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晗珺
(浙江省標準化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17)
淺談標準的編制說明
姚晗珺
(浙江省標準化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17)
編制說明是標準制定的前提,也是具體闡述之所在。而在標準實際制定的過程中,往往重標準,輕編制。在編寫編制說明的過程中也是重“形”(編制說明的格式)而輕“神”(標準主要技術內容的依據),因此部分標準的編制說明編寫得空洞無物。本文根據浙江省省級地方標準編制說明的格式,闡述具體內容,以期給標準起草者參考。
編制說明;標準;依據
隨著各行業標準化工作的普及和推廣,民眾的標準化意識逐漸提高。制定標準現已成為各大企業、科研機構科研成果轉化、經驗推廣、取得話語權的一種手段。而標準的制定由標準文本和編制說明兩部分組成,標準文本是整套技術的展現,編制說明則是標準文本制定的前提和靈魂所在。編制說明旨在讓讀者了解編制標準的理由、過程,具體闡述了標準制定的依據,同時也是對標準的一個全面的總結,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標準。然而很多時候標準文本技術內容寫得規范、詳細,但編制說明往往只有一兩頁紙。在標準評審時專家對標準文本進行逐條逐句的評審,而編制說明在起草單位匯報后一筆帶過。為什么標準的編制說明如此的不被重視,究其原因主要是起草單位不了解編制說明的格式,或沒有真正認識到編制說明的重要性。
其實,標準的編制說明是有章可循的,《浙江省地方標準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九條規定了浙江省地方標準編制說明的格式:項目背景;工作簡況;標準編制原則和確定地方標準主要內容;主要試驗(或驗證)的分析報告、相關技術和經濟影響論證;重大意見分歧的處理依據和結果;預期的社會經濟效益及貫徹實施標準的要求、措施等建議;強制性標準實施的風險評估及對經濟社會發展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設置標準實施過渡期的理由;其他應當說明的事項。
大部分起草人其實是了解有編制說明的格式的,但在標準實際制定過程中,編寫的過程也主要重“形”(編制說明的格式)而輕“神”(標準主要技術內容的依據)。編制說明是標準制定的一部分,它伴隨著標準文本的每一稿,編制說明是對標準制定過程及標準的說明,原則上,在標準文本完成的情況下,編制說明自然而然就會形成,而在實際編寫過程中,編制說明往往比較空洞。
針對這一情況,筆者根據多年參與浙江省省級地方標準審查的情況,提出編制說明應包括的內容,供標準起草人參考。
主要包括標準中涵蓋的產品或技術全省產業現狀、國內外現行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情況。①產業現狀。應具體闡述產品或技術在全省分布和應用的情況。②與國內外現行相關法律的關系。應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避免與法律法規、相關標準之間出現矛盾,給標準的實施造成困難。③與現行國內外標準的關系。如在國外有類似標準,依據國外先進標準與我國生產水平之間的差異,考慮采標的可能性,同時解釋與相關標準的協調性;如已有類似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描述與已有標準的差異。
項目背景的編寫并不難,在標準立項申請時,項目背景是重中之重,因為直接關系到標準能否立項。許多起草單位在這部分描述時,一般只描述本區域內的情況,往往忽略了產品或技術在全省的分布情況。省級地方標準代表的是全省的水平,產品或技術應在全省的大部分地區已覆蓋,具有普遍性。在描述與現有標準的關系時,起草單位大部分是避而不談,或是寥寥幾語。如果已有類似的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應具體描述起草的標準與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區別,在哪些方面是對國家或行業標準的細化,哪些方面是填補了國家和行業標準的空白,或者在哪些方面對國家和行業標準的技術部分進行了改進和提高等。
工作簡況主要包括任務來源、協作單位、主要工作過程、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①任務來源。應說明標準的提出單位,編制標準的文件依據及規定時限、計劃項目代號、標準的名稱等。如標準名稱有改動時,應具體闡述理由。②協作單位。應寫明除第一起草單位以外的單位名稱。③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具體描述主要起草人和具體分工,責任到人。④主要工作過程。說明“三稿”即征求意見稿、送審稿、報批稿的情況。從標準的起草階段開始包括調研、驗證等情況,到征求意見階段的征求意見情況,包括征求的單位和反饋的意見、采納情況等。送審階段的情況,包括主管廳局與標準化主管單位的初審情況,標準審評會的概況等;報批階段主要描述審評會后標準的修改情況,以及修改后的報批情況等。
在這部分,主要工作工程應包括標準起草到報批結束的各個階段的情況,特別應注意的是征求意見階段的征求意見情況,征求反饋意見應不少于10家單位,對于專家提出的意見不采納的情況,應具體說明。標準起草者在編制說明里經常忽略征求意見的采納情況,認為已有專門的專家意見匯總表,在表中已羅列了對專家意見的采納情況。出現這種情況,其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對于不采納情況的概述在編制說明里還是十分必要的,主要考慮到不采納專家意見的理由在意見匯總中未能充分體現,而在編制說明里可以充分展開描述。
編制原則。是起草標準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比如科學性、實用性、操作性、規范性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闡述。
確定地方標準主要內容的依據。這是對技術性問題的詳細解釋,如技術指標、參數、公式、性能要求、試驗方法確定的依據。依據可為上層標準直接引用,或是比較國內外相關標準后取得,或是權威書籍的引用,或是成熟的經驗總結。
修訂的標準。還應列出和原標準的主要差異情況。
在這一部分,標準起草單位很容易只寫標準的主要內容,而忽略了確定內容的依據,或依據寫得很籠統、很含糊。這部分是編制說明乃至標準核心的內容,應盡可能全面詳細。依據在引用的過程中應選取權威的資料。
在標準中涉及理論分析與操作試驗提出的新方法時,應附驗證試驗報告。
如在征求意見和審評過程中出現重大意見分歧時,應寫明處理的結果和處理的依據。
應寫明標準發布后可能帶來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提出貫徹實施標準需要做的準備,需要編制的配套資料、宣貫標準的建議等。
在省級地方標準,強制性標準占比非常小,但是一旦實施就必須執行,因此對社會影響比較大,需要做標準實施風險評估。同時,新舊標準替代之間或新標準實施之前,應給使用者一定的緩沖期,因此需要設置過渡期。起草者應闡述建議設置過渡期的理由及時間。
以上只是對編制說明一般情況應包含的內容的概況說明,具體到每項標準,還應根據不同情況進行不同的描述。標準起草者應認真編寫編制說明,這樣才能使編制說明充分發揮它應有的作用,與標準相配套。
[1] 吳為.怎樣編寫標準的《編制說明》[J].國防技術基礎,2001(4):34-35.
[2] 查奕.形神兼顧寫好標準的《編制說明》[J].數字與縮微影像,2011(1):13-14.
(責任編輯:高 峻)
G 232
A
0528?9017(2015)11?1712?02
文獻著錄格式:姚晗珺.淺談標準的編制說明[J].浙江農業科學,2015,56(11):1712-171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1104
2015?09?15
姚晗珺(1981-),女,浙江嵊州人,副研究員,主要從事農業標準化的研究工作。E?mail:duzie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