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益飛
湖北省浠水縣丁司垱衛生院,湖北黃岡 438200
對公共衛生管理的研究,首先要將重點放在“公共”二字上,公共二字代表了公共衛生管理具有公共性,屬于公益范疇之中。其主要內涵在于,依靠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現存的公共衛生管理現狀、提高公共衛生管理的內部工作人員的專業性和對疾病的認識能力,通過加強對我國地方的公共衛生管理整治,提高我國公共衛生管理的整體水平,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1]。作為政府的一項職能,通過公共衛生管理可以使政府有效的了解當下我國居民的健康狀況以及疾病的發展和預防機制。隨著國家的發展,公共衛生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勢在必行,只有通過完備的公共衛生管理制度體系建立才能夠保證我國公共衛生的整體發展,確保人民群眾的就醫難、看病難等現實問題。
公共衛生管理的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下的產物。隨著和諧社會的建立,公共衛生管理制度的建設也被提到了發展的日程當中,被社會各界逐步重視起來。總的來說,目前我國公共衛生管理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也正是基于這樣的問題,才有了該文對公共衛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的研究。
從當下我國公共衛生管理的發展現狀看,我國農村和城市相比,公共衛生發展情況相差很大,對于農村來說,農村的公共衛生管理問題很難跟上城市發展的腳步。其次,在經費等財政投入上,農民的公共衛生事業也沒有得到很好地重視,公共衛生管理的提升和有效成果多數是針對城市而言。另外,地區性的差異在公共衛生管理上也存在發展上的問題,北上廣等發達城市的公共衛生管理水平就是要比西部等偏遠地區的公共衛生管理水平發達,這都是目前我國公共衛生管理的發展現狀。
農村醫療設施嚴重短缺,在我國人口中農村人口占70%,但卻只能用到不到20%的醫療資源。另外,醫療援助制度也并不是非常的完善。在我國“看病難”、“看病貴”一直都是極為緊張的一個話題[2]。農民自身文化程度有限,為自己帶來高額經濟利益的機會幾乎沒有,加上常年累月的農作,身體變得非常差,而農村當地的醫療水平和設施都是極為有限的,公共衛生管理水平明顯差距相當大。
基礎設施投入的資金來源主要來源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資,對于城市來講,城市的發展空間很大,城市居民收入高,經濟來源廣泛,并不缺乏資金在基礎設施中的投入使用。比較而言,鄉村的發展主要依賴農民的農作物收入,農民收入低不說,連自己的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對于公共衛生管理基礎設施的建設只能是望而卻步,長期已久,城市和農村見的公共衛生管理發展差距越來越大,越來越不協調。
基礎設施的完善對各行各業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公共衛生管理發展更是如此,由于我國的財政支持不足,導致公共衛生管理基礎設施不完善,也是影響我國公共衛生管理體系發展的主要因素[3]。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政府的一舉一動都代表著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相應的政府的行為也要對人民負責。過去我國政府過分看重現代化建設水平的高低,國家財政支出大部分用在了經濟發展和建設的完善,間接造成了公共衛生管理體系建設的缺失。因此,針對公共衛生管理建設存在的缺失,政府更應該看清現狀,從現代化建設中抽離出部分管理精力來投入到公共衛生管理基礎設施建設上。
從目前我國各地的公共衛生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看,盡管北上廣等城市的公共衛生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和道德素質較高,但是整體看我國目前公共衛生管理的工作人員專業素質有限,缺少強有力的公共衛生管理人才。一方面,導致專業認識不足在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對策措施時存在一定的弊端;另一方面,缺少專業的管理人員也會導致,公共衛生管理工作人員對工作內容的不重視,二者共同作用,很難使公共衛生管理得到有效的發展。
另外,從目前看,不僅僅是我國,西方國家的公共衛生管理體系中對醫療資源和基礎設施的資金支持主要來源于政府的財政指出,但是我國人口眾多,社會中需要財政支出建立的事業方方面面,很難顧及完整的公共衛生管理體系建立和發展,因此,公共衛生管理體系建立存在一定缺失。
具體的來說,公共衛生管理職能是在政府公共職能之內的,是需要通過國家的財政支出才能實現的。所以,政府在這中間擁有不能取代的地位。政府通過科學的財政投入會使公共衛生管理實現均等化的可能,因此,政府自身應確立其本身的主導地位,并學會靈活的運用這種地位與作用,依照城鄉間確實存在的差距、做好前期調研和準備工作,并在這些因素的基礎上制定相關的發展戰略[4]。努力在增強公共衛生管理均等化的過程中保持科學發展觀念、公允性和客觀性,提升政府在公共衛生管理服務方面的職能。另外政府也應該健全完善在政務信息化領域管理制度和方針政策出臺,加緊實現公共衛生管理服務在城市化進程中的速度和質量。
績效評價體系作為一種能夠起到有效約束的系統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到了我國的各個領域當中。公共衛生管理作為在我國有這特殊地位的公共部門就更應該如此,制定這樣的績效評價體系不僅能夠使政府提高辦事效率和方法,還為公共衛生管理部門建立公共衛生管理服務的多元參與機制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公共衛生管理部門的公共衛生管理服務績效評價體系屬于一種問責體系,建立這樣的體系能夠使公共衛生管理部門在對公共衛生管理服務方面的做法更加的趨于制度化,嚴格打擊公共衛生管理部門只單純注重指標完成而忽視服務的工作態度,在對公共衛生管理服務完善修改的過程中不僅僅注重數量的高低還要注重質量的好壞,提高實現公共衛生管理體系制度的建立。
為提高我國公共衛生管理內部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道德素質,加快建立專業的公共衛生管理團隊成為關鍵環節。對于公共衛生管理的專業團隊建立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首先,要嚴格把控聘用、錄取公共衛生管理工作人員的面試和專業知識的把控上,確保進入到公共衛生管理團隊中的都是優秀的人才。其次,錄取后以及在公共衛生管理內部長期的工作人員來說,知識的學習永遠是無窮盡的,因此,在定期開展公共衛生管理的學習工作,也可派優秀的工作骨干到外進修。通過以上兩種方法,保證公共衛生管理專業團隊的整體素質[5]。
總的來說,公共衛生管理制度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時期,要想度過這個時期,加快公共衛生管理制度發展需要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公共衛生管理制度作為一項惠民、利民的工程,對于我國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治療相應的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希望本文對公共衛生管理制度建立中應當完善的方面對其今后發展有所幫助。
[1]鐘鋒.公共衛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中國衛生產業,2014(2):25.
[2]王紅石.淺析公共衛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處置對策[J].科技與企業,2014(7):22.
[3]楊超.醫院公共衛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9):25.
[4]吉祥燕.縣域突發性公共事件監管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3.
[5]劉曉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研究—以z市為例[D].上海:華中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