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斌
廣西南寧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
中職生德育教育常見問題和對策分析
郭建斌
廣西南寧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
班級是學生在校學習的基本單位,班主任在班級中開展的德育教育工作對于學生的個人成長和綜合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班級的德育教育工作是中職學校整體教學水平的集中體現,其目的在于為社會輸送更多的掌握專業技能并擁有職業道德的專業人才。但是當前中職學校德育教育的開展狀況卻不盡如人意。在本文中,筆者將基于實際教學經驗,綜合分析當前中職生德育教育中的常見問題,并常識性提出相關對策與建議。
中職;德育教育;常見問題;對策分析
中職學校學生的特殊性主要表現為普遍缺乏學習動力與目標,紀律渙散以及不思進取等,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作為班級的管理者,班主任有規范學生行為、引導學生的重要職責。而有效解決學生當前存在的問題,引導他們加強對專業課程的學習,樹立起崇高的思想道德修養是當前班級管理的核心所在。那么,作為班級管理者,究竟如何才能通過相關措施的實施,推進中職學校的德育教育,是其當前應該重點思考的問題。
(一)當前社會環境要求中職校加強德育教育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建立,社會上不良思想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沖擊在不斷加重,無論是網絡上的還是現實生活抑或是影視作品中的不正當的觀念對青少年的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侵蝕。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中職學校在進行校內教育中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化,為了排除學生思想上的誤差,享樂主義以及拜金主義等思想,就需要切實推進以班級為單位的德育教育工作。當前的現代化家庭結構也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來越多的學生是跟隨著爺爺奶奶在生活,由于家庭教育的失當,學生可能會受到過分的溺愛,而導致其個人的性格中的同情心缺乏、自私以及不思進取等不良性格,同時個人的獨立生活能力也較為匱乏。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而言,他們由于學習成績上的缺失,如何引導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三觀”,成為勤學好學的學生,對于中職學校是一個難題。
(二)學生個人成長對德育教育的需求
通常情況下,中職學校的學生存在的顯著問題在于成績與思想道德品質都有待改善,而且部分學生甚至存在思想偏激以及明顯的厭學情緒。學生自身心理建設的不健全來自于學習成績以及個人家庭等多方面,來自農村家庭的學生可能會因為家庭經濟情況而出現對班集體生活的不適應以及心理上的自卑,而來自城市的學生則可能會存在因嬌生慣養而造成的控制力差、對別人的理解能力差等方面的問題。除此之外,在筆者的教學經驗之中發現部分中職生可能會存在以自我為中心,集體觀念薄弱、承受能力差、抗打擊能力差等問題,這對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形成非常不利。
(一)德育教育評價體系適當
完善的教育效果評價體系對于教育進程的推進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多數中職校并未建立起完善的教育評價體系,沒有統一的評價與審核標準使得教師在具體的德育教育開展過程中沒有明確的指導與目標。評價體系的適當還體現在部分學校對表面功夫的重視程度過高,注重德育教育的形式而忽視了教育的內核以及教育對學生長遠發展產生的影響。
(二)德育教育方式方法的滯后性
德育教育方法對于教學成效具有重要意義,好的教育方法能夠使學生主動性地樂于接受。但是當前的中職學校在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部分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如填鴨式的、灌輸式甚至是說教式的,無形中就會增加學生對德育教育的厭惡情緒。在這樣缺乏人文關懷的教育方式之下,學生的個性被極大地束縛,只是學校管制的對象,其成效可想而知。
(三)德育教育教師的綜合素養有待提升
中職校對德育教育的重視使教師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融入德育教育,但是與教育現實相背離的是有的教師缺乏專業的德育教育背景,沒有很好地掌握到教育方法以及前沿的教育信息,使教育活動設計在開展時大打折扣。而部分教師更是存在急功近利的情況,為了更好地彰顯教育成效而忽視了德育教育本身的規律性,對規律的違背必然難以達到真正的教育效果。部分教師存在職業道德方面的問題,對學生存在的德育方面的問題視而不見、漠不關心,其作為教師應該具有的責任心并未得到體現。
(一)建立起完善的德育教育效果評價體系
中職校開展德育教育的基礎與前提就是建立起完善的德育教育效果評價體系,為教師的教育工作提供參考。評價體系的科學性主要體現在對教育形式的多樣化、教育內容的全面性、學生的接受程度以及效果影響的深遠性等方面。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通過營造和諧向上道德教育環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單一的評價體系不利于提升學生參與德育教育活動的積極性。除此之外,班級作為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的基本場所,還需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評價體系,從而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前提下,激發學生積極主動進行德育實踐,不斷提升自身修養。
(二)實行多元化的德育教育,豐富教學內容
多元化的德育教育能夠通過轉變傳統的說教提升學生對德育教育的興趣,借助于多元化的媒體手段和新穎的教育方式,能夠切實推動德育教育在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影響。德育教育的開展除課堂之外還有更廣闊的場所,通過開展一些德育教育的實踐活動或者有關德育教育的知識競賽以及專業講座,能夠提高學生對德育教育的參與度。除此之外,中職學校還可以聘請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并開設心理健康輔導中心,為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提供有效途徑。德育教育內容的豐富能夠推動中職學校的德育教育。在班級管理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強化對學生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通過對學生的一些針對性心理輔導和訓練使班級成為學生全面發展的平臺,并不斷養成良好的思想和行為習慣,從而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做好教師的專業培訓工作
教師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引領者與指導者的角色,其專業能力與個人的綜合素養對于教育活動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中職校要做好對教師的德育教育培訓工作,定期給他們輸入符合當前學生心理、生理特征的教育方式以及前沿的教育理念。同時要引導部分教師存在的急功近利的心態,對德育教育工作的長期性、復雜性做出系統的闡述,培養教師的正確教育理念。除此之外,要提高教師對學生德育狀況的關注程度,轉變以往的漠不關心的態度,從而能夠從對學生的體貼與關心開始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更容易提高教育的成效。
綜上所述,對中職生的德育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的工程,而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其重要性更加顯著。作為班級管理者,教師在德育教育開展的過程中要注重結合學生的個性與特點開展工作,在靈活多樣的基礎上確保德育教育的實際效用。通過在班級管理中滲透進德育教育的理念,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和諧的積極向上的班級環境,從而能夠助力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
[1]卞玉玲.中職生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學園,2014(18).
[2]孫愛軍.論當前中職生德育現狀及對策分析[J].魯東大學,2013.
[3]羅蘇麗.淺談當前中職生德育現狀及教育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