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瑋倫



這里是老時光和新時代的交錯匯聚之所,更是更年期和青春期的雜居地,有越陳越香的老店和貴婦,也有讓人目眩神迷的潮店和辣妹。
很難敘述中山區,一不鮮明、二不高貴,但說不鮮明,明明又多名店,二不高貴其實是高貴不貴。
烤鴨熱區最夸張,從南京東吉林路口的逸仙樓,直行到臺北國際飯店,左轉龍都酒家,直走大倉飯店,加上天廚餐廳,五分鐘之內,擁有臺、日、星、港,外加陸客最愛,烤鴨的風味口味省籍,一一具備。
六條通是大家最愛,可是環繞條通的衛星周邊,例如新生北,例如天津街,例如更遠長安西,才是厲害。姑且不論老店樂樂燒肉,滿滿韓式料理,雞家莊,高家米苔目,連長榮酒坊邊,都來了東區的鼎王麻辣鍋和老四川。
條通邊上充滿驚喜,晶華酒店是亮點,二十年前晶華酒店邁克爾·杰克遜來住,周邊廣場封街;十年前步姐(濱崎步)來晶華,在悶濕臺北一邊吹著晶華空調,一邊叫人買十臺加濕器,引起美眉跟風搶購;今天呂克貝松帶“黑寡婦”史嘉麗在晶華酒店拍電影,封街加封黑幕,有阿Ken耶,有邢峰耶,有李安的兒當門房耶,從來沒有簽電影保密條款破功的呂克貝松,這次居然破功,每張偷拍劇照清楚看見臺灣之美,中山區之美。
如果說只提晶華,“老爺”和“大倉”也不遑多讓,“老爺”的下午茶精致度和晶華柏麗廳的眾人搶食,高下之分可見;晶華泳池的猛男健身員是不動明王肯尼,大倉泳池邊的陽光猛男則是微笑曲線“底迪”。
可是晶華的魅力,就在于多家餐廳,多國料理,多種選擇,在牛排屋享受新鮮脆蔬和肉汁甜香;在二樓走廊,連男人邊談破事,也可和女人一樣邊享用下午茶,透過層層糕點看盡樓內屋外。在一樓中庭,調酒一杯,加美式漢堡,甚至奢侈來上金牌牛肉面一碗,環形圈狀中庭,長形桌加巨型沙發,勝于二樓和鯊魚咬土司,當然,我是說一個月吃一次,白日調酒水平令我驚艷。
金錢堆砌的中山北,是楓香、小日本,臺北華爾街的南京東,則是OL,騎樓美食。人的味覺是有記憶性的,騎樓的味道,是小時候媽媽的手的味道,是媽媽的手牽著小孩童在擁擠南京東搶著四平街商圈衣服的味道。
中山區騎樓,是庶民,是芳香,早晨的松江南京東,味全TOYOTA巷口,大的要命,排的要死,每個都破掉,居然里面會包著韭菜的大籠湯包。
很難說哪一角,南京東一江街十字路口,騎樓各占據一攤早粥,四攤媽媽咸粥,擁護者各據,在便利商店前的那一位,是大家說最不錯吃的。
騎樓伊通街三十年“張老板知高飯”,肥滋滋,軟QQ,若是排不到富霸王豬腳的人,可以在南京東伊通街找張老板。我倒是喜歡梅子的午安便當,因為是梅子啊。
民權西站,防火巷美食很詭異,當逛完晴光商圈,買完普魯士豬腳和福利蒜面包,在天祥路頂刮刮隔壁巷子,有一家意面,油蔥味是妙不可喻,年輕老板一邊顧小孩,一邊吆喝,一邊煮一碗“豬血湯意面”,油蔥加韭菜加南部卷卷堿水黃意面,就是“巷子內防火巷美食”,不比摸乳巷大,但有招牌。
老人在中山站是很有勢力的,新光三越南西本館木村咖啡一桌加起來五百歲,低調,隱富,隱于市,讓我在下午三點的超市魚便當販賣,常常搶輸身手矯健、每天吃魚便當的老婦人。年輕人在“魚心”、“肥前屋”揮汗如雨排隊,八十歲優雅老婦,拎著魚便當,啜飲咖啡,“我的新鮮水產一夜干,買一送一,廚師現打牛肉漢堡,買一送一外加完美包裝”,好擠的下午咖啡廳,有置身銀座高島屋之感。
冬日正午午后,吃完南京東路二段廿一巷口阿娥水餃,享受一顆五元,顆顆包有大蝦仁。踅步至欣欣大眾,過馬路下晶華B1精品長廊,一條長廊兩個保安,冷氣,空間感超越微風,因為客人數為個位數,晶華就是你家,一顆肖邦,一只卡地亞,就是一日營業額。
然后穿越過往“光點”,“蔡瑞月”,日式“宮前町”,有文青感,憶起上一個女友的懷舊,心頭顫動會刺激感動費洛蒙,人也柔軟起來。經過大創百貨,進入中山站商圈,被二十歲男女見面聚會據點麥當勞、米朗琪、臺北木瓜牛乳大王、Afternoon Tea包圍,我在婉拒綠色和平組織的倡導之后,聞了年輕男女空氣流動。另外建議在中山站數百家發店──沙龍,曼都,Yellow Ted,God Hand,倪雅倫也加入戰場──整理一下,讓發型影響心情,讓心情減低年齡,我在God Hand里面,藉由Una的手,找回二十五歲的飄發和柔情。
DE STIJL 識得古董首飾
臺北市南京西路25巷18-6號
店內販賣主要為1920-1980年歐美的古董設計飾品,識得的老板對每一件飾品的來歷如數家珍,去店內走一遭,即使不買,都可以長很多知識。每個古董飾品都有自己的來歷和故事,歡迎你去聽老板講故事,并且把故事帶回家。
Drifter 旅人
臺北市南京西路25巷18-6號
我只是在街上無目的地散步,逛到了這間店門口,就被店內工作中的人的樣子給吸引住了。他們正聚精會神制作著皮件。對他們來說,皮件不是消耗品,而是可以陪伴一輩子的好東西,因此他們每件作品都要慢慢磨,磨好久,順便琢磨客人的耐性,但出來的成品的確值得等待。
響板 Woodensounds & Garnet Cru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26巷23號
這是一間沒有招牌也沒有名片的店,店長說名片發完了,也就沒再補印。他酷酷的不太說話,我甚至擔心跟他講話是否打擾了他,還好不論我問了什么問題,他都還是酷酷地也耐煩地回答我。其實咖啡館內隔成兩個空間,隔壁的空間看似展場,其實用來販賣飾品。這里是個安靜舒適的空間,點一杯熱拿鐵,坐下來,是不會想離開的。
HanaBi 日式釜飯專門店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20巷1-3號
釜飯選用臺南冠軍米,因此嘗起來飽滿香甜又有嚼勁,小料理也很棒,譬如醬風炸拌雞,濃厚的醬味拌上現炸雞塊,下飯又不膩;現煎FuA FuA蛋卷,皮脆心嫩更令人驚艷,吃得出好功夫,值得多來幾趟,將所有口味的釜飯和小料理吃過一輪。只可惜此次到訪時,服務生親切有余,卻稍微不夠專業。
MAYU Bistro & Café
臺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47-2號
位于一個不好找也不太熱鬧的小巷,由一對夫妻一起經營,臺灣老公負責料理,日籍老婆負責甜點。餐點的選擇很彈性,有名為輕食但其實可以吃飽的輕食餐,只要臺幣250元就可以吃到包含面包、湯、前菜、甜點和飲料的餐點,且質量都在水平以上。全餐比輕食餐多了一道主菜可以選。許多人去MAYU是專程吃甜點的,你就知道它的甜點有多棒了。營業時間只到晚上六點整,別白跑一趟呀!這是中山區里我最喜愛的餐廳。
小器家族
小器藝廊:臺北市大同區赤峰街17巷4號
小器食堂:臺北市大同區赤峰街27號
小器生活道具:臺北市大同區赤峰街17巷7號
方圓不到幾百公尺的街廓,有一個“小器家族”,當然這是我私自幫他們取的名字。他們分別是小器生活道具、小器食堂和小器藝廊。從原本僅有的一間店,漸漸開枝散葉后,現在已經是在臺北擁有三間店、臺中兩間店的大家族了。每間店都干凈,溫暖,舒適而雪白,小器生活道具販賣精致且充滿生活感的家用品,食堂有很可口用心的好吃餐點,小器藝廊則展出許多精彩的藝術家精品生活道具。
阿娥的店
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二段21巷1-1號
內文提到過的阿娥除了販賣噴湯汁的韭黃蝦仁水餃外,還有好吃的牛肉面和好吃的鹵味。除了這里,我還真不知道臺北市哪里可以吃到一顆五元的蝦仁水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