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香花 左學榮 李玉權 馬麗霞
(吉林省腫瘤醫院內一科,吉林 長春 130012)
?
血清C-反應蛋白在肺癌TNM分期中的臨床意義及其與纖維蛋白原及D-二聚體聯合檢測評估化療效果的應用價值
張香花左學榮李玉權馬麗霞
(吉林省腫瘤醫院內一科,吉林長春130012)
摘要〔〕目的探討C-反應蛋白(CRP)測定在肺癌患者中的意義。方法選擇該醫院肺癌患者60例,均經病理組織學或者細胞學檢查確診,曾接受過1個周期以上的化療。分析化療前血清CRP水平與性別、吸煙、肺癌組織類型、腫瘤大小、淋巴轉移分期、結外臟器轉移、纖維蛋白原及 D-二聚體(D-D)的相關性,比較化療前后CRP水平的變化及其與纖維蛋白原及D-D變化的相關性。觀察患者在化療前后取靜脈血分離血清,采用電化學發光法檢測CRP水平。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纖維蛋白原及D-D水平性。結果化療前血清CRP水平與性別、吸煙狀態、肺癌組織類型、有無結外臟器轉移均無明顯相關性(P>0.05)。與腫瘤大小、淋巴轉移分期、纖維蛋白原及D-二聚體水平有相關性(P<0.05)。化療前后血清CRP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化療前后CRP變化與纖維蛋白原及D-D變化有明顯相關性(P<0.001)。結論血清中CRP水平與腫瘤大小及淋巴結轉移分期密切相關,化療前對CRP 進行檢測可作為判斷腫瘤大小及肺癌淋巴結轉移的一個指標,肺癌患者實施血清CRP與纖維蛋白原、D-D聯合檢測,有助于評估肺癌化療效果。
關鍵詞〔〕肺癌;C-反應蛋白;淋巴轉移分期;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
第一作者:張香花(1980-),女,主治醫師,博士,主要從事肺癌研究。
C-反應蛋白(CRP)在肝細胞中合成,被循環中的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和IL-1等上調表達,而這些炎性細胞因子的水平又與腫瘤的生物學行為密切相關〔1,2〕。血清CRP水平可能與腫瘤的惡性程度有關,成為預測肺癌惡性程度的指標之一〔3〕。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轉移以及復發與血液的高凝狀態有密切關系,惡性腫瘤患者體內多存在明顯的高凝狀態〔4〕。CRP、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D-D)的升高均可成為腫瘤發展的危險因素。本文旨在探討CRP在肺癌患者TNM分期中的測定意義及聯合檢測血清CRP、纖維蛋白原、D-D在評估肺癌化療效果中的臨床意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肺癌患者60例,均經病理組織學或者細胞學檢查確診,曾接受過1個周期以上的化療。男29例,女31例;年齡35~77歲,平均(58.8±9.1)歲;吸煙患者39例,不吸煙患者21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38例,小細胞未分化肺癌22例;腫瘤直徑<5 cm 37例,≥5 cm患者23例;淋巴結轉移分期N0患者13例,N1~2患者32例,N3患者15例;無結外臟器轉移患者28例,有結外臟器轉移患者32例。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
1.2方法患者在化療前后分別取靜脈血分離血清,采用電化學發光法檢測CRP水平。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患者纖維蛋白原和D-D水平。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t檢驗和Pearson線性相關分析。
2結果
2.1化療前血清CRP水平與各因素的相關性分析化療前血清CRP水平與性別(r=-0.126)、吸煙狀態(r=0.229)、肺癌組織類型(r=0.087)及有無結外臟器轉移(r=0.151)均無明顯相關性(P>0.05)。與腫瘤大小(r=0.418)、淋巴轉移分期(r=0.582)、纖維蛋白原水平(r=0.729)及D-D水平 (r=0.676)具有相關性(P<0.05)。
2.2不同腫瘤大小、淋巴分期患者CRP水平比較腫瘤大小越大其CRP水平增高(P<0.05),≥5 cm的CRP水平為(36.11±10.52)mg/L,<5 cm的為(9.61±3.23)mg/L。化療前淋巴轉移分期越高其CRP水平越高(P<0.01)。其中N0~1期CRP為(1.16±0.71)mg/L,N2期為(10.57±2.42)mg/L,N3期為(27.24±10.2)mg/L。化療后CRP水平〔(6.06±2.56)mg/L〕明顯低于化療前〔(13.50±4.71)mg/L〕(P<0.05)。
2.3化療前后CRP水平與纖維蛋白原和D-D變化的相關性化療前后血清CRP水平與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變化具有明顯相關性(r=0.877,0.814,均P=0.000)。
3討論
CRP 是環狀均質性分子,在肝細胞中合成,是一種經典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具有激活補體和促進粒細胞及巨噬細胞功能的作用〔1〕,在機體發生損傷、急性炎癥、腫瘤等時其在血清中水平常升高,CRP水平與肺癌惡性程度有一定的關系,甚至認為可以作為腫瘤分期的指標〔5~7〕。D-D是纖維蛋白單體經活化因子Ⅷ交聯后再經纖維蛋白溶解酶水解所產生的一種特異性降解產物,來源于纖維蛋白溶解酶溶解的交聯纖維蛋白凝塊,是反映纖維蛋白溶解功能的特異性標志物,多種疾病都會引起其水平升高。腫瘤細胞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血液流變學,使大多數患者出現凝血和纖溶異常〔8〕。纖維蛋白原是存在于血漿中的應激蛋白,由肝臟合成,其含量升高是機體的一種特異性反應。纖維蛋白原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長期反復感染,導致血管內皮損傷,激活機體凝血系統,繼而出現凝血功能亢進,是血漿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為腫瘤細胞黏附分子的配體,在腫瘤轉移中起重要作用〔9〕。
本研究表明,不同腫瘤大小及不同淋巴分期的肺癌患者CRP水平不同,腫瘤越大,CRP水平也越高;淋巴分期越高CRP水平越高。提示化療前血清CRP水平與肺癌淋巴的轉移能力有一定的相關性。另外,在化療前后對肺癌患者血清CRP水平進行測定,有助于判斷化療療效。
參考文獻4
1魯然.C-反應蛋白在臨床檢驗中的意義〔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3;3(6):834-5.
2戴越剛.C-反應蛋白金標快速定量測定在腫瘤患者中的應用〔J〕.上海醫學檢驗雜志,2002;17(3):184-5.
3張挺麗.肺癌患者C反應蛋白水平測定的臨床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0):49.
4家增.止血異常與惡性腫瘤〔J〕.血栓與止血雜志,2006;12(2):88-9.
5程玉萍,華川.C-反應蛋白測定在腫瘤中的臨床應用〔J〕.華北國防醫藥,2005;17(3):202-3.
6蔣萍,陶家駒.C-反應蛋白與呼吸系統疾病〔J〕.中華醫學雜志,2007;87(9):646-7.
7Lee JG,Cho BC,Bae MK,etal.Preoperative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tumor size and lymphovascular invasion in resec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Lung Cancer,2009;63(1):106-10.
8嚴廣東,張穩柱,李自成.D-二聚體檢測的臨床應用新進展〔J〕.醫學綜述,2014;20(4):627-30.
9費鮮明,潘建平.肺癌患者血液高凝狀態的臨床意義〔J〕.浙江預防醫學,2008;20(11):10-2.
〔2014-11-04修回〕
(編輯滕欣航)
通訊作者:馬麗霞(1968-),女,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腫瘤研究。
中圖分類號〔〕R7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21-6135-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2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