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曉蘭
沈陽市青松中學
新課程下如何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效率
付曉蘭
沈陽市青松中學
對于高中化學教學來講課堂教學的效益最優化是最為關鍵的,而有效教學其相關教學理念及措施是主要的一個方式。新課程理念提出的有效教學,強調的是學習是一種主動構建知識以及能力發展的過程,并逐漸的形成正確的情感與價值觀。本文就新課程下怎樣提升高中化學教學效率展開探討。
新課程;高中化學;教學效率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新課程已經逐漸的走進學校及課堂,各科教學方式出現了極大的變化,較大部分的教師教學觀念、模式以及學生們的學習方法也都在持續地變化。因此,有效教學就是教師在依據相關教學活動下,運用最少的時間、精力以及物力而獲得最大的教學成效,這樣以便于滿足社會及個人相對應的教育價值組建所展開的活動。
1、工作重心的轉化
新教材合理的將教學內容進行創新,重視知識的運用性,并且更重視對觀察及思考、活動及探究、溝通及討論式的知識傳授方式,不斷的強化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各類實踐及創新,因此,基于對學生自身發展的思考,教師的工作重心也應轉化為對相關課程新標準進行研究,并歸納出自己的教學方式以及學法,最關鍵的是要對學生的個性特征進行一定程度的研究,并對學生做出公平公正的評價。
2、評價方法的轉化
在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學生自身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思維的培養,其最關鍵的是相關過程并不是最終的結果;重視情感體驗并不只是簡單的知識掌握,這改變了以往教學方式單一化的不足,所以,化學教師應注重評價語言的激勵性,對于各個層面的學生做出不同的評價,重視學習態度及情感的評價,這樣才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1、興趣化教學
新課標要求學生具備持續學習化學課程的興趣,興趣才是人類最好的老師。依據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以及相關教材編制風格和新課標理念,均是需要采取興趣化教學方式,進而有效的促進學生對化學學習的動力,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及能力。
2、生活化教學
新課標要求化學應該是與平常生活緊密相連的,逐漸的促使學生能夠分析、處理一些和化學相關的實際性問題。所以,化學教學不能脫離平常生活,應展開實際性的生活化教學。生活化教學應重視角色轉換,對于學生及教師進行重新定位,以學生為主體,并且教師應該學會聆聽,公平的欣賞及關注每一位學生,促使學生們走進生活以便于有效的彌補課堂授課經驗不足的缺陷,重視人文關懷,重視、關愛每一個學生,用心的去幫助學生。
3、信息化教學
現如今,社會正處在信息飛速發展的時期,想跟得上時代的腳步就應該展開信息化教學方式。信息化教學方式能夠有效的促使學生不再是知識接受者,而是信息應用者,并且,在互相交流的信息中把相關知識進行重組,進而有效的培養其創新能力。
4、探究性教學
課程革新的最終目的是基于學生及社會,有效的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以及創新觀念,引導學生能夠積極的進行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合理的設置一些新穎且有探究意義的問題,讓學生們進行自學、自主討論、查找資料等,以至于提出問題、驗證問題并解決問題,合理的讓學生展開相關溝通與交流,并允許學生們各抒己見,最終的答案是開放式的。因此,采用這樣的教學策略,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以及創新能力。
5、教學反思
新課標使得教學發生了全方位的變化,摒棄了傳統的系統性教學方式,并要求教學者從單一化知識傳授轉化為知識構建者、參與者、問題提出者以及處理問題協作者。教學上的快速推進,離不開教學反思,教學反思不只是在課后,也能夠適應于課前以及課中,這樣才會有效的提升分析設計、隨機應變以及總結等各個方面的能力,每堂課總會有非常成功的地方,能夠引得師生共鳴,呈現出最好的成效,這時教學者就應該將這些記錄下來,為之后的教學提供參考,然而學生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個體差異,且其對應的認知方法也不相同,這就給課堂教學帶來很大的復雜性及不可預料性,也會存在不足之處,不過這些不足之處不能作為遺憾,應該成為教學者自我成長的動力,并對失誤之處展開多層次回顧及疏理,最終進行深刻反省、分析,為之后的教學積累一定的經驗。
總而言之,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學者應該對相關教材進行深層面的分析,并合理的結合學生的認知心理特性,設置合理的問題,有效的優化課堂構建,將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激發出來,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合理融進教學中。因此,想要組建好高中的化學新課程教學,教學者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并構建師生共同參與、互相作用以及創造性的課堂教學,注重協作探究,以及學生相關的學習活動質量,這樣能夠有效的促使化學課堂活動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1]李建峰.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情境問題”創設策略[J].考試周刊,2014(8).
[2]林紅.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