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梅
神經內科老年患者醫院獲得性肺炎危險因素的研究探討
張紅梅
目的探討神經內科老年患者醫院獲得性肺炎危險因素。方法研究對象選取115例老年患者,根據是否發生醫院獲得性肺炎分組,其中未發生醫院獲得性肺炎的85例患者作為對照組,發生醫院獲得性肺炎的30例患者作為試驗組。對比2組患者性別、年齡、體質量、是否有吸煙史等方面的差異。結果對照組男女性別比1.30∶1,平均年齡(65.4±4.7)歲,平均體質量(64.25±5.56)kg,既往有吸煙史11.76%。試驗組男女性別比1.30∶1,平均年齡(73.2±10.1)歲,平均體質量(59.24±9.36)kg,既往有吸煙史53.33%。與對照組相比較,試驗組患者年齡較大、體質量較輕,有吸煙史者較多,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性別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神經內科老年患者醫院獲得性肺炎危險因素包括高齡、低體質量、吸煙史,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應將此類患者作為醫院獲得性肺炎的重點預防對象。
醫院獲得性肺炎;神經內科;老年患者;危險因素
醫院獲得性肺炎是神經內科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并發癥之一,患者入院時未發生肺炎,也不處于感染潛伏期,屬于院內感染的范疇。醫院獲得性肺炎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還可能加重神經內科原發疾病的病情,對患者的預后產生不利的影響,在臨床工作中應重視預防和治療[1]。對于神經內科老年患者而言,多數病情危重,如住院期間發生醫院獲得性肺炎可能影響原發疾病的治療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本研究分析了神經內科老年患者醫院獲得性肺炎危險因素,以便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注意預防,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新鄉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收治的老年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是否發生醫院獲得性肺炎分組,其中未發生醫院獲得性肺炎的85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腦出血26例、腦梗死34例、腦膜炎6例、癲癇9例、脊髓病變10例。
發生醫院獲得性肺炎的30例患者作為試驗組,其中腦出血10例、腦梗死13例、腦膜炎2例、癲癇3例、脊髓病變2例。
1.2 判斷標準 入院時無肺部感染征象,住院期間出現高熱、咳嗽、咳痰、喘息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聽診可聞及肺部啰音,實驗室檢查結果提示白細胞計數增高,胸部X線片提示陽性發現。連續2次痰培養結果為同一病原菌者確定為感染病原菌,確診為醫院獲得性肺炎[3]。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男48例,女37例;年齡60~75歲,平均(65.4±4.7)歲;體質量 54~80 kg,平均(64.25±5.56)kg;神經內科疾病包括腦出血26例、腦梗死34例、腦膜炎6例、癲癇9例、脊髓病變10例;既往有吸煙史10例。
發生醫院獲得性肺炎的30例患者作為試驗組,男17例,女 13例;年齡 61~87歲,平均(73.2±10.1)歲;體質量49~74 kg,平均(59.24±9.36)kg;神經內科疾病包括腦出血10例、腦梗死13例、腦膜炎2例、癲癇3例、脊髓病變2例;既往有吸煙史16例。
與對照組相比較,試驗組患者年齡較大、體質量較輕,有吸煙史者較多,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性別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患者性別比、年齡、體質量、有無吸煙史比較
神經內科危重患者多,老年患者多,具有疾病起病急驟、患者機體抵抗力差等特點,如不注意醫院感染的預防管理,極易發生醫院感染。因此對神經內科老年患者做好醫院感染尤其是醫院獲得性肺炎的預防,對于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4]。多數神經內科老年患者由于原發疾病的影響,多伴有意識障礙、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減弱或消失等問題,在進食、飲水時易出現吞咽困難、嗆咳等問題,導致食物、水等誤入氣道[5]。在因顱內壓增高而出現嘔吐癥狀時,發生誤吸的風險較大。神經內科危重患者常需要長時間臥床休息,導致肺功能下降,肺活量降低,肺底部肺泡膨脹不全,易發生墜積性肺炎等并發癥[6]。神經內科危重患者在救治過程中常需要接受氣管插管、氣管切開機械通氣等侵入性操作,增加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風險。臨床研究證實,一旦進行氣管插管、氣管切開機械通氣等操作,發生醫院獲得性肺炎的風險幾乎高達100%[7]。部分老年患者本身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慢性肺部疾病,或因既往有長期吸煙史等問題而導致其肺功能較差,加之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細菌易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細胞發生定植,致病微生物以革蘭陰性菌較多見,其次是革蘭陽性菌、鮑曼不動桿菌等條件致病菌,使得神經內科老年患者發生醫院獲得性肺炎的風險大大增加[8]。
醫院獲得性肺炎發生后患者出現中低度發熱、咳嗽、咳痰、心率增快、精神萎靡、乏力、食欲減退等癥狀,不僅使原有神經內科疾病病情加重,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呼吸困難、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礙、死亡等嚴重不良后果[9]。老年患者機體各器官、各系統的生理功能發生衰退,機體常處于營養不良狀況,并伴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種合并癥,對抗生素等藥物治療的敏感度低,一旦發生醫院獲得性肺炎后臨床治療較青壯年更加棘手,抗感染治療的效果不如青壯年明顯,預后往往不佳。加之近年來由于抗生素濫用等原因,導致耐藥菌株大量形成,肺部感染后的控制效果不盡如人意[10]。因此在神經內科臨床工作中應重視預防醫院獲得性肺炎,尤其應將老年患者作為重點預防對象[11]。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應重視建立健全神經內科病房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強調以預防為主的原則,做好醫院感染監控工作,保證醫院感染預防工作落到實處。
本研究結果顯示,神經內科中發生醫院獲得性肺炎的老年患者年齡普遍大于未發生醫院獲得性肺炎者,這一結果提示,年齡越大,發生醫院獲得性肺炎的風險越高。發生醫院獲得性肺炎的老年患者體質量明顯輕于未發生醫院獲得性肺炎者,這一結果提示,體質量越低,發生醫院獲得性肺炎的風險越高。發生醫院獲得性肺炎的老年患者有吸煙史者比例大于未發生醫院獲得性肺炎者,這一結果提示,有吸煙史者發生醫院獲得性肺炎的風險越高。發生醫院獲得性肺炎的老年患者男女性別比與未發生醫院獲得性肺炎者相仿,這一結果提示發生醫院獲得性肺炎的風險與性別無關。
綜上所述,神經內科老年患者醫院獲得性肺炎危險因素包括高齡、低體質量、吸煙史,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應將此類患者作為醫院獲得性肺炎的重點預防對象。
[1] 黃宇.淺析引起神經內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2):134-135.
[2] 夏烈新,冉文,陳立銘,等.神經疾病并發醫院獲得性肺炎的危險因素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9):1684-1685.
[3] 張小麗,靳榕,郭健.神經內科患者醫院獲得性肺炎的臨床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8(11):1400-1401.
[4] 沈慧凝.神經內科老年患者醫院獲得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9(26):112-113.
[5] 馮為菊,李玉梅,張小莉,等.神經內科老年患者醫院獲得性肺炎危險因素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9):36-39.
[6] 呂曉強,唐從峰,陳國華.神經內科重癥監護室醫院獲得性肺炎病原菌分析及防治對策[J].卒中與神經疾病,2011,18(1):43-45.
[7] 林立文,劉真秀,任平,等.神經科重癥監護病房醫院獲得性感染危險因素及護理干預[J].全科護理,2010,8(27):2464-2465.
[8] 丁愛玉,馬曰海.腦梗死患者醫院獲得性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與護理干預[J].中外健康文摘,2013,2(24):19-20.
[9] 杜麗萍,劉亞新,吳強愛,等.腦梗死患者醫院獲得性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與護理干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3):2721-2723.
[10] 韓書芝,梁潔.神經內科住院患者醫院感染原因及預見性護理對策探討[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22):35,63.
[11] 謝碧瑤.腦卒中合并醫院獲得性肺炎相關因素及護理[J].當代醫學,2010,16(2):26-2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1.057
河南 453003 新鄉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內二科(張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