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懷安
【關鍵詞】收集信息 處理信息
能力提升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11A-
0038-01
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要求。如果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得到相應的思維激活與發散,那么其探究、合作的愿望就會更加強烈,深入探究與自主學習的激情也就被徹底地釋放出來,學生的智能水平也能得到有效地提升。
一、創設氛圍,喚醒認知
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的主動參與者。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預設中,教師要把準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經驗積累狀況,設計符合學生認知及經驗基礎的情境,創設和諧的研究氛圍,進而有效地激活學生靈活運用多種感官主動探究,激發其獲取信息的欲望。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級下冊《克與千克》教學中,為鞏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筆者設計了一組選擇性的練習,在解答過程中,學生出現下列的情形:一只山羊重60(克),一個桃子重60(千克),一塊肥皂重200(千克),一頭小牛重200(克)。面對這種錯誤,筆者不是進行簡單的分析、引導及糾正了事,而是讓學生分析其中蘊含的信息,分析信息中的價值含量,讓學生在討論與研究思辨中,學會處理和辨析信息的真偽,達到去偽存真的目的。
首先,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有關重量的信息例子,以此固化認知,產生由此及彼的聯想,迅速突破學習理解的瓶頸,科學地訓練學生的思維,發展合作的意識,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你知道自己的體重嗎?”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體重,28千克、32千克、30千克等。接著引導學生思考:“仔細辨析,對一個桃子和一塊肥皂你有什么新的認識呢?”學生會在問題的引領下,感悟到:自己的體重一定會比桃子和肥皂重得多,我們可以很輕易地將桃子和肥皂拿起來,如果桃子是60千克,就比自身的體重重得多,這是不現實的。所以桃子應該是60克,肥皂是200克,相反小牛就應該是200千克。同時,引導學生回顧一枚2分硬幣重約是1克,一只山羊就只有60枚2分硬幣的重量,太不可思議了。因此,一只山羊的重量應該是60千克。
其次,利用錯誤的信息,引導學生科學地辨析,從而掌握知識的真諦,理解認知的根本要義,有效地規避了學生在這類問題上重蹈覆轍,真正建構1克和1千克的表象,達到理解消化認知的目的。
二、創造條件,指導收集
收集、查找資料讓其服務于我們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探究合作興趣,逐步發展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教學時,教師應針對教學實際,讓學生以文本為載體,緊密地圍繞文本的主要內容有目的地收集各種信息,為學生查找資料創造積極的條件。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軸對稱圖形》時,課前布置學生收集相關的知識要點,并在生活與其他的資料中尋找軸對稱圖形,在豐富表象的基礎上讓學生形成初步的感知,為學生積極地合作探究提供了必要的積累和準備。
學生通過收集和整理這些資料,準確、深入地理解了“軸對稱圖形”的本質要義,并能在腦中留下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課前的實踐帶給學生的不僅是感性的沖擊,更重要的是經驗的不斷積累,促使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地探究與思考,讓學生知道知識是必須要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去獲取的,也只有這樣理解才會深刻,記憶才會恒久,從而學會讀書學習的方法,為其打造終身學習的方法和技能儲備奠定基礎。
三、展示反饋,共享資源
當今的社會是信息和知識更新極其迅速的社會,面對大量變幻迷離的信息,我們深深地感知到個體的能力是有限的,很難全面地進行分析和處理的。因此,加強群體內部的信息交流,凝聚眾人智慧適時地組織開展信息交流等活動,形成信息資源的共享,使得那些充滿靈性與變幻且無法駕馭的信息,變成群體共享的信息源,為學生獲取大量的信息提供了捷徑。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中的替換策略時,筆者布置學生收集《曹沖稱象》的故事,通過故事的講解和分析,讓學生充分交流,給予每個學生展示收集到的信息的機會,進而體會到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的快樂。由于學生全身心地融入到活動之中,開闊了視野,積累了經驗,實現資源了共享。
總之,提高學生搜集和處理、表達與傳遞信息的能力,是時代賦予我們小學數學教師的新使命。將社會、自然、課外有機地整合起來,讓學生自由地遨游于信息的海洋之中,進而不斷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
(責編 林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