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連輝
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SCE),是英國Dundee大學的Dr.R.M.Harden1975年提出一種考核框架。OSCE并不是某一種具體的考核方法,實際上OSCE只是提供一種客觀的、有序的、有組織的考核框架,在這個框架當中每一個醫學院、醫院、醫學機構或考試機構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大綱、考試大綱加入相應的考核內容與考核方法。它是通過模擬臨床場景來測試醫學生的臨床能力,同時也是一種知識、技能和態度并重的臨床能力評估的方法。考生通過一系列事先設計的考站進行實踐測試,測試內容包括標準化病人(SP)、在醫學模擬人上實際操作、臨床資料的采集、文件檢索等。考站設置分長站、短站,時間從5~20min不等。由主考人或SP對考生進行評價[1-2]。目前在國內,OSCE在臨床中的運用已經迅速發展,使相關護理領域的護理質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ICU是重癥醫學學科的臨床基地,它對因各種原因導致一個或多個器官與系統功能障礙危及生命或具有潛在高危因素的患者的臨床治療都有重要意義,因此ICU護理人員對相關儀器的合理使用以及護理措施的操作選擇對患者的病情恢復起到關鍵作用[3-4]。為了提高心血管重癥監護室中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為護理培訓提供一種新的思路,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嘗試將OSCE應用于心血管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培訓中,取得理想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心血管ICU護理人員40名,其中男2名,女38名。年齡22~39歲,平均年齡(31.51±3.74)歲。護士長4名,護士36名。其中合同護士17名,正式護士23名。工作年限3~18年,平均工作年限(8.32±4.11)年。學歷:中專21名,大專11名,本科3人。職稱:護士21名,護師10名,主管護師9名。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兩組護理人員在性別、年齡、參與工作年限以及職稱等方面的比較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護理人員以傳統的常規模式進行培訓,即教師授課與實踐練習相結合,而試驗組在對照組常規訓練的基礎上引入OSCE,具體如下:
1.2.1 OSCE站點設置 在此次心血管ICU護理人員培訓中,結合我院的具體資源以及心血管疾病具體情況,將OSCE分為5個站點進行考核,具體考核過程包括站點1為基本理論知識的測試,采取書面考試形式,考試時長為20min,以此測試培訓人員的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站點2,采取書面考試與現場操作相結合的形式,主要測試培訓人員對基本儀器的操作操作掌握情況,時長為20min;站點3,采取現場情趣模擬形式,主要測試培訓人員對在監護過程中對患者的日常檢查、監護以及記錄情況;站點4,主要對培訓人員的護理過程中的護理操作以及措施的規范進行考核,采取書面與現場操作相結合的形式;站點5,以情景再現的模式對培訓人員進行應激事件的考核。
1.2.2 實施規則 在護理人員進行OSCE考試前,由主考醫師對試驗組參與培訓人員進行考試規則及其流程講解,明確考試注意事項以及評分規則,對于“站點5”需借助于SP參與,模擬突發事件情景,由護理人員進行抽簽選擇相對應的突發事件情景進行作答;而對于“書面考試”由采用閉卷形式,由護理人員進行書寫作答;“現場操作”護理人員在具體儀器和情境中進行現場操作,并由考官進行評分。各站點實行10分制,6分及格,每個站點的得分為所有考官打分之和取平均分,在培訓中期進行測試。
1.3 觀察指標 在培訓效果理論方面,根據心血管疾病重癥監護室和相關心血管疾病具體特性,并在相關領域專家以及護理人員的指導下,制定“心血管疾病重癥監護室問卷調查表”,具體內容包括心肺復蘇術、吸痰術、呼吸機應用術以及相關機器監護監測術4個方面,每1項滿分100分,在培訓周期結束后對兩組護理人員進行考核。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兩組護理人員心血管疾病重癥監護室問卷調查表考核得分情況比較(分,±s)

表1 兩組護理人員心血管疾病重癥監護室問卷調查表考核得分情況比較(分,±s)
監護監測術對照組 20 78.52 ±4.26 87.66 ±4.32 75.56 ±3.65 78.69 ±5組別 人數 心肺復蘇術 吸痰術 呼吸機應用術相關機器.23試驗組 20 94.72 ±4.01 97.84 ±3.79 88.67 ±3.89 89.92 ±4.99 t值<0.01 <0.01 <0.01 <0.01 25.19 15.96 21.35 15.71 P值
醫學實踐技能考試是評價醫學生臨床能力的重要手段,臨床能力是指完成醫療保健活動所必需的特殊能力。OSCE實際上就是針對以上各種評價目的所能采用的各種評價手段的綜合體,是目前較全面的評價體系。其考核標準較為統一,對于考生臨床技能的評價具有廣泛連續性,所采用的測試手段與臨床實際情景結合的非常密切。美國醫師考試委員會認為醫學生應當具備下列臨床能力:收集病史,體格檢查,運用診斷性輔助檢查,診斷能力,作出醫療決策能力,執行醫療決策能力,繼續醫療決策能力,繼續治療護理能力,正確處理醫患關系以及職業態度[5-7]。而在此次研究中,我院在對心血管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的技能培訓中引入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SCE)系統,設置5個站點,對護理人員進行系統、全面有針對性地評價,由實驗結果看,較傳統培訓方式,臨床效果更為明顯,表1顯示,試驗組護理人員在培訓中引入OSCE考試,在培訓周期結束后,對其進行心血管疾病重癥監護室相關知識技能測試,在心肺復蘇術、吸痰術、呼吸機應用術、相關機器監護監測術等4個ICU必備知識測試得分相對于對照組有明顯提高,統計結果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由于OSCE考試系統是在真實場景下對護理人員進行較為全面的考核,評估階段性培訓效果,在尋找不足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繼續學習積極性,成績的信度也更高,因此當周期結束的成績測試中,各項分數較高也是必然。
傳統的臨床能力評價采用紙筆考試和病房床邊考試形式,存在評價方法單一、評價不全面的問題[8]。OSCE方法,避免了傳統考試的偶然性和變異性,減少了主觀性,使考試情景更為真實。由于其眾多的考試內容,使評價遍及教育目標分類學所包括的認知、情感和精神運動3個領域,充分發揮了考試的功能。隨著我國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的科學化、標準化的不斷加強,在實踐技能考試中運用OSCE勢在必行[9]。
[1]楊 群,馬金鳳,尼春萍,等.臨床真實環境和OSCE相結合考核模式在護理本科畢業生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9):109-110.
[2]黃惠根,陳 凌,藍惠蘭,等.ICU臨床專科護士在職培養模式的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1):26-28.
[3]楊俊玲,趙立新.心血管ICU護士的臨床培訓[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5):369-370.
[4]張 潔,魯劍萍,孫慧君.TSP/OSCE四站式臨床技能考核在本科護生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9):32-33.
[5]邱賽琴,鄭玩華,許映娜,等.手術體位安置培訓方法的改進及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7):505-506.
[6]呂利明.OSCE模式在《護理學基礎》實驗考試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2):118-119.
[7]李 妍,郭愛敏.提高ICU護士對使用呼吸機患者抬高床頭依從性的策略和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1):40-43.
[8]高素芳,范秀珍,賈美君.ICU專科護士科研能力情況調查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6):58-59.
[9]王曉慧,江 嬌,魏媛媛,等.重癥監護病房工作環境與護士溝通能力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4,28(1B):18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