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40(2015)05-0075-05
收稿日期:2015-08-31
作者簡介:郭建華,浙江警察學院學刊編輯部主任、本刊主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教學管理、警察教育、治安學。
*本文系2012年度校級教學改革項目“公安院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研究”之研究成果。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方案》,審核評估核心是對學校人才培養目標與培養效果的實現狀況進行評價,重點是考察學校教學工作的“四個度”:一是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與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適應度;二是教師和教學資源條件的保障度;三是教學和質量保障體系運行的有效度;四是學生和社會用人單位的滿意度。其中,對學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運行的有效度審核要素主要包括審核學校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質量監控、質量信息及利用和質量改進。在審核評估的視角下,認真總結浙江警察學院(以下簡稱“我校”)升本以來尤其是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以來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的實踐與探索,提出不斷完善我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有效度建設的工作對策,建立有效的校內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及其運行機制,是規范教學與教學管理、切實保障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是我校生存發展的基本要求,對其他高校尤其是對公安院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與完善也有借鑒與啟示作用。
一、審核評估對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新要求
審核評估是我國新時期確立的“五位一體”評估制度的主要內容與基本形式之一。 ①審核評估倡導堅持“對國家負責、為學校服務”“學校是質量保障和評估的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理念,堅持“共同構建”“全面參與”“多元價值”的評估思想,實現發展性評估的目的。一方面,它要求以全面質量管理理論和現代高等教育教學質量觀為指導,充分發揮教學質量監控及其質量監控體系的功能作用,通過制定教學質量標準,加強對教學過程、教學資源條件和教學效果的診斷、檢查、評價和監督,并形成學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包括監控組織體系、監控制度體系、監控評價體系、監控反饋體系)及其長效的運行機制。另一方面,它要求把握審核評估的指導思想與總體要求、審核評估范圍與重點,全面理解與把握審核評估審核項目“質量保障”的內涵及其新要求。
質量保障是對高等教育體系、院校或專業、項目進行的持續評估(評價、控制、保障、保持和改進)進程。 ②審核評估專門設置“質量保障”的審核項目,既有別于合格評估的“質量管理”指標,又有別于水平評估的“教學管理”指標,要求建立健全內部質量標準、質量規范、質量評價、質量反饋和質量改進等制度,重視教學和質量保障體系運行的有效度。總體而言,強調過程的改進性和內涵的提升,注重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的建設,注重建立質量保障的長效機制以確保質量的持續提高。具體來講,有以下四個方面審核要素:一是質量保障體系。通過四個審核要點來實現:質量標準建設;學校質量保障模式及體系結構;質量保障體系的組織、制度建設;教學質量隊伍建設。二是質量監控。通過二個審核要點來實現:自我評估及質量監控的內容與方式;自我評估及質量監控的實施效果。三是質量信息及利用。通過三個審核要點來實現:校內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建設情況;質量信息統計、分析、反饋機制;質量信息公開及年度質量報告。四是質量改進。通過二個審核要點來實現:質量改進的途徑與方法;質量改進的效果與評價。
二、我校構建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實踐探索
我校始終堅持“政治建校、從嚴治校、質量立校、特色辦校、改革強校、發展興校”的辦學理念,為培養卓越警務人才,加強教學管理,堅持不懈構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升本以來,我校進一步樹立和強化了本科教育教學理念和本科教學質量觀、人才觀,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以嚴格的教學督導為抓手,制定各個教育教學環節和評教、評學的質量標準,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教學檢查和自我評估,建立教學質量監控組織和質量監控信息反饋有序、質量改進及時有力的工作機制,逐步構建并形成了具有我校特點、公安院校特色和時代特征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為教學質量的提高發揮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一)制定教學保障制度。教學質量監控要形成質量約束、質量激勵、質量評估和質量改進的制度與運行機制,關鍵是要不斷制定與完善教學管理及其質量監控制度,以強化質量意識、明確質量標準和提升質量水平。我校以質量為引領,以制度構建來逐步推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及其運行機制的建設,突出教學質量標準的制度建設,突出教學質量監控的長效機制建設,突出將教學監控的制度建設融入學校的建設發展與人才培養之中。升本之初,我校從規范教學與提高教學質量出發,以實施質量工程為平臺,注重特色專業建設、精品課程建設、優秀教材建設和教學資源建設,先后修訂完善了教學管理檢查、主要教學環節質量標準、教學督導、實驗實訓教學規范、教師干部聽課、學生評教和教師評學等一系列教學管理、質量保障制度。學士學位授予權評審期間,我校又建立和完善了百余份教學管理文件,形成了涵蓋質量生成系統、質量保障系統、質量管理系統、質量監督系統、質量評估系統和質量反饋與改進系統的內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迎接合格評估期間,我校積極構建教學自我評價和質量持續改進制度,形成由二百余個規范文件組成的涵蓋教學質量目標、教學資源保障、教學管理保障、教學質量監測與改進的內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合格評估之后,從鞏固評估成果和加強合格評估整改出發,我校又制定了系部教學質量監控、自我評估工作方案、優秀試卷評審、選修課課程管理和校內講座管理及實驗(實訓)室建設指導意見等教學質量標準與質量監控的規范文件20余份。
(二)建立質量監控組織。強有力的質量監控組織是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之保障,也是我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建設的特色。一是學校層面架構了強有力的教學質量監控組織。升本之后,2008年設置了教學與訓練研究室,主要承擔教學督導、專項與專題教學檢查、質量考評和全面的自我評估等教學質量監控工作。2012年成立了學校教學質量監控辦公室,并與教學與訓練研究室合署辦公,全面負責學校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的監控工作。二是形成專兼職結合以專職為主的質量監控隊伍。我校教學質量監控辦現有8名專職干部(其中4名為返聘的本校與外校的具有高級職稱的退休教師),每年從各個系部遴選出12名左右專任教師作為教學質量監控的兼職督導員。三是不斷完善校系兩級質量監控組織建設。在學校教學質量監控辦的指導下,10個系部成立以系部主任為組長、教研室主任和資深教師及教學骨干為主體的系部教學質量監控小組,系部開展以教學督導聽課為突破口的教學質量監控工作。四是教學質量監控辦參與學校辦學定位、發展規劃和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牽頭開展合格評估的質量檢查;積極協調并指導教學管理部門和學生管理部門及教學資源的保障部門如人事處、實驗中心和圖書館做好教育教學與人才培養的質量標準制度、質量監控及質量整改,同時積極做好以督導聽課為核心的教學質量監控與質量改進工作。
(三)開展教學督導工作。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教學督導是反映教學質量的“晴雨表”。我校經過多年的實踐,已經形成了以聽課督導為主的全面教學質量監控及其運行機制。一是組織專兼職督導員開展以課堂教學為主的隨機性的督導聽課。不僅督導理論課,也督導實驗、實訓課程,加強對新教師、駐校教官及教學效果不佳教師授課的聽課督導。按照規定,每位校級專職督導員每學期需要督導聽課100課時左右,校級兼職督導員每個學期聽課不少于15課時,被聽課教師人數占本學期開課教師人數的80%至85%。隨機性的全面督導聽課打分(分值占教師教學質量考核的30%),確保了課堂教學質量。二是規范督導聽課標準,實行督與導的有機結合。制定了《教師干部聽課管理規定》,提出了教學督導員聽課評價的主要觀測點: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紀律;教學表達和教學效果,同時提出了理論教學課與實驗(實訓)課不同的聽課評價標準。聽課后進行評議打分,督導員對被聽課教師進行聽課意見的當面反饋交流,既肯定教學好的方面又指出存在的不足與需要改進的具體問題。三是實施“四位一體”(即督教、督學、督管和督保)的全面教學督導。通過課堂聽課、抽查作業和考核(考試)及論文完成情況督導并反映學生的學習紀律、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加強對課堂教學外的實訓、實習等教學環節的檢查督促。通過督教、督學進一步督促檢查教學管理部門制度化建設方面的缺陷、發現教學資源與條件保障方面的不足,如師資隊伍結構問題、實驗與實訓設備的不足等。四是教學督導與質量改進有機結合。將學評教、教學督導聽課與教師的教學質量掛鉤(其中學評教占40%,系部教學督導評價占30%,校級督導占30%)、系部教學督導與系部的年終考核掛鉤、全面教學督導與學校的校風、教風和學風掛鉤。根據學期的督導總結報告,學校及時提出教育教學質量改進的意見。
(四)探索多種檢查形式。自我評估是自我診斷式審核評估的內在要求,更是構建科學的發展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本質要求。我校積極探索教學常態檢查、專項檢查、專題質量評估和集中式自我評估等形式,提高了質量監控的成效。一是開展常態性的教學檢查。實行“三段式”(期初、期中、期末)教學工作常規檢查,重點檢查(抽查)教學進度表(含實驗、實訓課的安排)、學生作業批閱、系部督導聽課與教研活動、學生課堂筆記等內容。二是開展專項教學檢查。主要是對各個主要教學環節及其成效進行檢查,即對試卷(含實驗報告)和畢業論文(設計)及實踐教學包括設施設備條件進行檢查(抽查)。試卷檢查重點是檢查試卷命題與批閱的規范性、完整性和質量,每個學期結束后由系部組織檢查并由學校進行抽查。每學年進行優秀試卷的評選和對畢業論文(設計)的檢查。除了對校內的實驗、實訓課進行聽課督導和對實驗、實訓報告、作業進行抽查外,每學年還對學生實習工作進行日常化、制度化的檢查(抽查),或由專門人員駐點檢查。三是開展專題質量評估。包括對學校、系部和教師個人的質量評估,即“五項評估”:學校年度教學工作質量報告;系部年度教學工作考核;教師教學業績考核;專業評估;課程評估。四是開展全面的教學工作自我評估。2013年5月至8月,我校開展了教學自我評估檢查及其整改驗收檢查。組織專門班子,制定評估方案和設計評估標準,采取查閱材料、核對數據、訪談教師和現場反饋等形式,開展對系部教學規范和質量監控、教師教學常規、實踐教學組織實施和課程考核等四個方面內容的全面檢查。通過檢查——反饋——整改——驗收流程,實現自我評估的目標要求。從2014年起,每學期末公布教學工作及自我檢查評估方案,開展為期2周的自我評估,既檢查學期的全面教學情況,又檢查下一學期的教學準備情況。
(五)拓寬信息反饋渠道。一是構建多形式多層面的教學質量信息收集與反饋渠道。建立學生教學聯絡員制度和信息通報制度。我校教學聯絡員制度建立十多年,已經形成了獨特的工作模式與運行機制。學生教學聯絡員由各區隊的學習委員兼任,負責收集教師課堂教學的有關信息,每周定期向學校教學督導組報送教學信息,教學督導組及時匯總、分析、整理,分類向有關部門(包括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和教學保障部門)及教師反饋教學評價信息。每學期對教學聯絡員進行調整和培訓,每學年對優秀的教學聯絡員進行表彰。同時,通過校領導接待日及系部與學管部門的聯席會議以及教務處“相約11樓”師生約談會等形式,充分獲取和反饋有關教學、教學管理與教學保障的信息。二是實施實時監控和持續改進的質量監控工作機制。一方面,實施“短平快”質量監控反饋機制。督導組對教師的教學課堂聽課進行課后的當面口頭交流反饋;加強對畢業論文答辯和畢業綜合訓練實施現場監控;對教學督導聽課、教學專項檢查和校長接待日中發現的較為嚴重的教學問題,向有關職能部門發出《教學信息反饋單》,提出整改意見并要求反饋整改情況。另一方面,建立長效的教學質量改進機制。將教學督導聽課情況體現在對教師教學質量年度考核及其職稱評審與評優評先中。開展畢業生跟蹤調查和師生滿意度調查,及時反饋教學質量信息,以不斷調整改進教學工作。建立教學質量監控網站,運用現代化監控手段,促進監控的規范化。通過教學文件、教學通報、每個學期督導工作總結報告、各系部主任教學例會和每個學期教職工大會等渠道通報教學信息與教學質量監控情況,推動全面的教學質量監控。通過形成教學信息“監督—反饋—改進—建設—監督”閉合循環、螺旋上升的運行機制,真正達到建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目的。 ③
三、提升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有效度的思考
開展并做好我校審核評估的各項工作及其準備,必須從破解我校當前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建設的薄弱環節與問題入手,深入分析問題原因,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不斷提升我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有效度。
我校在推進教學監控及其體系建設中,仍然存在如下亟需改進的問題。一是全面的教學質量監控理念有待進一步確立。教學質量監控及其體系構建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滲透于教學的各個環節與各個方面。當前的教學質量監控存在著“三多三少”現象:對課堂教學監控多,對實踐教學如實訓實習監控少;對教師教學監控多,對教學資源保障監控少;教學質量”督”的多而”導”的少。二是校系兩級分層質量監控體系尚未有效構建。相對于校級教學質量監控,系部一級教學質量監控及其體系,無論是組織設置、制度建設、還是教學質量監控內容與形式,只是初步形成,還需要加強,尤其是自我評估與質量改進更多是在學校質量監控辦推動下開展,缺乏內生動力與制度保障,全面質量監控的制度及其運行機制仍未有效展開。三是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規范文件有待完善。主要教學環節質量監控的標準還不夠細化、規范化、科學化、統一化。四是教學質量改進機制仍有缺陷。教學質量監控的信息反饋與改進有時還不夠及時、到位,教學管理人員的質量監控意識與能力有待加強,學生參與教學質量監控不夠,過程性與診斷性質量監控、校外質量監控如用人單位的跟蹤調查,仍然需要加強。五是教學質量監控與教學管理未能形成合力。教學管理未能完全融入教學質量監控之中,突出地表現在制定教學管理文件和實施教學管理方面考慮的是方便管理,未能從質量監控角度來考量、來落實。
(一)更新理念,重視質量監控體系的有效度建設。公安專業人才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產品”,作為培養、輸送公安人才“產品”主陣地的公安院校,必須樹立人才“產品”的質量意識。公安院校畢業生在讓各級公安機關用人單位滿意的同時,還應在履行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光榮使命中讓廣大人民滿意。為此,我們要更新理念,將人才培養質量作為教育質量評價的核心內容,在指導思想上樹立人才“產品”質量意識,減少“次品”,杜絕“廢品”,以學生發展為本位,更加關注教學活動本身、教學質量的生成過程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 ④通過始終不渝地構建和完善科學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不斷提高其有效度,使其規范運行,有序推進,精準發力,持續發力,獲得質量的持續提高, ⑤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的合格的公安專門人才。
(二)強化保障,確保質量監控體系有效運行。教學質量監控及其監控體系的完善,必須要有強有力的組織及其相關條件的保障。在明確教學質量監控目標的前提下,我校要建立強有力的教學質量監控決策系統,進一步建立健全校系兩級質量監控機構,提供更加有力的相關教學資源保障條件,提高教學質量監控人員的素質與能力。一是加強質量監控的頂層設計,形成教學質量監控的決策系統。建立校長為第一責任人、主管教學副校長直接負責的教學質量監控組織系統。通過教學工作委員會和教學督導委員會開展教學決策活動, ⑥對教學工作進行宏觀指導和管理,審定人才培養方案和主要教學環節的質量標準,按照學校的發展定位、辦學理念和人才培養目標,制定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規劃和年度質量監控計劃。二是發揮系部作用,完善校系兩級監控功能。系部要按照我校《關于進一步推進系部教學質量監控工作實施意見》,加強質量監控的組織和制度建設,有序開展重點項目與工作的監控,認真開展課堂教學督導、常態教學檢查和專項與專題教學檢查,加強教學自我評估和教學信息反饋與質量改進,積極發揮教研室在教學質量監控中的基礎性監督保障作用。校級教學質量監控要改變督導聽課為主的單一督導形式,制定與審定主要教學質量標準,參與審定學校的辦學定位與發展規劃,組織開展年度質量自我評估和校內學評教、教評學、學生滿意度調查,對系部教學質量監控與有關職能部門的教學保障情況開展抽查并提出整改意見。三是提供政策性保障,提高監控人員的素質與能力。為教學質量監控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性保障,包括增加校級質量監控組織人員(包括教學管理人員)的數量,改善質量監控辦專職人員的結構,設立年度教學質量監控獎,通過引進與培養,提高質量監控人員的素質與能力,發揮監控應用的效益。
(三)規范標準,完善質量監控體系制度建設。質量標準的設置及完善的制度是教學質量監控的前提和基礎。要從服務于教學質量監控、服務于審核評估出發,強化質量監控標準的規范性、質量監控體系的完整性、質量監控體系內容的針對性,堅持“有、有用、有效、有特色”的建設原則, ⑦積極推進和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制度建設。一是提高教學質量監控的標準化建設程度。一方面要從建設浙江省應用型建設試點學校的實際出發,修改、刪除不合時宜的教學管理與質量標準體系的規范文件,制定符合學校提質升級的教學質量監控規章,另一方面要重點修改完善主要教學環節及其檢驗、監測與評估的標準,如學科專業、課程、教材建設規范,課堂教學、教案與督導聽課規范,作業、課程考核、畢業論文(設計)規范。二是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制度建設。既要加強教學管理保障與教學質量檢測改進的制度建設,又要加強教學質量目標與教學資源保障系統的制度建設。重點要制定好學校的“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學校的辦學定位、發展方向和人才培養目標,修改完善教學資源保障的各項制度。三是加大質量標準及其體系的內涵建設,重點是加強人才培養方案、專業與課程和實踐教學、畢業論文(設計)與課程考核等規范文件的制定與修改。
(四)自我評估,促進質量監控更加常態化。完善自我評估制度與運行機制,才能有利于促進教學質量的自我診斷、自我改進、自我提高。就我校而言,強化自我評估意識,提高自我評估的成效,必須著力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確自我評估的范圍與形式。要根據學校確定的人才培養目標,圍繞教學條件、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開展教學自我評估。教學的常態檢查、專項檢查、專題檢查和集中式的評估檢查都屬于自我評估,要在教學規范文件中,對檢查的內容和要求明確進行規定。二是對重點內容進行自我評估。重點評估內容包括學科專業評估、課程評估、實驗室(實訓場所)建設評估和試卷與畢業論文(設計)評估及師生評教評學與用人單位滿意度的評估,尤為要重視對教學效果(包括對教學對象、教學資源與用人單位)的評估。三是公布教學年度質量報告。在自我評估基礎上形成的本科教學年度質量報告,是強化學校辦學主體的體現,有利于國家加強對學校宏觀監測與指導(是審核評估的重要參考),也有利于社會及家長加強對高校人才培養的監督。因此,學校和系部都要充分重視,真實客觀匯總情況,科學提煉形成教學年度質量報告。
(五)豐富手段,保證質量改進更加實效化。實現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有效度建設,要著力從信息反饋和質量改進入手,注重教學質量監控信息反饋的及時和質量改進的實效。一是加強教學信息員隊伍建設。要形成學生信息員、授課教師和督導聽課教師“三位一體”的學評教、教評學和評教又評學的教學信息員隊伍,特別要重視學生尤其是實習學生教學信息員隊伍建設。二是把握教學質量監控動態信息。學校質量監控辦要及時收集歸納教學信息員提供的教學質量信息,同時,每年開展師生教學滿意度調查和畢業生跟蹤調查,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分析。三是重視教學質量監控的即時反饋即時改進。要利用各種形式尤其是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手段,加大反饋力度,督促及時整改。四是加強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常態監測。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反映學校教學基本狀態,是審核評估專家重要的評估參考。要通過專人、專門部門負責,確保教學信息的準確、確保整改信息的及時發出,為順利通過審核評估打下良好的基礎。
注釋:
①“五位一體”本科教學評估制度是學校自我評估、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院校評估、專業認證及評估和國際評估。其中院校評估分合格評估和審核評估兩類。
②④吳巖主編:《國際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新視野》,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20頁。.
③⑦浙江警察學院教務處、教學與訓練研究室編:《浙江警察學院教育教學研究文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442、428頁。
⑤教育部:《教育部關于開展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的通知》,2013年12月5日。
⑥高桂楨:《構建高校內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探索與實踐》,《教育與職業》200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