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美詩 汪 飛 楊 毅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衛生保健事業的發展,腹腔鏡下腎上腺囊腫切除術已成為治療腎上腺疾病的主要臨床方法[1]。此術是一種集現代高科技技術與傳統外科手術為一體的新型高效醫療手術,但仍屬于一種入侵手術[2]。我院對收治的腎上腺囊腫患者采用腹腔鏡下腎上腺囊腫切除術治療,為了緩解患者情緒,保障手術的順利進行,其適當的護理干預必不可少。據此,本研究對腹腔鏡下腎上腺囊腫切除術患者的臨床護理措施進行探討分析,現報道如下。
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選取60例我院行腹腔鏡下腎上腺囊腫切除術患者為研究對象,男34例,女26例;年齡60~75歲,平均年齡(68.45±4.38)歲。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并排除不宜研究的特例。隨機將患者等分成對照組和試驗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 對照組 采用傳統腎上腺囊腫切除術,是泌尿外科高風險、高難度的手術,其占位性病變可導致代謝紊亂,進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增加了手術風險。
2.2 試驗組 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健側臥位,腰部墊枕撐起;于腋中線髂嵴上方2cm處縱行做一長1.5cm皮膚切口,長彎鉗分離肌肉及腰背筋膜至后腹腔間隙;以示指順肌纖維方向鈍性分離撐開腰背筋膜進入腹膜后間隙,予腹膜后間隙置入一個自制的氣囊充氣500~800 ml,留置3min后放氣,拔除氣囊,再在手指引導下分別于腋前線和腋后線與肋緣交界處分別置直徑5 mm的套管針,腋中線髂嵴上方置直徑10 mm的套管針;縫合皮膚,注入CO2氣體,穿刺點置入相應操作器械及腹腔鏡。首先找到并進入腰肌前間隙,以腰大肌為解剖標志,向上分離至膈肌下方;打開腎上極腎周脂肪囊,游離腎上極及內側緣,顯露腎上腺區;在脂肪堆中游離并找到金黃色的腎上腺及囊腫,在腎上腺內側游離腎上腺及囊腫時注意保護腎上腺中央靜脈,較大血管用超聲刀處理,必要時使用威克外科結扎鎖(Hem-o-10k)夾閉;切除囊腫放入標本袋,切口處放置負壓引流管一根。
對兩組患兒相關臨床指標進行觀察記錄,主要包括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排氣時間等。
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腹腔鏡下腎上腺囊腫切除術主要是通過可視科學設備準確地找到需要手術的部位,具有損傷小,解剖更清晰,出血少,術后疼痛輕、恢復快和并發癥少等優點,代表了腎上腺手術的發展方向。而傳統腎上腺開放手術切口部位較高,易損傷胸膜,有時因為腎上腺過高、過深及切口部位偏低,手術視野顯露不好,尋找腎上腺困難。采用腹腔鏡進行腎上腺手術,不僅可減少手術創傷,同時能更好地顯露腎上腺,使手術操作分離更加方便精細,可明顯減少術中出血等并發癥。本研究顯示,試驗組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排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與諸多相似文獻結論具有一定的一致性[3-4]。
腎上腺皮質和髓質實際上是兩個獨立的內分泌腺體,腎上腺皮質合成和分泌多種激素,具有廣泛的生理功能,為機體維持正常的生命所必需。但由于腎上腺的解剖位置特殊,質脆、血運豐富,一旦人體腎上腺發生病變后,其腎上腺手術治療難度就較大[5],而腹腔鏡手術的出現直接推動了各類腎上腺手術進入了新時代。
[1]朱 剛,張耀光,張亞群,等.經后腹膜腔單孔腹腔鏡下腎上腺切除術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2,33(5):333-335.
[2]李勇男,吳碩東,姚殿波,等.經臍單孔腹腔鏡腎上腺囊腫切除[J].中華腔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3,6(4):307-309.
[3]任 建,王 翔,劉乃波,等.后腹腔鏡腎上腺囊腫去頂術與切除術臨床療效分析[J].中華醫學雜志,2013,93(26):2059-2061.
[4]米 娜,鄭慕華,胡文環,等.全程優質護理干預在腹腔鏡下腎上腺囊腫手術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8):66-67.
[5]楊慧穎,倪 英,樊 華,等.老年科全程優質護理管理實踐的效果與評價[J].上海護理,2011,11(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