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永軍
(北京普天盛道企業策劃有限公司)
要為難中國嬰幼兒奶粉的監管部門,你就給他提問:“中國市場上有多少個嬰幼兒奶粉的品牌?”
呵呵,他一定不知道!
為什么呢?
因為中國的嬰幼兒奶粉品牌太多了,每天都有新生的,每天也都有死亡的,還有一些變成了僵尸品牌(大約半年生產一次,銷量很小)。這就怪了,為什么這個市場是這樣呢?
答案很簡單,中國食品市場很少有行業銷售額近千億元卻毛利超過40%的市場,可是奶粉市場800 億元左右,毛利卻在50%以上。
有利益支撐,誰不想在這里淘淘金,所以國內外都擠破了腦袋,要在奶粉這個蛋糕上切一塊,因此就出現了成百上千的品牌。
至于到底有多少?
普天盛道曾經統計過,將主品牌和副品牌統計起來,包括羊奶粉在內,估計有2500個獨立品牌(產品品系)以上,至于還有多少個漏網之魚,就無法估計了。
對于價格戰會不會來的問題,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價格戰已經來了。
根據普天盛道的研究和筆者的定性估計,中國奶粉市場的價格戰經過半年多的醞釀,正在從隱性走向顯性。
導火索已經燒了半年了,但是炸藥包并沒有爆炸,原因在哪里呢?核心還是全行業對高價高投模式的隱憂。
大多數企業是多品牌運作模式,有的企業品牌數量達到了上百個,甚至更多。一旦價格戰的炸藥包爆破,就會將他們過去六七年間100~400 元終端價格建立的品牌矩陣徹底打亂,這意味著原來的這種模式會直接失效。而很多企業的多品牌也是全國性操作,甚至是同一渠道操作,那么就意味著經銷市場變得混亂,這就會將市場拱手讓給競爭對手。
因此,很多企業就需要重新搭建品牌戰略,甚至要從整個企業戰略上重新大調整。
那么,如此混亂的競爭之中,又留給企業多少調整的機會和時間呢?
中國市場能容納多少個品牌?
在2013年,有人給高層說能容納5~8個。現在看來是個笑話。因為當時還有謠言說,這個論斷導致很多省部級領導去相關部門公關,最終保留了30~50個。我相信這些說法都是謠言。
普天盛道研究中國奶粉市場已有12年,我們認為,按照中國市場的消費層級和數量,以及中國的城鄉結合和區域消費不均衡的特點,中國奶粉市場5年內,品牌容納量應該在100~200個(包括副品牌)。
5年后呢?
按照家電業發展的規律來看,一旦毛利降低到20%以下,就會有大批的品牌瞬間休克死亡。因此,此種情況若降臨到奶粉行業,那么中國奶粉90%的銷量可能會集中到前50個品牌之中(包括副品牌)。
從這個角度看,這一輪價格戰如果一旦爆發,死亡1000個品牌可能是保守估計,可能還要將數百個品牌打成僵尸品牌。看來,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的深度整合為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