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王曉明
吉林省敦化市青溝子鄉學校
淺談“留守兒童”幫扶教育
王波王曉明
吉林省敦化市青溝子鄉學校
隨著市場經濟的加速,農村大量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就業,許多農村孩子遠離父母,這些孩子由其祖父母或親戚朋友監管,成了“留守兒童”,而“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成為農村中小學教師的一道難題,教育得當,這些孩子能向著人生正確的方向發展,將來為社會有所貢獻,否則他們將成為社會的負擔。作為農村教師,結合多年班主任工作經驗,淺談以下幾點做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和父母接觸最多,時間最長。他們做很多事情都會模仿父母,父母的行為方式往往影響孩子一生,可見父母教育特別是道德品質教育,對孩子有多么重要性?!傲羰貎和遍L期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缺乏及時的指點和幫助,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做決定,由于小孩子是非觀念不強,一些錯誤行為和做法得不到及時糾正,容易養成不良習慣和品行。老師理應主動接近孩子,關愛他們,經常和他們一起游戲,談心,在生活上遇到困難時,教師要主動幫助他們解決,使他們能充分感受到老師就是可以信賴和依靠的親人。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經過感情投入,他們和老師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老師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他們才能“親其師,信其道”老師的行為影響和教育在他們身上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功效,使他們向著老師所期待的方向發展。
“留守兒童”由于遠離父母,缺少親情和心理的關懷,缺少傾訴和尋求幫助的對象,又很少與外界接觸,所以感情比較冷漠,有些性格也比較孤辟、偏激,并且又無人約束,時常惹是生非。因此,教師在平日的工作中,應給予更多的關注,經常找他們談心,幫助他們解決思想和心理上出現的問題,糾正行為上出現的偏差。使他們充分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愛,把老師當成他們的親人,傾訴的對象。在班集體中,教師應幫助“留守兒童”建立起良好的同學關系。良好的同學關系可以減輕“留守兒童”的心理負擔,使孤辟、偏激的性格得以改善,讓老師,同學成為他們的知心人,讓班集體成為他們的依靠,使每一個“留守兒童”如自己的孩子,真正體現出人民教師的價值觀。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各種娛樂場所也逐漸增多,特別是互聯網、智能終端的日益普及,使得一些“留守兒童”在網絡游戲中不能自拔,嚴重影響學生身心健康和學習。教師要指導學生充分的利用互聯網技術獲取相關知識,教育學生不進黃色的網站,不迷戀網絡游戲。同時教師要與“留守兒童”的監護人經常保持聯系,以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管控。在校時間由老師進行管理,校外由監護人負責管理。教師通過課上觀察、作業批改、考試等形式發現“留守兒童”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利用課余時間為他們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努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培養正當的業余愛好,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打下基礎。
留守兒童的教育是社會大問題,必須調動社會力量,一起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為了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我們有必要開設三條服務熱線:一是親情熱線,雙雙都在外打工的學生家長每周和子女通一次電話,詢問子女的學習、生活和思想感情狀況。二是師長熱線,在外打工的學生家長每兩周給子女的班主任打一次電話,與老師交流情況,交換意見。三是代理監護熱線,留守兒童的代理監護人除了因有重大事情隨時和學校教師及留守兒童家長聯系外,每兩周和留守兒童的家長通一次電話。此外,除了按慣例召開家長會,還要每學期對留守兒童的代理監護人進行培訓,教給他們教育管理孩子的知識,同時讓他們互相交流。讓留守兒童與其他兒童一樣,享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在初中階段,學生或早或晚的進入了青春期。這個年齡段孩子,他們對身體變化都很好奇,隨之而來的就是心理上的變化,對異性產生了吸引力。他們往往會出現緊張、情緒波動、不知所措、早戀、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等諸多現象。若這種現象不能及時糾正,將對學生未來的生活與學習產生嚴重的影響?!傲羰貎和彼麄冞h離父母,表現的更為明顯。他們不好意思把自己的身體變化告訴老師、同伴。我們不難想象,當女生初潮來臨時的緊張情緒是可想而知的。因此“留守兒童”的青春期教育尤為重要。生物教師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生理衛生教育,特別是“生殖與發育”一節要進行全面細致的講解,使男女生充分理解各自的生理特點(注意男女生不要分開,以避免神秘感),并學會如何做好處理和保護工作。對于留守兒童,則應視其個人身體發育程度,分別由男女老師及時進行個別指導,以彌補家長的缺失。班主任老師還要利用班會課進行青春期教育,使學生明白“早戀”的危害,幫助學生正確的處理好男女同學之間的關系,擺脫“青春期”的困惑。
“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是一個長期的課題,作為農村學校的教師應積極鉆研,勇于實踐,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既而確保他們成長中擁有健全的人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以后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1]王昭懷.教育信息網;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