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玉
長春市第一中等專業學校
論如何發揮職業學校的培訓功能
白 玉
長春市第一中等專業學校
現今,我國社會經濟不斷快速發展,我國的各個產業發展尤為迅速,產業結構、產業鏈發展都有了巨大的變化,因此,對各種人才的需求都在不斷的提升。而在我國現今的勞動市場中,更多的是非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十分短缺。在我國職業學校的發展進步過程中,對培訓方面的發展關系著職業學校培養的人才的素質的高低,因此,筆者就如何發揮職業學校的培訓功能進行探討。
發揮;職業學校;培訓功能
加強我國職業教育學校的培訓功能,是我國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職業教育學校對職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對我國人才市場的不斷發展充足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加強我國職業教育學校的技能培訓工作,能夠不斷的提升職業學校學生的專業技能,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為市場上短缺的各種人才提供新的專業技能強的人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職人員的就業壓力,提高了我國社會整體的就業率,大大緩解了我國的就業市場壓力,有利于加速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
1.1 我國人才市場的需要
加強我國職業學校的培訓功能,是我國人才市場不斷發展的需要。加強職業學校的培訓功能,能夠不斷提升職業技術人員的專業素養,為今后在各個工作崗位工作打好技能基礎。而且我國近年來頒布了許多鼓勵、引導職業學校進行專業培訓的扶持政策,加強職業學校對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入職前的職業培訓工作等工作。通過對這些技能的不斷加強,能夠有效的改善我國人才市場上各種人才的綜合素養,而且有利于各單位的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的提升。
1.2 職業學校發展的需要
在我國的教育發展中,高等學校教育不斷向大眾型人才培養需要,而且在近年間高校擴招現象越來越普遍,這就使職業學校的生源十分短缺,招收的生源質量相對高校學生較低,這就給職業學校的學校教育問題帶來很大的困擾。因此,為了不斷的發展職業教育學校的人才培養能力,職業學校就必須不斷的完善學校內部的硬件設施,包括對職業技能培訓的能力。
2.1 內部管理不夠完善
在職業教育學校不斷的加強對學生的職業培訓工作的過程中,職業教育學校原有的內部管理模式以不適應學校教育模式的發展。雖然職業學校在職業技能方面加強了強度,但是缺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的反饋工作,往往加強了培訓強度卻成效不高,這便是教育模式不符合教育強度的表現。
2.2 校內資源共享的過程中存在沖突
在職業學校進行教育時,往往是更多的依賴本校的師資力量和教育設備,對本校學生進行大量的技能培訓和實訓工作,但是卻十分缺乏與其他學校的資源共享工作,各個職業教育學校之間沒有太多的交流,對職業培訓工作更是不進行交流,甚至是作為學校機密進行保護,這就導致各個學校的培訓工作過于單一,不能夠完全的符合社會發展潮流的要求。
2.3 學校缺乏激勵機制
在職業教育學校加強培訓工作的同時,加大了對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壓力,此時,學生極易產生松懈、缺乏學習積極性的問題,造成培訓工作成效低的現象。這便是由于學校中缺乏一定的鼓勵機制,無法很好的勉勵學生進行專業技能的學習,而且在人員管理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無法很好的協調不同學生之間的關系,對培訓工作的進行起著負面的影響。
3.1 以學校核心和傳統專業為核心進行培訓
通過一系列的調查顯示,幾乎每個職業學校都具備學校的特色專業。職業學校應當以此為學校教育的核心,同時開發各種社會所急需的傳統專業,不斷地對學校專業進行有計劃的擴展工作。職業學校通過加強對本校的優勢專業進行培訓工作,能夠更加提高學校學生的專業素養,從而在面對社會就業市場上的學歷競爭時能夠通過過硬的專業技能獲得企業的青睞,從而提升了職業學校的就業率,有利于提高學校的聲譽,為招收更多優質的學生提供了硬件基礎。
3.2 加強職業學校展開開放實訓中心的培訓工作
實訓中心是指職業學校為了加強對學生的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根據學校的專業優勢建成的實時培訓工作中心。職業學校通過開放學校的實時培訓中心,從僅供學校學生的培訓學習工作發展到能夠供全社會進行學習和培訓的開放實訓中心,這樣便能夠使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且學校可借此獲得更多的社會反響,提高學校的社會影響力,有助于學生的就業活動的進行。另外,中職教育系統可以根據地區產業特點建立社會地區發展的特色型開放實訓中心,從而加強了對學校以社會上需要培訓的人員的培訓工作,大大增加了需培訓人員的培訓時間以及培訓的專業性,能夠大幅的提高受訓人員的專業素養。而且實訓中心的培訓工作,教師會模擬現實場景,學生可以在訓練過程中親身參與到教師的知識傳授工作當中,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社會場景能夠更加全面形象的學習專業知識,使所學到的知識印象更加深刻。
3.3 職業學校聯合相關企業單位進行實訓
職業學校在加強對學生的培訓工作中可以開展與當地的企業的聯合工作,與當地的企業聯合進行學生的技能培訓工作,將企業單位作為學校的實訓基地,而學校則可為企業單位提供素質良好的職業人員,從而達到雙贏的局面,但是,目前這種合作十分短缺。我國的職業教育體系中更多的傾向于國家政府提供資金投入的形式,但是在我國目前的社會經濟發展趨勢下,職業教育學校應當更多的與各企業單位展開合作,一方面對學生加強了入職教育工作,同時能夠加強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學校加強培訓工作的目的。
在我國人才市場人才短缺的現狀下,許多職業教育機構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對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培訓工作,但是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在職業教育發展的過程中,加強職業學校的培訓工作越來越重要,通過加強培訓工作,大大提高了職業技能型人才的社會競爭力,而且也在不斷將學歷教育推向技能教育的方向,對我國的教育以及市場經濟發展方面都十分有利。
[1]戴榮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二屆國際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大會關于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展望21世紀的建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0,(5)
[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著為了21世紀的教育問題與展望一問題與展望[M].王曉輝,趙中建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3]馬永斌,吳志勇.中國培訓市場現狀與發展報告(四)一高校應對培訓市場發展變化的思考[J].繼續教育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