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玲
無論哪一門學科,教學中能否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是至關重要的。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也應該竭盡所能化難為易,化刻板為幽默。能否做到這一點,是衡量教學質(zhì)量高低的標準之一。對于初一的學生來說,剛接觸英語時,感覺很新鮮,興趣很濃。可久而久之,單詞大量增多,課本內(nèi)容也越來越復雜,學生不免會有些退卻,最終的結果就是學生談英語色變,英語成績一落千丈。所以,為了盡量避免這一問題的出現(xiàn),作為英語教師,應該在自己的教學方法上多動腦筋,讓他們在樂中學、學中樂,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簡筆畫作為一種教學手段,若應用得好,甚至可以說是非常棒的教學手段。
課堂教學成功與否,恰當?shù)慕虒W方法是關鍵。在英語教學中,運用直觀教學法,配備符合教學目的及其各環(huán)節(jié)所需要的直觀教具和教學技術手段,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會新知識的內(nèi)容,更鮮明地想象語言交際的各種情景,更牢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趙春華、蘇展 2009)。簡筆畫簡約直觀、生動形象,寥寥幾筆便可得,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尤其適用。首先,畫簡筆畫不要求專業(yè)水準,只要畫得不嚴重偏離原物即可。其次,既然是簡筆畫,顧名思義,就是簡單幾筆的畫,無需花費太多時間完成。教師若能掌握簡筆畫,并將其靈活應用到教學中,必能讓教學效率大大提高,事半功倍。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的“樂”指的正是樂趣。興趣是做好一切的內(nèi)部動力。對英語有了興趣,學生學習就會積極主動,學習也才能更有動力,迎難而上。興趣雖然不是天生的,但卻是可培養(yǎng)的。如果一上課就直接點明教學目標,學習新知識,然后通過機械的重復來鞏固,學生定然提不起興趣。而簡筆畫活潑幽默,以直觀代替抽象,讓人有身臨其境、見景生情之感,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且能突出教學重點。
簡筆畫用于詞匯教學,能達到“精、妙、新、活”的效果,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對比,自然地學習語言。在新的詞匯認知和鞏固時,都可以用簡筆畫呈現(xiàn),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讓學生直觀感知新知識,自主學習。在教授人體部位的英語單詞時,就可以適當應用簡筆畫來教學。只要簡單幾筆就能畫出一個人來,學生一下子就有興趣了。例如,在學習thin和fat時,就可以畫出圖1,然后引導大家說出thin和fat兩個單詞并寫在旁邊,整個過程學生的注意力都會比較集中,教學效果不言而喻。另外,利用這種簡單的人物圖,還可以讓學生學習身體各個部位的名稱,如nose,mouse,leg,head,foot,eye等。

圖1
在進行介詞以及介詞短語區(qū)分時,例如學習in,on時,可以畫一個小桌子和一個球,利用球所在的不同位置來讓學生學習并區(qū)分。
死記硬背、“填鴨式”的教學對于本身很喜愛學習的學生來說也許沒太大差別,但是對于一些本身學習自主性就較差的學生來說效果很差。學習自主性較差的學生對于機械的記憶肯定沒有興趣,要讓他們掌握好就更是難上加難了。這時,若在句型教學中引入簡筆畫,則會讓句子的內(nèi)容更加生動,學生也就樂于開口。筆者對曾經(jīng)上的一節(jié)課記憶猶新,這堂課上,筆者運用簡筆畫來幫助學生學習和鞏固英語固定句型,學生反應甚好。
基本句型如下:
What’s the weather like?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yester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rainy/snowy/foggy/cloudy.
在學習了這些句型后,為了進一步鞏固,筆者在黑板上快速地畫出了關于這幾種天氣的簡筆畫。在畫的過程中,學生的興趣被激發(fā),紛紛參與其中,開始猜測簡筆畫的內(nèi)容。而且,在討論的過程中就有學生說到新學的英語單詞rainy,snowy等。趁此,筆者提問: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他們很快就能準確地回答It’s...
接著,筆者用尺子指不同的天氣,讓學生根據(jù)簡筆畫做不同的回答,一輪過后,讓學生自由扮演筆者的角色,練習這些句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課堂效果很好。
初中的文章相對短些,但是比起剛開始的簡單對話,還是較為復雜的。文字篇幅過長,學生就有可能沒耐心、沒興趣看下去。這時,簡筆畫就可以派上用場了。運用簡筆畫,可以達到兩個目的:其一,讓學生感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其二,趁著興趣,讓學生能開口簡單復述,提高口頭表達能力,不再是啞巴英語。然而,學生在能力和基礎方面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為了使學生能夠根據(jù)簡筆畫更加順暢地復述學習過程,教師可以適當在旁邊標注幾個中心詞,讓他們有話可說。高中的文章就更需要簡筆畫的幫忙了,因為高中的英語文章往往更長。為了復習已學過的單詞或句型,教師也可以用簡筆畫畫出所需材料,先和學生探討一番,再讓他們動筆寫作文。這樣要比直接給出單詞和句型,讓學生寫作文好得多。若說寫作課是一潭深深的死水,簡筆畫就是能化腐朽為神奇的活水了。
課堂上常常出現(xiàn)一提問題就鴉雀無聲的現(xiàn)象,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初中的學生比高中的學生更加活躍,因此更容易被調(diào)動起來。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設置若干任務或者問題,分組競爭,再在每節(jié)課結束時進行結算并宣布獲勝組。第一,可以在黑板上畫簡單的蘋果或梨子,采取累積法。第二,采用遞減法,比如吊小人,答錯一個問題就畫一筆,最終一個小人畫出來就代表一個小人被吊死了(可以預先規(guī)定畫出一個小人是幾筆)。每個組輪流答問題,哪個組先吊死一個小人則那組就輸。采取這種方法,學生往往在活躍中帶點兒小緊張小興奮,注意力也就更集中,回答問題的速度和積極性就更高,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筆者認為,批改作業(yè)也是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一個重要步驟,盡管它不是在課堂上的45分鐘,但透過作業(yè),教師可以看到自己的教學成果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一般教師批改作業(yè)都是簡單地打鉤、打叉、打圈圈,然后給個等級或者分數(shù)。筆者卻覺得,批改作業(yè)是一次能很好地和學生互動的機會。在批改作業(yè)時,若能適當用上簡筆畫,能讓學生感覺教師很貼心,他們就會更用心地學習這個科目。例如,有一位學生在聽寫句子時,有兩個小地方有錯,筆者便在分數(shù)旁邊畫個大笑臉,而在小錯誤那里畫了兩個小兔子的哭臉。比起打鉤、打叉來,這種方式更貼心。該學生從此再沒有犯過同樣的錯誤。學生如果有一段時間不努力,在改作業(yè)時,筆者會在分數(shù)旁邊畫一個奮斗的兔斯基,十分可愛,雖是寥寥幾筆,卻比“加油”二字更入學生的心,學生也會在過后跟筆者說“老師,我會努力的”。
如今,多媒體教學已經(jīng)成了現(xiàn)代化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是我們?nèi)匀徊豢蓙G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板書。簡筆畫也是板書的一部分,一旦應用得好,效果不比多媒體差。但是,并不是所有課都要用簡筆畫,適當?shù)剡\用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前認真研習教材,抓住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合理取舍各種教學手段,而不是上課時隨心所欲,毫無準備地隨意畫。畫的簡筆畫也不能太過繁雜,因為課堂上的分分秒秒都是彌足珍貴的。簡筆畫的取材應夸張幽默,并應配合教學情景邊畫邊講,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否則容易造成學生分心(張廈 2013)。
筆者認為,教學者也是藝術家,講臺就是他們的舞臺。熟能生巧,要想把簡筆畫應用得恰當純熟,就需要付出努力。要想讓觀眾(學生)投入到教師的“表演”中,就要想辦法讓他們有興趣。理論加實踐是真理,經(jīng)驗總是在不斷的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活到老學到老,教師也必須不斷學習,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