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貽珍
包頭機電工業職業學校
談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教育的創新
孫貽珍
包頭機電工業職業學校
新形勢對會計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招生制度改革以后,職業學校的生源素質有所下降,且參差不齊,面對目前職業教育還屬于相對弱式群體,我們該如何從傳統的中職教育中走出一條新路?為適應新時期的需要,作為中等職業教育,要將自己的學生培養成合格的人才,筆者認為創新教育是培養中職人才的有效途徑,本文從職業學校會計教育的專業設置、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教學方法三方面進行論述,對職業學校會計教育創新進行了探討。
職業學校;會計;創新
隨著社會的深入發展,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廣泛,因此,職業學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應該堅持分層培養的原則,因材施教。職業中專學校培養的會計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企事業單位和經濟組織,從事基層會計核算、會計分析、會計事務管理等工作。其崗位層次為中、小型企業、經濟組織會計核算員,基層財稅協管員,銀行出納,商業及服務企業收銀員,統計員,營銷員等,其性質是培養理論知識夠用、應用能力較強的實用性人才。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生產第一線和工作現場服務,承擔將設計、規劃等化為現實產品或其他物質形態以及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具體作用的高級技術型、應用型人才。”它的顯著特征和根本標志是能力本位。
1.改革專業設置
專業設置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從傳統的會計教學而言,會計專業的劃分非常細致,知識結構相對單一,很難適應企業集團化和多元化的發展步伐,不利于人才的創新培養。這也就造成了會計專業畢業學生質量上供不應求、數量上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必須做到與時俱進,改革專業設置,保證專業設置的靈活性,適應新形勢的發展。
2.改進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
時代在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加強課程體系建設尤為重要。為此,筆者從工作的實際出發,提出了一個不太成熟的思路,具體設想如下:文化基礎知識課:語文、數學、政治、英語、計算機基礎、體育與健康等。文化課選修:健康教育、美學常識、公關禮儀、綜合理科、綜合文科等。相關學科課:關系型數據庫、財政與金融基礎知識、稅收基礎、統計基礎知識、經濟法律法規、法律基礎知識、哲學基礎知識、職業道德與指導等。相關學科課選修:保險基本知識、市場營銷、證券市場、會計英語、商務英語口語、行業會計實務比較等。專業方向課:(可任選一個方向)(1)工業企業會計:企業管理基礎知識、成本會計、工業經濟學基礎知識、成本會計模擬。(2)流通企業會計:企業管理基礎知識、流通企業會計實務、商品知識、商業會計模擬。(3)金融業會計:金融業會計實務、商業銀行業務、金融市場、銀行會計模擬。
筆者認為應在三年級第一學期學生則應該實習。通過實習,一方面加深自己在理論方面的學習,另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的崗位能力和水平,提升適應社會的能力。
3、改進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提升,在會計教學過程中,應該采用創新性的教學方法,啟發學生科學地、積極地去探索、去創新,把所學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第一,采用啟發式教學。在課程教學中,采用啟發式教學,在授課中多提幾個“為什么”,把主動性留給學生,及時對學生的疑問進行回答,讓學生自己去鉆研,真正在啟發中掌握所學的知識;第二,采用研討式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從熱點金融、會計實踐為依托,讓學生針對某個問題分組進行研討,讓學生能夠提出自己的觀點,教師要給予適當的指引,研討結束之后,老師應該逐個對分組學生進行點評,要多多給予學生鼓勵,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真正做到“教學相長”;第三,采用案例教學的方法。案例教學一直是中職會計教育中的薄弱環節。產生的原因一是受專業課課時的限制;二是落后的教學手段使得單位課時的效率低下,很難擠出課時進行綜合性的案例分析;三是受教師能力和精力的限制。如果說過去忽略案例教學只在較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素質的話,那么,在二十一世紀會計教學手段、工作手段、會計工作重點都將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情況下,忽視案例教學對學生素質的負面影響則是致命的。著眼于學生專業綜合分析、判斷能力的二十一世紀會計教育中,案例教學至少應涉及財務會計、審計,為此,應相應開設財務會計案例、審計案例。案例教學的關鍵在于抓好案例收集、課件建設和教學實施三個環節。在案例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主體的重要性,保證案例教學的順利開展;第四,采用模擬實驗的教學方法。為了適應新時期的發展,建立多媒體會計實驗室,建立會計檔案資料,涉及模擬現場業務范例,確保會計教學的順利開展,培養團隊協作能力和問題處理能力;第五,授課過程中,根據授課內容和學術界的熱點難點問題適當布置寫作小論文,教師可給出參考資料目錄,也可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以鍛煉學生的獨立和寫作能力,為將來打下良好基礎。
隨著社會的深入推進和未來競爭的增大,會計人才的培養面臨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必須盡快轉變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要使職業院校的會計人才適應社會發展,滿足社會要求,必須要創新會計專業教育思路,實現會計專業教學的創新發展。綜上所述,只有著力于會計教師素質的提高和不斷深化會計教育方式的變革、深化會計教育的創新,就一定能培養出高素質的、適應新世紀要求的會計人才,才能夠為社會的快速發展注入新鮮活力。
[1]魏琦.淺析中等職業學校會計教育問題與創新[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02)
[2]薛梅.中職財會成本業務實訓指導的要點分析[J].才智. 2012(33)
[3]吳幼環.加強中職會計專業學生職業崗位能力培養[J].教師.2012(03)
[4]鐘秉盛.關于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定位的思考[J].文教資料.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