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煜
吉林省松原市教育局
新教育下的標準化中小學實驗
朱 煜
吉林省松原市教育局
隨著世界經濟的全面發展,知識的競爭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國家加大了對教育的投入,進行中小學教育體制的改革,加強對中小學的監管力度,推進教育的標準化是國家教育發展的必要保障,能夠促進教育公平。教育體制的改革有利于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標準化的教育建設必要保障,但新教育的標準化建設存在問題,需要我們去改進,本文介紹了新教育下的標準化建設、怎樣進行標準化建設和政府應該支持教育標準化。
新教育;標準化;中小學實驗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立國之本,民族興旺的標志,一個國家有沒有發展的潛力看的是教育,這個國家富不富強看的也是教育。教育是立國之本,是關系到我國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關鍵,因此我國一定要重視教育的標準化,中國有一句話說的好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從小就接受標準化的教育才能成為對社會,對國家,對民族有用的創新型人才,推進教育標準化是教育向前發展的標志,也是國家富強的基礎。
1.1 新校區的建設解決教育資源不足
普通的中小學在辦學標準化方面有許多需要建設的地方,如學校的師資建設,教學樓的建設,宿舍安全,現代化信息化教育等方面不僅要達到國家和省里規定的基本辦學條件標準,還要達到城鄉間、區域間、校際間的均衡發展。近幾年國家的經濟的迅猛發展,國家人口的大量激增,加快學校校區的建設成為重中之重,尤其在東部地區,濟南龍奧學校就是歷下區一所新建小區配套學校,,這所學校依山而建,順應山勢的整體地勢學校共分為四層,庭院和中小學教學樓分別在第一、二層,三層是籃球、排球場,四層是一個400米的田徑場。學校是完全按照省級標準化的學校標準建造的,配備了各種現代化的教學設施,還修建了室內體育館,保證學生刮風下雨都能上課。為學生的教育工作提供了保障。
1.2 舊校區資源合理利用擴大校區面積
與新城區不同,舊城區有著自己獨具一格的校區改造方式,老城區學校的標準化建設主要是通過教育資源的整合來完成的。老城區的校園大多處在黃金地段,不少因城市空間有限,為了城市的經濟發展壓縮了校園面積。教育資源不足主要表現在學校空間狹小,有的學校校園面積甚至不足一個籃球場大小,導致學生的體育運動和日常活動無處進行。在濟南的燕山學校原本場地狹小,通過整合買下了其它學校閑置的老校區,讓燕山學校中學的同學全部搬入新買的校區中,把這兩個校區進行重新整合,將校區的小運動場合并為一個大的運動場,解決了燕山學校運動場不足的情況。
1.3 引進多媒體設備優化教學方式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多媒體是現代教育以計算機、投影儀、幻燈、展示臺、錄像、廣播、電影、電子白板、計算機等現代教育技術是教育不可缺少的設備概念,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技術,通過對教學過程和資源的設計、開發、應用、管理和評價,以實現教學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
2.1 規范學校的辦學制度
要想辦好標準化學校,一定要規范好學校的辦學行為,促進教育公平,應采取一系列措施進行中小學的規范管理,為標準化建設創造條件,完善各項制度,落實各項措施,規范辦學行為;加強黨風廉政、師德師風建設,樹立學校整體形象;優化校園整體布局,提高辦學質量;加強課程建設和教育學的課程管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嚴格執行招生政策,規范招生行為和學籍管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規范聘任、管理、考核程序;嚴肅收費紀律,嚴格執行財經規定;實行校務公開,推進民主管理。
2.2 政府對招生的制度進行改革
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礎,但在現實的教育中存在許多問題,受教育是每一個學生的權利,但有的孩子卻不能接受好的教育,有的大城市分重點校和非重點校,是學生受教育出現了等級制度,教育部門應取消重點校,讓學生就近入學,合理的分配生源,循環使用師資力量,不要使所有學生蜂擁一處,規范學校的收費標準,避免亂收費現象的發生,加強對經濟困難的學生進行救助,保證學生的受教育權利,貫策落實落實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本,科教興國的戰略,努力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使我國的教育事業辦的越來越好,邁上新的臺階。
2.3 加強對中小學的師資力量建設
不同的學校教師的文化水平各有不同,要加大對教師的技能培訓力度,老教師雖工作的責任心強,教學經驗豐富,但傳統的教育理念在他們身上根深蒂固,接受新的教育思想、理念、方法較慢,他們的教育觀念、方式方法已經不能順應新教育的要求,通常在課堂上會出現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學生的能力得不到培養,學習被動,效率事倍功半。我們國家提倡科教興國戰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教育是人才培養的關鍵,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是實現從人口大國邁向人力科技強國的必然選擇。因此,辦好教育,關健是加強領導班子和教職工這兩支隊伍建設。對于員工少的學校,一名老師往往身兼多職,工作負擔及其繁重,影響了學校的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激發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建立教師教學課持續發展模式,加大對學生的師資力量。
無論什么時代,什么社會,什么制度,這個國家像哪方面發展。教育都是不可忽視、不可不要的力量。因為無論什么時代、什么社會、什么制度都需要有文化的人、有知識的人、有能力的人。因此一定要重視新教育下的中小學的標準化問題。古語說的讀書是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話在社會主義的今天同樣使用,因此一定要重視教育的標準化問題。
[1]李玲,楊舒涵,韓玉梅,趙怡然,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優化研究——基于學齡人口變化趨勢預測[J].中國教育學刊,2012(4):20-24.
[2]王婧,中小學中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現狀調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3.
[3][1]李玲,楊舒涵,韓玉梅,縣(區)域內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風險預警機制研究——基于西部A省Y現的調研[J].教育發展研究,2012(7):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