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錦州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遼寧錦州121000
探討消化內科中存在的護理隱患及解決對策
李瑩
錦州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遼寧錦州121000
該研究通過分析消化內科的住院病人,研究患病的特征,嚴密檢測護理指標,記錄和找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缺失和不足,概述了消化內科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見護理隱患,針對出現的護理隱患提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展開了探討。
消化內科;護理隱患;解決措施
護理安全指在護理患者的過程中,避免出現法律、相關的規章制度范圍以外的身心缺陷、生理機能、機體結構以及功能上的損害、障礙,嚴重者死亡,為了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出現,必須加強針對性的護理管理措施[1]。該研究針對護理管理如何解決消化內科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從醫院的角度分析
1.1.1 對醫護工作者的管理制度不完善護理工作者管理制度不完善表現為:第一,醫院對于護理工作者的工作審核力度和強度不夠;第二,消化內科的護理工作者工作素質有待于提高;第三,消化內科的護理工作者需要提升業務技能的同時提升思想,滿足醫院不斷強化的管理意識和要求[2]。
1.1.2 對物品管理制度不健全物品的管理不完善主要是指藥物、文件管理不完善,消化內科的疾病護理藥物的依從性強,管理藥物失誤極易引發安全隱患;同時文件是醫院病程記錄的檔案,反應了醫護工作者治療的全過程,是解決醫療糾紛的有效且重要的憑證和依據,管理好文檔也可以有效的避免危險因素發生。
1.2 從護理工作者角度分析
1.2.1 業務水平欠缺時代不斷的培育出一批批護理工作者,正是由于不斷引進的青年護理工作者,缺乏臨床實踐的經驗,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也并不扎實,直接會增加護理管理的安全隱患,消化內科以老年群體為主,穿刺難度較高,青年護理工作者不能夠快速的建立靜脈通道,可能會延誤患者治療,耽誤搶救的最佳時機,同時青年護理工作者還缺乏對于法律、法規意識的認知,責任感、警惕性不足等問題。
1.2.2 缺乏對消化內科的危重癥重視度消化內科的疾病復雜會出現危及生命的并發癥,護理工作者必須提高對于病情的重視程度,嚴密監測病情的發展,及時發現風險因素的增加和惡化,如肝硬化并發干性腦病的患者,在前驅期的治療是最佳時機。
1.2.3 缺乏對存在安全隱患患者的重視度避免在危重期的患者避免發生摔倒、墜床、碰撞等因素造成機體進一步的損傷,對于運送患者的平車、輪椅等器械要定期進行檢測,避免損壞或無法使用,耽誤病情的診治;對于無法自理的患者以及家屬,做好安全知識講座的宣傳和講解,避免在醫院發生意外傷害事件;對于情緒激動、出現躁動等患者可以適當的選擇約束帶進行束縛,必須注意約束帶的松緊程度,避免患者在掙扎過程中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1.3 從護理操作中分析
1.3.1 藥物使用錯誤護理工作者在遵醫囑給患者服藥時,未嚴謹的遵循“三查八對”原則;在執行醫囑的過程中沒有進行信息資料的再次核實,在給患者服用口服藥時將藥品的類別發生了混淆,沒有核查準確藥品的劑量便隨意發放,一旦錯誤便會導致發生嚴重的并發癥。
1.3.2 護理實施錯誤在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每項護理操作必須進行仔細的核查,特別是對于危重癥如昏迷的患者,若是出現錯誤的操作,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害,錯誤多數是由于患者在執行過程中不專業的護理、不熟練的技能導致的。
1.4 從患者家屬角度分析
1.4.1 陪護因素消化內科病情發展較復雜,護理也較為繁瑣,必須在陪護家屬的幫助和積極配合之下才能夠更好的對患者展開護理工做,積極參與到疾病的護理工作中去,大部分陪護家屬沒有機會掌握到專業知識,也缺乏責任心、細心,這些都會加大風險的發生率。
2.1 從醫院角度提出的解決措施
2.1.1 完善護理工作者的管理制度護理工作人員的審核制度是從審核、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培訓護理人員3方面進行的[3]。
第一,審核護理人員的從業資格,審核的對象是消化內科的臨床護理工作者,進行資格審查工作,未取得從業資格的人員進行辭退、處罰等處理;對于應屆畢業生、實習生、進修人員不能夠獨立完成操作;對于未參與護理注冊考試的護理工作者無權進行消化內科的護理工作。
第二,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消化內科工作壓力大、任務重,身心都感到疲憊,精神發生懈怠,減低了護理質量,甚至會造成護理誤差的出現,造成醫患糾紛。對消化內科的人員配置進行合理的調整,確保護理工作者的休息時間充沛,從更好的提升護理工作的整體質量[4]。
第三,培訓護理工作者,強化護理工作者的法律意識、職業道德、相關規章制度等方面的培訓,對消化內科的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分批參與相關疾病知識、癥狀、護理、技術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培訓,確保足夠數量的工作人員可以獨立熟練的完成消化內科的護理工作。
2.1.2 規范和完善物品制度的管理管理好消化內科的藥品、儀器設備,在日常工作中,要定期對儀器進行檢查、維護及保養,保證儀器在疾病的應用過程中沒有任何的意外發生,依據科室的情況對藥品制度進行進一步的完善,檢查和核對日常工作中用到的藥品,對于缺失、過期、損壞等藥品及時的進行補充、更換,避免在搶救過程中出現藥品不足、過期等問題,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5]。
對于文件的管理也絕對不能夠馬虎,強化醫院文件的管理制度,護理人員保存的文件中應該包含患者的病歷、治療患者具體情況的記載,用文件的方式進行存檔,這種文檔的存放除了可以了解每位患者的病情,還可以幫助患者家屬明確整個治療過程的情況,減低了誤會的產生,有力于護理工作的開展。
2.2 從護理工作者的角度提出針對性措施
2.2.1 增強護理工作者專業技能的培訓通過對于護理工作者的考核和培訓提升護理工作者的專業技能,培訓的主要內容涉及到護理操作技術、心理護理等知識,依據培訓的內容測試,設立獎懲制度,增加護理工作者參與度。
2.2.2 提升護理工作者對危重癥及安全隱患的警惕度強化消化內科危重癥知識的培訓,提高護理工作者對于危重癥的重視度,增強護理工作者對于病情發展及變化的敏銳度和觀察能力,對于病情發生改變的患者必須立即向醫生請示,及時報告。
2.3 從護理操作中提出解決措施
2.3.1 護理工作者提升對于藥物安全的意識強化護理工作者對于藥品知識的掌握和理解,遵循餐后服用藥物的類別、服藥時體位的選擇等用藥原則,還應增加服藥期間巡房的次數及頻率,及時發現藥物使用不當的現象,耐心細致的為患者及陪護者講解藥物的服用原則及方法。
2.3.2 強化高?;颊叩脑u估評估患者發生意外傷害的因素,高危人群必須采取預見性的防護措施,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安全問題,對于無法配合的患者如躁動、不合作、障礙等患者,可以加床檔、床欄、約束帶等外界因素進行控制,對于約束帶的使用要保證血液循環通暢,運行狀況良好,避免過緊影響血液運行。
2.4 提高患者家屬在陪護中的參與程度
對于陪護的家屬進行疾病知識的宣講,調動其積極性參與到護理患者的工作中來,告知家屬陪護工作的重要性,詳細記錄患者的變化,如24 h出入量的記錄,飲食的要求等改變,配合醫護工作者更好的完成疾病的診斷及治療。
綜上所述,探究消化內科在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針對性的護理對策減低了發生風險因素的概率,對于患者恢復健康有幫助。
[1]吳春榮.醫院常見護理安全隱患因素分析及防控對策[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21(12):60-61.
[2]彭高慧.基層醫院護理管理中面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中國健康月報,2011,23(50):18-19.
[3]武大為.消化內科中中醫的臨床應用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12 (5):23-24.
[4]陳瑾.消化內分泌腎內綜合科護理安全隱患分析與管理對策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12(24):34-35.
[5]楊琳.消化內科護士護理風險因素與防范措施[J].航空航天醫藥,2010,34 (7):34-35.
R473
A
1672-5654(2015)01(c)-0113-02
2014-11-10)
李瑩(1976-),遼寧葫蘆島人,本科,護士,主管護師,研究方向:消化系統性疾病的臨床、教學、護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