床的整潔和干凈,預防發生院內感染;對于痰液較多的患者,應幫助其拍背,或選擇合適的體位進行引流,務須保持呼吸道通暢,減輕臨床癥狀。
2.飲食調護:由于老年人機體功能衰退,加之本病屬于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故而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通過合理的飲食補充,可改善老年患者的營養狀態,提高機體免疫力,有利于病情的向愈[2]。護士應告知老年患者及家屬本病的飲食原則,以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的飲食為主,清淡、易于消化,少食多餐,不可暴飲暴食。囑患者多飲水及粗纖維食物,既可有效預防便秘,同時水分又可稀釋痰液,利于痰液排出[3]。告知患者忌食一些食物,如辛辣刺激、腥膻、油炸、煙熏、過熱、肥甘厚味及腌制食品,以免刺激呼吸道、加重病情。
3.心理護理:由于老年人心理承受能力差,加之慢性支氣管炎病程長,易反復發作,并發癥多,急性發作時癥狀重,需要長期的治療,經濟負擔重,故而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多存在一些不良心理情緒,如緊張、恐懼、抑郁、焦慮、悲觀、煩躁等[4],不利于疾病的治療,因此護士應給予患者積極有效的心理護理。護士應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態度和藹,言語柔和,及早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并掌握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給予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通過講解有關慢性支氣管炎的相關醫學知識,使患者對疾病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避免因缺乏醫學知識而產生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在語言、行動上積極給予患者關心、鼓勵和支持,使患者感受到溫暖和尊重,逐步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可請病情控制較好的患者進行現身說法,有利于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從而能夠積極的接受治療和護理。
4.用藥指導: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病情重、并發癥多,故需使用多種藥物以控制病情,護士應加強患者的用藥指導工作,告知患者應遵醫囑按時服用藥物,不可自行更改用藥方案,影響治療效果。
治療結果
療效標準[5]。臨床控制:臨床癥狀和體征均恢復至急性發病前水平,血常規、痰培養等客觀指標恢復正常。顯效:臨床癥狀和體征顯著改善,客觀指標明顯改善。有效:臨床癥狀和體征有所改善,客觀指標有所好轉。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客觀指標無改善,甚至加重。
結果:本組50例患者,經過給予對癥治療和系統的護理干預措施后,臨床控制19例,顯效20例,有效10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8.0%。
小結
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率極高,尤其在冬春季節易急性發作而不得不住院治療。老年患者不僅癥狀重,且并發癥多,故而需要積極治療,同時又需要配合護士給予系統而有效的護理干預,有利于緩解臨床癥狀,控制病情進展,促進病情早期康復,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故而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呂連雙,韓靜.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的護理體會[J].求醫問藥,2013,11(4):190.
[2]張彥芳.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的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12C):8.
[3]劉研,夏士艷.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護理[J].黑龍江醫藥,2012,25(1):158.
[4]王桂梅.64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臨床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2013,24(4):1864.
[5]李昔陽.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中醫護理[J].當代護士,2012,20(5):82.
收稿日期(201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