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改修
邯鄲市第一財經學校
大學生就業面臨問題與對策研究
王改修
邯鄲市第一財經學校
隨著我國高校教育的發展,高校的連續擴招,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也被列入社會關注點之一。本文將從大學生就業現狀及面臨的問題著手,分析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及解決對策。
就業分析;影響因素;對策研究
我國高校教育的發展在提高勞動力素質的同時也加大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如今每年的高校畢業生越來越多,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2015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歷史新高,大學生就業面臨多重壓力。如何在嚴峻的就業環境下做好大學生畢業就業分配,將是我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需要面對的問題。
(一)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
近年來全國各大高校連續擴招,根據教育部統計,201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為699萬人,2014年畢業生人數達到727萬人,而最新統計顯示,2015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已達749萬人,比2014年增加了22萬人,顯然再創歷史新高。(2005年-2015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統計表1-1所示)
(二)應屆畢業生就業不難找好工作難
據調查,當代應屆畢業生更傾向于在經濟發達地區,高薪部門就業,而很少有愿意到西部欠發達地區就業的。這種應屆畢業生就業空間分布不均勻的狀況直接導致工作崗位就業人員分布不均,可見并不是因為工作崗位欠缺而導致應屆畢業生就業困難。
(一)大學生自身問題
首先,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亟待提高。之所以會出現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不僅是因為數量問題,還有質量問題,大學生應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使之適應職位需要。其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不明確。所謂未雨先綢繆,就是說在選擇職業之前首先要有一份完善的職業生涯規劃,明確自己的擇業理想和擇業方向,在正確認識自身能力的同時,選擇合適自己的職業。
(二)外界環境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
大學生在擇業時往往收到家庭、學校、社會等外界環境影響。大學生在選擇專業和職業時往往會受到家庭成員的影響;現在高校的專業設置多以學術性為主,缺乏實踐操作,使得很多大學生只會紙上談兵,而不能親自披掛上陣;社會是否提供了多樣化的就業渠道和公平的就業平臺,將直接或間接影響大學生就業的選擇。
(一)重視自我發展,適應社會需要
據調查,大多數用人單位在招聘新人時,不是無人應聘,而是無合適人應聘。這個社會是現實的,大學生應該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全面發展,使自己更好的適應崗位的需要,職業的需要,而不是自我膨脹。
(二)改革教育機制,完善教育方法
加強軟、硬件和優越師資隊伍的建設,調整學校課程安排,使學生在課程上學到的知識更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使大學生具備自主創業能力,在工作中積極展現自己的才能,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就業機會。
(三)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增加崗位需要
樹立創業教育理念,使大學生不僅是求職者,更是崗位的創造者,在解決自身就業問題的同時還可以為更多求職者提供工作崗位,減輕社會就業壓力,消除高校擴招的后顧之憂。
[1]徐獻紅.加強職業生涯教育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經濟師,2007,(8)
[2]盛真.機遇于挑戰-對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5,(14)
王改修(1957-),邯鄲市第一財經學校,保衛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