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前提和基礎,特別對于現代農業來講,機械化作業的重要性更為突出。近年來,我國農業的機械化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前景大好。但橫向比較,我國的農業機械化程度還落后于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本文對影響農機化發展的幾個因素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生產經營;科研
中圖分類號: S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18-41-1
1 農業機械工業落后于發達國家
以金屬、木材等為原料,通過機械加工為農業提供機器設備的工業生產部門是機器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致可分為耕作機械制造、收獲機械制造、排灌機械制造、植物保護機械制造、運輸工具制造、農副產品加工機械制造、畜牧業機械制造及漁業機械制造等等。它們如果落后,那么農業機械化程度必然落后,它們先進,農業機械化程度必然先進。
2 農機“三化”對農業機械化的影響
所謂農機“三化”,即農業機械產品的標準化、農業機械產品通用化、農業機械產品系列化。農業機械產品標準化是對農業機械產品的品種、規格、質量、零部件通用等方面規定統一的技術標準。現在還有很多農機產品沒能實現標準化,品種還比較雜亂,勢必影響到農業機械化程度。農機通用化是指在同一類型、不同規格或不同類型的產品中、部分零部件規格相同、可以互換、通用,并最大限度的擴大同一部件使用范圍,變一件一用為一件多用。通用化是標準化的初級階段,通用件的數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也就意味著標準化的實現。系列化也是標準化內容之一。所謂系列化是指農機產品的設計和制造要求同一類型不同規格的產品,其主要參數按照一定規律排成一個系列,也就是對規格復雜、用途相同的農機產品加以篩選、定型、歸類、排列,使之構成一個完整系列。實行農機“三化”,能夠縮減產品品種,簡化產品設計過程,加快生產準備工作,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加快農機產品更新速度,這對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有很大推動作用。
3 生產經營不夠規模,從而影響農業機械化發展
農業生產具有較強的季節性,在空間上也具有較大的分散性,所以,對勞動力的需求也有很大的不穩定性。農村的土地面積乃至可耕地面積存在有限性。如果農村勞動力大量存在,或者受其他條件影響使勞動力轉移不夠充分,勢必造成土地的分散經營,耕地面積因人口增長而越分越細。從而影響農業機械化程度。目前,農村經濟發展很快,生產力不斷提高,如果土地經營規模不發生大的改變,就無法實現農業生產的規模效益。而小規模農業生產成本不斷增加。當農民不賺錢或賺錢少時,他們就會放棄耕地。糧食生產就會減少,糧食安全也會受到影響,也會直接影響到農業機械化程度。
4 基層農機技術推廣工作開展的好壞關乎農業機械化程度
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在農業生產及農業機械化進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基層的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開展的如何,會直接關系到糧食產量、糧食安全,關系到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和生態環境的改善,更關系到農業機械化發展之狀況。所以要格外重視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通過政府重視、政策扶持、建立一支技術過硬、作風頑強、高素質的推廣員隊伍。利用現代的技術手段通過宣傳、培訓把先進的農機技術貫徹到農民當中去,從而推動農業機械化進程。
5 農機科研對農業機械化發展同樣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農業機械的開發、研制要面向農村的實際情況選擇課題,并通過市場,迅速將開發研制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從而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速度。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新的戶籍制度的公布及實施后,農村人口會大量流入城市,變為永久城市居民,從而加快土地的集約經營,這也對農業機械化進程起著助力作用。另外,我國中央財政對農機購置補貼力度不斷加大,從最初的7000萬元大幅增加到2013年的217.5億元,補貼購置各類農業機械約594萬臺(套),受益農戶達382萬戶,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50%以上。而且根據中央1號文件精神,2014年中央財政將繼續加大農機購置補貼力度,這就進一步加快了農業機械化的步伐。
伴著社會不斷向前發展,技術不斷創新,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從而達到一個更加理想的水平,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的富強,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王圖展.我國農業機械化進程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農機化研究,2009,(05).
[2] 盧秉福,張祖立,朱明,陳卓君,呂小蓮.農業機械化發展關鍵影響因素的辨識與分析[J].農業工程學報,2008,(11).
[3] 李曼,桑永英,崔和瑞.淺議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及相關問題[J].中國農機化,2006,(01).
[4] 杜江,王雅鵬.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影響因素分析[J].農業經濟,2005,(03).
作者簡介:朱廣森,中專學歷,公主嶺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總站,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機化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