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群
山東萬杰醫學院醫學系,山東淄博 255213
進入21 世紀以來,我國民辦高等教育事業蓬勃發展,高校大規模擴招,而生源卻在逐年下降,不可避免地造成生源質量逐年下降。而受影響最大的是處在招生最底端的民辦高校。以該校2010年新入學的學生為例,理科生總分最底只有190 分,按五門功課算,平均每門不足40 分。如果不充分考慮目前學情的變化,不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上進行改革就勢必會出現大量學生厭學、逃課,大面積考試不及格的局面。面對這種嚴峻形勢,學校領導和教務部門及時提出了有關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考核方式的教學三項改革。如何進行教學改革,如何做好教學改革,筆者不揣淺陋,談點不成熟的看法。
通過組織學習、反復論證,使全體教師都能真正認識到我校臨床醫學專科的培養目標是為農村基層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應用型醫學人才,而非知識型、學術型、研究型的醫學人才,徹底轉變觀念,不再用教本科生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模式來教專科學生,讓因材施教,因需培養人才真正落到實處。同時還面向廣大學生(特別是專科學生)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對教學方法、課程設置、教學內容、以及考核方式的看法和意見,并在此基礎上充分討論、分析提出改革方案。
首先從教學大綱的修訂入手。我校現行的專科教學大綱大多數沿用兄弟院校的教學大綱或在此基礎上簡單編輯而成,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本科教學大綱的一個壓縮版,沒有參照現階段學情、教情的改變及本校的實際情況,因而存在很大弊端。從教學內容上看,脫離了目前臨床醫學發展變化的實際(疾病種類、嚴重程度、影響范圍等);從教學目標上看,脫離了生源質量不斷下滑,學生文化素質、知識水平偏低、求知欲望不強、學習積極性不高(特別是民辦類高校)的現狀;從培養目標上看脫離了我校臨床醫學專科是培養能在農村基層社區醫療衛生機構開展最基本醫療服務人材。建議將編寫符合該校目前教學狀況的教學大綱做為教研課題,嚴格把關審定,合格的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提高廣大教師的編寫積極性。打破傳統的按教材按部就班逐一講解的模式,在認真分析、研究、理解教材的基礎上,結合臨床醫學實踐需要,把與臨床聯系緊密的重點內容結合疾病發病機理及臨床表現講深講透,突出臨床知識的綜合應用,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上遵循四個“有利于”原則:有利于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地位的發揮;有利于體現學科特點與培訓目標的實施;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與臨床思維能力;有利于發揮教與學雙方的個性潛質與創新精神[1]。以臨床需要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任務引領,采用探究式、PBL、CBL 等先進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強化課堂教學質量[2],特別在臨床實踐教學中,創建教師做中教、學生做中學、學中做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突出解決教學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努力培養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思維能力和醫患溝通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①打鐵先得自身硬,要做好教學方法的改革首先要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特別是臨床醫學專業的教師,如果沒有一定的臨床實踐經驗,很難做到從臨床實際出發把課講好講生動講得恰到好處。因此要加強臨床教課教師專業技能的培訓,可采用送出去請進來和在職學習等方式,使我校的年輕教師迅速成長。
②教學方法的改革要在認真分析學情的前提下進行。我校目前的在校生特別是專科學生以90 后為主,大多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把握不當,學習主動性不夠,喜歡聽典型案例分析,接受相對直觀的知識,不喜歡枯躁的理論講述,缺乏主動鉆研的刻苦精神等特點。在教學方法的改革上要注意切合90 后學生的特點,注意避免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多采用啟發式、案例式、情景式的教學方法,盡量做到上一次課讓學生感到有一份收獲,有一種成就感,才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③大力加強臨床應用能力的培養力度[3]。不單單是課時的增加,同時要對現有實訓項目進行全面梳理,增加臨床實用性強并且在現階段有能力完成的專業實訓項目,同時提高帶教老師的專業水平。只有這樣才能讓培養應用型人材的口號真正落到實處,也讓學生切身體會到這樣的專業訓練到底有什么用,對將來的就業和工作有什么好處。只有明確了學習目的,才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才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在教學中我們也發現學生對動手類的實驗項目學習積極性明顯增高,對于那些實用價值不高、操作難度偏大、掌握起來較困難的項目(如一些基礎醫學的實驗項目、非臨床醫學類專業的診斷學實訓項目等)則應該縮減。
④針對不同專業的特點及臨床需要,適當減少課程內容,降低難度[4]。必須開的課程,如解剖學應按專業進行內容及難易程度的設置(而不僅僅只是學時多少的區分),非臨床醫學專業只講簡單的人體解剖就行,至于哪條血管的走行,哪條肌肉的起止等內容,學了也用不上,只能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導致很大一部分學生因難生畏,因畏而厭;還有外科學,對于非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只需知道外科疾病的診斷、簡單處置及哪些情況應該進行手術治療(或叫手術適應癥),至于如何進行手術,就不必要講(或不必要精講)。即使是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手術學也只需點到為止,因為我們所培養的專科學生絕大部分進不了大醫院,沒有給病人進行手術治療的機會,就是個別有手術機會的也還需要進一步地學習深造,現在就要求學生掌握手術方法為時過早,也沒有必要,其他課程也是如此。
⑤因材施教。可以通過增加限定選修課的范圍,解決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問題,比如將臨床醫學專業的英語和護理基本技術都設為限定選修課,臨床醫學專科生中有專升本意愿的學生,可以選英語,而沒有專升本意愿準備在畢業后從事基層(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工作的學生就可以選護理基本技術。另外在必修課的教學內容上也可以嘗試分為必修內容和選修內容,考試時試卷上也可以設置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給附加分),這樣既可以提高考試合格率,也可以滿足部分學習好的學生想得高分的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改變原有一紙定成績的考核評價方法,變總結式考核為過程考核[5],將課堂提問、出勤、作業批改、實驗考核、期中考試等按一定比例納入總成績,全面體現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水平。
畢業考核采用實踐操作和理論知識相結合的方式實施多站式考核,全面客觀地考察學生對專業知識和臨床技能的掌握。考核內容和標準參照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大綱和考試要求篩選制定,為學生畢業后通過醫師考試奠定堅實的基礎。
[1]賈景磊,張建林,紀強.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現代醫用影像學,2006,1(6):275-276.
[2]周袁申,李婷,郭力恒.淺談醫學生教育教學方法改革[J].大學教育,2015(1):163-165.
[3]李昆太,程新.制藥工程專業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探究[J].大學教學,2013(1)116.
[4]郭連,徐躍,賴登祥,等.關于提高臨床教學質量的探討[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20):1674-1675.
[5]孫敏.高職院校課程考核改革與探索[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3,15(11):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