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金
沈陽市骨科醫院藥劑科,遼寧沈陽 110044
我國醫院藥學工作大概可分為3個階段:①保障藥品供應階段。這個階段制藥產業不發達,藥品短缺,醫院藥房的主要職能就是保證臨床用藥,醫院藥學工作的核心就是藥品的采購、保管和調劑。②臨床藥學階段。改革開放后,我國制藥行業快速發展,國外藥品也大量涌入,藥品供應充足而豐富,藥學從業人員業務素質提高,有很多人員臨床藥學專業,大量專業設備儀器的使用等,這些都使醫院藥學工作向臨床藥學方向發展。現在我國醫院藥學工作大部分都處在臨床藥學階段,國家也規定大型醫院必須配備臨床藥師。③就是藥學服務階段。在這個階段,藥師以病人為中心,提供全面藥學信息和知識服務,同時更加注重人文關懷,具有很強的社會屬性。我國一些大型醫院已經開始展開藥學服務工作。
從醫院藥學的發展過程看,可以將過程分為藥品調配、臨床藥學和藥學服務3個階段,但實際上它們是醫院藥學工作密不可分的3個重要方面。只是受到技術水平、社會發展水平和服務意識的限制,在不同年代的表現出的側重點不同。隨著制藥產業的快速發展、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醫藥工作者服務意識的增強和患者服務要求的提高,醫院藥學的工作重點轉向藥學服務是必然。在歐美等醫院藥學發達國家,藥學服務工作已趨向成熟,我國的藥學服務工作也將快速發展。
醫院藥學部門通常是藥學部或藥劑科,藥學工作是通過它們來實現的。現在醫院藥學部門的主要業務科室是藥房,包括門診藥房和住院藥房。其中門診藥房的絕大部分業務都能被社會零售藥房替代,在國家逐步取消醫院藥品加成的情況下,保留門診藥房意義不大,將來會成為醫院的負擔。同時將醫院藥師當社會藥店的售貨員用,也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住院病房的住院工作也是向病房醫護人員調劑藥品,參與臨床的機會很少,藥師的價值并未體現[1]。
據統計,藥品收入占醫院總收入的50%~80%,藥品收入占比過高[2]。如果以藥養醫的模式不破除,醫療體系其他環節的價值就不能夠被體現。醫院現在的掛號費很低,它包括了患者在醫院的整個就醫流程發生的人工費用,而事實上掛號費被視為醫生的診查費,也就是說如果患者用藥,那藥師的藥事服務費就是零。如果只靠這些收入醫院無法維持。但醫院要生存、要發展就得從其他環節增加收入,如藥品、器械、耗材、檢查費等,而藥品收入又是其中的大頭。
許多醫院藥學部門都設置了臨床藥學,國家在制度上也有相關的規定。但臨床藥學的開展卻是困難重重,首先臨床藥學基礎薄弱,很多醫院開展的時間不長,設施不完備,很難完成藥效評價工作;其次臨床藥學人員經驗不足;最后臨床藥學人員在治療體系中地位不高,由于傳統的重醫輕藥,本來應該處于輔助地位的臨床藥師,變成了醫生的從屬,其意見很難被采納。臨床藥學工作難以真正的下臨床。
醫院藥學部門作為醫院的輔助部門,其從業人員長期不被醫院重視。而在對患者的服務中,自身價值又沒有體現,又不被患者重視。鑒于此,很多藥師工作懈怠,積極性不高,服務意識不強。在網絡和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藥師的服務手段還停留在幾十年前的方式上,同患者缺乏快速有效的溝通方式,缺乏用藥情報收集系統,很難系統有效的掌握患者的病情,難以獲得患者的用藥反饋,難以對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評價。
醫藥分家是大勢所趨,對能夠被社會零售藥房替代的門診藥房,醫院應該及時剝離出去,由社會企業進行托管經營;而住院藥房應該改變原有的工作模式和功能,由傳統的藥品調劑,向臨床藥學、藥學服務模式轉變[3]。
逐步地取消藥品的加成銷售,讓更多的藥品會以零利率銷售。逐步地提高醫生的診察治療費用,提高藥師的藥事服務用等。醫院不再靠銷售藥品生存和發展,而是要靠不斷提高包括藥事服務在內的醫療服務水平來增加收入,來吸引患者,來獲得更好的生存和發展。同時醫院應該把醫療人員的收入同服務水平掛鉤,促進醫療人員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服務技能[4]。這樣不但醫院本身和醫療人員會形成良性活動,患者也會得到更好的服務。
醫院應該給予臨床藥師一定的權限,使其真正在用藥指導上發揮作用。同時還應該加大臨床藥學基礎研究的投入,使其具有完善的藥效評價功能[5],為藥學服務提供基礎保障。
網絡和電子技術的發展,為藥學服務提供了一次良好的契機。遠程醫療服務系統、醫學信息采集系統等一批醫藥服務軟硬件的出現,使實現患者用藥的實時監控、快速的用藥評價成為可能。醫院應該加大在這方面的投入,更好的完善藥學服務。
醫院藥學有了長足的進步,但一些體制、機制的弊端仍然存在,隨著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化,這些弊端終究會被解決,醫院藥學會有非常光明的前景。
[1]李瑩,王仕寶.新醫改下綜合醫院藥房規范化管理及發展方向[M].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1,22(1):14.
[2]史麗麗.藥品供應鏈現狀分析[J].價值工程,2011(11):36.
[3]李連新,付燕霞,張秀梅.門診藥房適應現代醫院發展的實踐與思考[J].人民軍醫,2012(1):8-10.
[4]鄧延飛,桂貞才.21世紀藥房發展趨勢[J].廣西醫學,2011(8):22.
[5]明亮,張聰.淺談醫院藥房管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