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軍
摘 要:中小企業是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主要就業去向,中小企業的業務特殊性致使其對會計人才也有一定的特殊要求,這種要求實際上是關鍵能力要求,因此分析中小企業會計人員關鍵能力需求,尋求高職會計學生關鍵能力培養的途徑,提升其關鍵能力。這對于促進會計人員與中小企業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關鍵詞:中小企業;會計;關鍵能力
引言:當前,中小企業已經占我國企業總數量的90%以上,據工信部中小企業司介紹,目前根據工商總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國工商登記注冊企業1527.8萬戶,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1.8%,個體工商戶達到4564.1萬戶,增長了2.43%。中小企業為中國新增就業崗位貢獻是85%,占據新產品的75%,發明專利的65%,GDP的60%,稅收的50%。中小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比較大,從需求數量看,高校會計專業培養的大量畢業生進入中小企業,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則80%進入中小企業;從能力需求看,相對于專業能力,企業更注重人品、責任心、溝通、組織協調等關鍵能力,因此,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培養應該貼近中小企業需要,注重關鍵能力培養。
一、中小企業會計人員關鍵能力需求
中小企業才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方面與大企業之間存在較大區別,有其自身特殊性:一是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高度集中,家族企業居多,會計成為其工具,為業主的不規范會計管理提供了極大便利,也給企業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二是財務核算與準則規范有較大出入。中小企業主獨斷專行,對會計工作的過渡干預,導致企業會計核算與內部控制混亂,造成了會計核算與準則制度相背離,會計信息披露不客觀,尤其在稅收方面。三是成本費用分布不均、融資困難。中小企業受市場規模影響,不斷壓縮成本和費用;另外缺少融資渠道,融資成本高。四是中小企業財務與稅務、債務、內控關系較復雜。中小企業的要求財務人員有更多的應稅技巧和處理好于稅務部門的關系;在債務方面要求財務人員有較強的融資能力和處理協調好債務關系;在內控上要權衡經營管理、內部權力結構、外部關系等方面的利益分配。
鑒于中小企業財務的特殊性,其對財務人員的也有一些特定要求,即綜合素質要高,專業知識要扎實全面,既要處理常見的業務,又能處理小兒雜、少兒怪的業務事項;對企業主要忠誠服從。
綜上,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除了會計專業知識和計算機技能外,尤為重視學生以下關鍵能力:團隊協作精神、創新能力、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自我學習能力、忠誠度、職業道德。因此在高職會計教學中,要針對小企業的會計人才能力需求狀況,深入分析其需求的合理性,剔出不合理的要求,突出關鍵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更好的服務與中企業,既要充分滿足企業主的合理需求,又要堅持會計職業道德,促進個人和企業可持續發展。
二、高職會計學生關鍵能力培養的途徑
(一)改革優化課程體系。受觀念影響,現有會計專業課程體系一味強調職業技能培養,注重學生專業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但卻忽視了教育的本質,學生不是機器而是有情感的生命個體,因此應根據崗位需要的專業能力和關鍵能力,整合優化課程體系,突出關鍵能力培養,按照“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的思路編制教學計劃,注重應變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結合中小企業實際,高職會計課程體系改革在專業知識上要側重企業成本核算、會計方法以及稅務、融資方面的培養,并強化這方面的實踐能力強化訓練;在關鍵能力培養上加大創新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養,注重投融資能力訓練,同時加大對會計方法的教育、養成和啟發。
(二)改進教學手段與方法,改造課堂。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與手段,探索微課、幕課等教學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導啟發學生自主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教學中廣泛采用“互動式”教學方法,在課堂中形成“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培養學生交流溝通能力與表達能力。
(三)提升教學團隊的職教水平。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方案最終依靠教師執行,培養目標能否實現取決于教師的職教能力,因此教師在現代職教中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教師團隊應該是專兼結合、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學隊伍,兼職教師應來自中小企業不同財務崗位的一線骨干。教師團隊不僅要結合中小企業業務特點傳授給學生中小企業的主要業務處理、最新準則變化;還要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團隊協作、分析并解決問題的團隊合作和創新能力。
三、注重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
會計行業是一個受政策、準則等法律法規規范約束非常多的行業,因此其專業知識更新速度非常快,一個優秀的財務工作者善于自我學習。因此,會計專業教學最為關鍵的比并不是讓學生在校期間掌握多少知識(也許這些知識學生還沒畢業就已經變化了),而是交給其學習方法,對新的準則政策教師可以指導其學習,如新實施的《小企業會計準則》,教師可以指導其閱讀學習,培養其終身學習的能力。教師不僅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
四、在實習、課外活動和學生管理中培養關鍵能力
(一)畢業實習。由于畢業實習能夠較為全面的提升學生專業能力,從現有院校的會計綜合實踐和畢業設計的內容看,業務內容較為陳舊簡單不全面、交叉學科知識復合程度不高、問題導向不明確,不利于關鍵能力的鍛煉。最好能從中小企業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入手設計,如應收帳款回收方案、融資方案等貼近企業實際的問題,使學生對財務工作有更深的認識并可以提出解決建議,鍛煉其思維能力。
(二)課外活動。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有機延伸和有效補充,對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有重要作用。高職會計教育的課外活動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如社團活動、技能競賽、論壇講座、文體活動等。由于課外活動的形式靈活,學生可以根據興趣愛好、價值認同、目標等自愿選擇和自主組合,形成學習共同體,在這個環境下學生能夠充分地進行溝通交流協作、自由表達、自主探索、自我學習。教師雖然不直接參與,但可以在活動目標和內容上引導,指出活動所需關鍵能力,在內容上可以為其設計一些探究性、創新性的活動,鼓勵學生通過活動有意識的培養關鍵能力,并將其納入納入考核范疇。
(三)學生管理。在學生管理中通過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培養學生關鍵能力,新型師生關系是一種師生平等交流的“以人為本”的關系,通過教師的言行潛移默化地滲透,并最終影響學生的情感、意志和品質。同時,在學生管理中要充分吸收學生參與,師生共同探討面對的新問題、尋求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方案,學生在此過程中將會得到極大鍛煉,甚至可以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
參考文獻:
[1] 劉志忠.高職學生職業關鍵能力培養[J].山東社會科學,2011(05)
[2] 滕曉煥.基于企業需求的高職生關鍵能力培養的策略探索[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