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雷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航運法律學院,上海 200042)
?
自貿區中國船舶融資租賃的法制建構
鄭雷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航運法律學院,上海200042)
摘要:在建設上海自貿區和國際航運中心的過程中,以船舶融資租賃為代表的融資租賃是自貿區發展的重要內容。自貿區對船舶融資租賃的政策和法制改革體現在稅收的改革、風險隔離的強化、準入門檻的降低、便利境外融資和使用外匯、管理方式的改革和業務范圍的拓展等方面。雖然自貿區的融資租賃制度較之以前進行了較大的革新,但是在未來有必要出臺專門的船舶融融資租賃法,并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的相關規定,加強對船舶融資租賃業的扶持,以引導中國航運業走向現代化。
關鍵詞:自貿區;融資租賃;船舶融資租賃
現代航運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大型船舶的造價日趨昂貴,航運公司非常依賴金融市場的融資,一旦融資環節出現問題,許多航運企業就面臨著倒閉的風險。而船舶融資租賃為船東融資提供了新的可能,其發展狀況一定程度上象征著現代船舶融資市場完善與否,船舶融資租賃市場的擴大對于自有資金緊張的船東有著特殊的意義。隨著上海自貿區建設的穩步推進,與船舶融租租賃相關的法規和政策逐步出臺,對于融資租賃的支持和優惠較之以往有非常大的突破。筆者旨在分析自貿區成立后船舶融資租賃的政策和法律措施的新發展,以期為相關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鑒。
一、國際船舶融資租賃開展狀況的比較
融資租賃濫觴于美國,二戰以后,各國經濟面臨重建,但是各國企業很難籌集到生產資本,而美國國內的企業又出現了產能過剩的問題,在向其他企業供應大型生產設備時,為了解決其他國家企業自有資本不足的問題,美國的制造商發明了一種向產品使用者授信的機制,即承租人無需投入自有資本,在承租人利用生產設備賺錢后償還生產廠商的融資模式,這是融資租賃的開端。目前,美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融資租賃市場,融資租賃已經占據航空、航運、電氣、汽車、建筑、房產、醫療設備等行業制造廠商產品60%以上的市場份額。[1]在美國船舶融資租賃的發展中,美國對于船舶等大型設備的租賃呈現資產證券化的趨勢,資產證券化是指“發起人將缺乏流動性但能在未來產生可預見的穩定現金流的資產或資產集合出售給特殊目的載體(Special Purpose Vehicle,簡稱SPV),由其通過一定的結構安排,分離和重組資產的收益和風險并增強資產的信用,轉化成由資產產生的現金流擔保的可流通的證券,銷售給金融市場上的投資者”,[2]美國通過資產證券化能夠盤活出租人的資本,但也存在著加劇金融風險的隱患。上海自貿區在融資租賃改革中的一大亮點即是引入SPV制度。
在德國發展船舶融資租賃的實踐中出現了KG基金模式,KG基金在運作中先由發起人(無限責任合伙人)投入少量的資金,然后募集吸引有限責任合伙人的資金,最后成立專門進行投資船舶的KG基金,KG基金通常為封閉式的基金。[3]通過KG基金的運作,德國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船隊,但是隨著金融危機的影響,目前德國的KG基金普遍出現了虧損和破產的狀況。[4]
中國20世紀80年代開始了融資租賃的實踐,中日合資的東方租賃有限公司是中國首家融資租賃公司。目前中國市場上融資租賃公司可以分為三類——金融租賃公司、內資試點融資租賃企業以及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公司。從數量分布上看,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公司數量最多,內資試點融資租賃公司居中,金融租賃公司數量最少但未來發展潛力最大。2009年,融資租賃業新增業務額為2 800億元,2010年已超過4 000億元,其中金融租賃公司將近占據一半的市場份額,2011年融資租賃業務規模預計將達到6 600億至8 000億元。[5]近年,交銀租賃通過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項目公司在中海工業(江蘇)有限公司訂造了3艘9 400TEU集裝箱船舶,以經營租賃方式長期光船租賃給全球第三大班輪公司達飛海運集團營運。這是交銀租賃依托自貿試驗區區內SPV(單機單船公司)操作的自貿區第一單船舶經營租賃業務。[5]截至2014年5月底,自貿區已經有融資租賃企業419家,其中母公司111家,SPV(特殊目的公司)308家,注冊資本293億元,在自貿區揭牌以后,新增加78家母公司,注冊資金196億元,有53家融資租賃公司可以兼營商業保理業務。已經運作的融資租賃市場,有35艘船舶。[6]
現代的融資租賃發源于美國,在美國法中沒有船舶融資租賃的特殊定義,其對船舶融資租賃的界定可主要參考融資租賃的定義。美國在商法、會計法和稅法中對融資租賃的界定各不相同,形成了各自為政的局面。[7]2-41988年的《國際融資租賃公約》(簡稱《公約》)是當前融資租賃主要適用的公約。《公約》第1條將融資租賃界定為:一方(出租人)按照另一方(承租人)的規格要求同某個第三方(供貨人)訂立一項協議。根據該協議,出租人按承租人就涉及其利益的部分所認可的條件取得成套設備、資本貨物或其他設備,并以承租人支付租金為條件,授予承租人使用設備的權利。在這一交易中,應由承租人指定設備和選擇供貨人,并不是主要依賴出租人的技能和判斷;供貨人知悉融資租賃交易;租金的計算應涵蓋攤提設備的全部或大部分成本的。
雖然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就已經開展了融資租賃的一些業務,但是中國關于融資租賃的制度散見于各部門法和規章中。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簡稱《航空法》)中首次對航空器融資租賃做出了界定,其第27條規定:“民用航空器的融資租賃,是指出租人按照承租人對供貨方和民用航空器的選擇,購得民用航空器,出租給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定期交納租金。”隨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簡稱《合同法》)中第237條對融資租賃合同進行了界定:“融資租賃合同是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根據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由此可見,《合同法》基本上沿用了《航空法》中民用航空器融資租賃的定義,只是將民用航空器這一特殊標的換作租賃物這一普通標的而已。此外,《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及《會計準則》中對融資租賃都有所界定。
雖然融資租賃得到了相關法律一定程度的說明,但是如何界定船舶融資租賃并無定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簡稱《海商法》)在“船舶租用合同”一章中僅僅對于船舶租用合同、定期租船合同和光船租賃合同進行了說明,但船舶融資租賃的定義并未在立法上得以體現,船舶融資租賃準用光船租賃的規定。有學者對船舶融資租賃進行了界定:“船舶融資租賃,是融資租賃的一種類型,指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和船舶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船舶,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租期屆滿后承租人享有續租、購買或退回船舶的選擇權的特殊交易。”[8]
二、自貿區船舶融資租賃的法制的主要改革措施
融資租賃是上海自貿區改革的重點之一,在已實行的方案中,對于融資租賃的改革力度和優惠措施可謂前所未有。這些法制改革主要體現在對租賃公司的稅收、準入門檻以及公司經營范圍等方面。
良好的稅收環境對船舶融資租賃的發展具有很強的促進作用,在自貿區成立之前中國對發展融資租賃一直缺乏有針對性的稅收刺激措施,這一狀況在自貿區成立后有了很大的改觀。在自貿區的改革方案中明確提出:“自貿試驗區內注冊的融資租賃公司或金融租賃公司在試驗區內設立的項目子公司納入融資租賃出口退稅試點范圍”;“對于進口融資租賃,由國內承租人報關的,承租人可向海關申請分期繳納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并允許采取保證書的方式提供擔保”。[9]這些措施的實施能夠有效地減輕中國融資租賃企業的稅負,對于從國外進口船舶的融資租賃公司而言是一個較強的利好消息,能夠在相當程度上改善企業的融資成本和降低企業的資金壓力。
過去在中國融資租賃業發展中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如何避免融資租賃項目的風險波及母公司和投資者,由于中國現行法中并沒有規定投資者與融資租賃項目公司的獨立關系,造成融資租賃項目公司的運營風險會波及投資者和母公司。特別是在公司法中還有“刺破公司面紗”制度的存在,這對融資租賃的母公司的經營始終是一個巨大的威脅。這種狀況在自貿區成立后得到了較大改觀,在自貿區的改革方案中提出:“允許和支持各類融資租賃公司,在自貿試驗區內設立項目子公司(SPV公司)并開展境內外租賃服務,并且對項目子公司不設最低注冊資本金限制。”SPV租賃是指融資租賃公司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在境內保稅地區為從事融資租賃業務并實現風險隔離功能所專門設立的租賃項目子公司[10]。融資租賃公司通過設立SPV公司,將單艘船舶等作為租賃標的物,出租給承租人營運,能夠隔離風險,即使SPV公司破產也不會波及投資者融資公司以外的其他資產,提高了融資租賃公司的生存及競爭能力。
中國法律對成立融資租賃公司的注冊資本要求一直較高,注冊資金金融租賃公司最低為1億元,外資租賃公司最低為1 000萬美元,內資租賃公司最低為1.7億元。而在自貿區改革方案中提出,“允許和支持各類融資租賃公司在試驗區內設立項目子公司并開展境內外租賃服務,融資租賃公司在試驗區內設立的單機、單船子公司不設最低注冊資本限制”。但是,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不設注冊資本金限制這一項,并不完全是針對融資租賃行業的特殊優惠,租賃行業是資本密集型行業,注冊資本金的大小并不是企業關注的要點。[11]
由于金融市場環境的差異,許多企業可能在境外融資時成本更低,在考慮這一情況后,自貿區的改革方案中提出:“自貿試驗區內融資租賃公司可開立跨境人民幣專戶,向境外借取跨境人民幣貸款,跨境人民幣借款額度采取余額制管理”;“支持開展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國內、國際外匯主賬戶等本、外幣資金池業務”。[9]自貿區改革方案中還加大了融資租賃企業使用外匯的便利措施,方案中規定,“自貿試驗區內融資租賃企業對外提供擔保,可自行辦理擔保合同簽約,無須到外管局辦理事前審批手續。向境外支付擔保費無須核準,可直接至銀行辦理購付匯手續”;“允許各類融資租賃公司境內融資租賃業務收取外幣租金;便利融資租賃公司從境外購買飛機、船舶、大型設備等融資租賃項目的付匯手續;自貿試驗區內的外商融資租賃企業的外匯資本金實行意愿結匯;自貿試驗區內融資租賃公司開展對外融資租賃業務時,不受現行的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額度限制”。[9]自貿區內鼓勵跨境融資自由化,有望讓國內租賃公司彌補以前無法進行外匯融資的“短板”,降低融資企業的融資成本,提升融資能力。
目前中國法律對融資租賃公司實行多頭管理:金融租賃公司由中國銀監會批準設立;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公司由商務部批準設立;內資試點融資租賃公司由商務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共同批準設立。由于監管標準和監管能力的差異,多頭監管的模式實際上不利于融資企業公平競爭。而自貿區改革方案中提出:“區內融資租賃公司的審批權限下放,由自貿試驗區管委會經濟發展局負責審批3億美金以下注冊資本的外資融資租賃公司。”[9]隨著改革的推進,可以預見將來對融資租賃公司的監督和管理將會向便利化方向發展,融資租賃公司的監管將會在一定程度上走向統一。
在自貿區改革方案中對融資租賃公司的業務范圍進行了一定的拓展,鼓勵融資租賃公司開展之前不曾涉足的業務,在改革方案中提出:“與境內區外的融資租賃公司僅能開展國內業務相比,區內公司的業務范圍更廣,可開展全流向的租賃業務,包括兩頭在內的境內租賃、兩頭在外的境外租賃、以及一頭在內一頭在外的進口或出口租賃業務”;“自貿試驗區內的融資租賃公司可兼營與主營業務相關的商業保理業務”。這些政策普遍被認為會為租賃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特別是飛機、船舶的租賃業務將迎來大量增長。隨著這些政策的支持,2013年9月到10月初,涉及融資租賃的上市公司已在A股市場歷經一輪漲勢。[11]
三、自貿區船舶融資租賃的法制變革的不足
法律為經濟的良性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持,對于融資租賃而言,法律制度、直接稅、財務會計和監管是支撐和影響融資租賃業發展的四大支柱。[12]盡管融資租賃在中國已有30年的發展史,在自貿區成立后也出臺了許多有利于融資租賃發展的措施,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這些措施雖然能在短期內刺激船舶融資租賃的發展,但從長遠來看中國仍然需要通過法制改革穩固船舶融資租賃業的根基,以實現船舶融資租賃的長期健康發展。
《合同法》“融資租賃合同章”是目前調整中國融資租賃業最主要的法律制度,但對船舶融資租賃業而言,它仍是很不完善的,其原因在于不論在數量上還是在內容上它規定得較為原則和簡單,在功能上其只能調整簡單的融資租賃合同,而對融資租賃這一產業該如何準入、監管、調整和扶持都缺乏系統性規定。這種缺失同樣反映在《海商法》中,《海商法》在規定船舶租用合同時沒有將船舶融資租賃合同規定在列,船舶融資租賃中的海事規則長期準用光船租賃的規定。這種立法的缺失,不僅不利于科學地調整船舶融資租賃,而且可能會誤向當事人傳遞出不鼓勵、不重視船舶融資租賃的信息。此外,對融資租賃船舶的登記問題、船舶融資租賃的優先權和出租人所有權的沖突問題立法沒有特別規定,這為船舶融資租賃的實踐帶來了隱患。[13]
這種立法的缺失反映了中國立法機關對于船舶融資租賃立法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最近的立法規劃顯示,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融資租賃法》(簡稱《融資租賃法》)并沒有進入中國近期的立法規劃,[14]不但《融資租賃法》不在“條件比較成熟、任期內擬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之列,而且“需要抓緊工作、條件成熟時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中也沒有《融資租賃法》,中國船舶融資租賃業可能面臨長期適用現行立法的困境。
在自貿區法制改革中對于融資租賃唯一的一條稅收優惠措施是針對飛機融資租賃的,[9]對于船舶目前沒有針對性的優惠措施。此外,中國的船舶融資租賃的政策環境不夠寬松,產業扶持政策還沒有出臺。目前中國對船舶融資租賃并無特別稅收政策,船舶融資租賃所涉及的現行稅種主要包括營業稅、印花稅、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和關稅等,而這些稅收規定中,并沒有特別針對融資租賃業的稅收優惠。中國會計法不允許船舶融資租賃可以加速折舊,這使得船舶融資租賃的投資者不能享受到稅收優惠,而這在德國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是可以享受的。[3]中國目前針對船舶產業的基金在天津剛剛起步,雖有一定規模,但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
從目前對自貿區出臺的與船舶融資租賃的改革措施來看,其不是通過改革相關立法的形式來推動船舶融資租賃的發展,而是通過發布政策的形式來改變當前的立法,這種做法具有“先行先試”的特點,也決定了自貿區相關船舶融資租賃的改革措施具有“實驗性”和“不穩定性”。而且相關船舶融資的政策沒有直接出現在自貿區條例中,而是由自貿區管委會單獨出臺相關的政策意見。從已經頒布的政策來看,其達不到立法的標準,相關措施之間也缺乏有機聯系,采用的措辭常為“鼓勵”、“可以”等較為模糊的字眼,這些政策有待于更進一步的明確和細化。
四、中國未來船舶融資租賃相關制度的完善
中國應盡快制訂專門的《融資租賃法》,其原因在于,從產業特點上,融資租賃業是一個跨行業、跨部門的新興朝陽行業;從法律制度上船舶融資租賃涉及到物權法、合同法、海商法、稅法、經濟法、財會法等多個部門法,以融資租賃合同制度代替融資租賃制度本身無法從整體上調整船舶融資租賃的法律問題;從國家實踐來看,發達國家由于開展融資租賃時間較長,一般沒有融資租賃的專門立法,但發展中國家大多制訂了融資租賃法來促進本國的融資租賃業發展。在未來的立法模式改革的具體路徑上,通過修改《合同法》或編纂《民法典》時解決相關問題,即使修改成功也無法完全涵蓋船舶融資租賃的法律問題,而且曠日持久;制定《融資租賃法》,統一規定融資租賃合同、物權、監管、稅收等方面的內容,不僅簡便易行,而且能在短期內改變中國融資租賃的立法現狀。[15]通過專門立法可以進一步統一協調中國現有融資租賃業的法律政策,使國內外投資者全面了解中國租賃業的法律政策,為引導國內資本進入船舶融資租賃市場創造條件。在未來具體體系設計上,中國的船舶融資租賃立法體系可采取以《融資租賃法》為中心,以《海商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等法律以及金融、稅收和會計制度為補充的模式。
1.在未來,《海商法》中可以考慮增設“船舶融資租賃合同”專章
《海商法》中沒有規定船舶融資租賃合同,中國應在未來的修訂中借鑒《合同法》的做法,對船舶融資租賃合同中當事人之間特殊的權利義務關系做出專門規定,具體包括:在“船舶融資租賃合同”專章與《融資租賃法》的相關規定進行銜接,《融資租賃法》中可以適用于船舶融資租賃的,《海商法》中不再規定,規定準用性條款即可;對于可以適用光船租賃合同中沒有制度性障礙的部分,《海商法》中也沒有必要再次申明;對于那些船舶融資租賃中特殊的合同問題才由“船舶融資租賃合同”加以調整。
2.建立船舶融資租賃登記制度
船舶融資租賃登記制度的特殊性是與船舶融資租賃的物權規則聯系在一起的,一方面船舶所有人在名義上享有船舶所有權,同時在承租人違約時保留船舶所有權的取回權;另一方面,在船舶融資租賃合同順利履行的情況下卻由船舶承租人實際行使所有權,這要求在登記中反映船舶承租人的實際使用權。[7]29但是在目前光船租賃登記制度并不完全適用于船舶融資租賃登記。在未來船舶融資租賃登記制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船舶出租人名義上的所有權應該在登記制度中得以體現,具體而言,船舶出租人的所有權能夠登記,但在登記后應該中止或封存,除非承租人嚴重違約方可解除。
其次,限制船舶融資租賃的所有權人變更所有權。由于船舶融資租賃的承租人實際上使用船舶,船舶融資租賃的履行期間也基本上涵蓋了船舶的大部分使用壽命,因此不應允許出租人擅自轉讓船舶所有權,也不應允許出租人擅自設定船舶抵押權,除非事先取得承租人的書面同意,并保證不影響承租人的承租權。
再次,船舶承租人的租賃權應該得到保護。船舶融資租賃成立后承租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登記國,并對其租賃權進行登記,船舶承租人的國籍可視為船舶所有人的國籍,船舶承租人從境外租賃的船舶可以從事沿海運輸業務。
最后,應限制船舶融資租賃權的注銷登記。船舶融資租賃區別于傳統船舶租賃的特征是“禁止中途解約”、“承租人承擔船舶滅失、損壞的風險和對第三人的責任風險”等,因此,對船舶融資租賃權的注銷登記應嚴格限制。[16]應規定注銷的條件為:船舶融資租賃合同期限屆滿;出租人書面同意船舶融資租賃合同提前中止;承租人有足夠的證據因出租人根本違約等原因,船舶融資租賃合同已提前被解除。[17]
針對保留船舶所有權買賣的合同,將其船舶所有權的保存進行登記,從而取得對抗第三人的效力。這樣,船舶融資租賃合同的出租人就不能擅自處分租賃船舶,第三人也無法主張善意取得船舶的權利,從而保障了承租人的所有權期待權。
3.確立船舶融資租賃中的物權規則
首先,應該解決物權競合問題。中國目前沒有規定船舶融資租賃中出租人的所有權保留與船舶優先權的競合問題,筆者認為,為了保護船舶融資租賃出租人的權利,有必要確立出租人的所有權優先于船舶優先權。但是,當承租人破產出租人行使取回權時,應以優先權產生時承租人當次航程的租金為限,清償船舶優先權的債務。這樣既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優先權人權利,又能保護出租人的資產安全。
其次,應該規定承租人使用船舶的規則。主要根據不同的船舶融資租賃模式來分別確定承租人使用船舶的權利義務,并特別說明與光船租賃合同的區別。
目前中國還沒有專門針對船舶融資租賃出臺有針對性的優惠措施,在未來中國可以借鑒航運發達國家發展船舶融資租賃的經驗,在制度和政策上對于船舶融資租賃給予支持,以促進船舶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
首先,應鼓勵金融機構積極投資船舶融資租賃,目前各大銀行下的金融租賃公司已經開始了投資船舶融資租賃的實踐,但這種投資的可持續性仍然還沒有保障,在政策上中國可以給予投資船舶融資的金融租賃公司一定的減稅政策,以拓寬船舶融資租賃的渠道。
其次,中國應該允許船舶融資租賃在計稅時可以“加速折舊”,《美國投資稅扣除法》規定,出租人投資用于租賃的設備按其購置成本的10%減稅,出租人可以將這一優惠通過優惠租金的方法轉移給承租人。會計準則規定,租賃公司計提折舊可以在直線折舊法、雙倍余額折舊法以及150%折舊法中自主選擇,呆賬準備金比例自定,允許承租人把租金計入成本,這使得租賃雙方應納稅所得減少,從而減少了所得稅費用。[18]德國的KG基金可以在5年內提取新船建造成本的40%作為加速折舊,這樣一艘新船在其交船后的5年內可以計提大約82%的成本進行折舊。[19]中國應借鑒這些國家的作法,使融資租賃加速折舊享受延遲納稅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推動船舶融資租賃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上海市自貿區管委會.境外融資租賃業的發展現狀[EB/OL].(2014-05-16)[2014-12-02].http://www.china-shftz.gov.cn/NewsDetail.aspx?NID=58771b16-4be8-4fe0-a3a6-06582932663a&CID=4b0a97c4-2af0-428b-aefc-75c28 14d800f&MenuType=0.
The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of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financing lease industry[EB/OL].(2014-05-16)[2014-12-02].http://www.china-shftz.gov.cn/NewsDetail.aspx?NID=58771b16-4be8-4fe0-a3a6-06582932663a&CID=4b0a97c4-2af0-428b-aefc-75c2814d800f&MenuType=0.(in Chinese)
[2]洪艷蓉.資產證券化的法律問題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1.
HONG Yan-rong.Research on legal issues of asset securitization[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1.(in Chinese)
[3]江清云.德國KG基金在船舶融資中的作用及其對我國的借鑒意義[J].德國研究,2013(1):67.
JIANG Qing-yun.Effect of the German KG fund in ship finance and it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China[J].German Research,2013(1):67.(in Chinese)
[4]褚書地.德國KG航運基金的興衰及其啟示[J].海南金融,2013(7):29-32.
CHU Shu-di.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erman KG shipping fund and its enlightenment[J].Hainan Finance,2013(7):29-32.(in Chinese)
[5]上海市自貿區管委會.國內融資租賃業的發展現狀[EB/OL].(2014-08-02)[2014-12-02].http://www.china-shftz.gov.cn/NewsDetail.aspx?NID=43665059-10fa-4d64-bc0d-4ba61e8c2b47&CID=4b0a97c4-2af0-428b-aefc-75c2814d800f&MenuType=0.
The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of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finance lease industry in China[EB/OL].(2014-08-02)[2014-12-02].http://www.china-shftz.gov.cn/NewsDetail.aspx?NID=43665059-10fa-4d64-bc0d-4ba61e8c2b47&CID=4b0a97c4-2af0-428b-aefc-75c2814d800f&MenuType=0.(in Chinese)
[6]金融時報.上海自貿區融資租賃企業達419家[EB/OL].(2014-08-02)[2014-12-02].http://finance.jrj.com.cn/2014/06/09065417364156.shtml.
The Financial Times.Shanghai Free Trade Zone finance leasing enterprises reached 419[EB/OL].(2014-08-02)[2014-12-02].http://finance.jrj.com.cn/2014/06/09065417364156.shtml.(in Chinese)
[7]鄭雷.船舶融資租賃法律問題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ZHENG Lei.Research on legal issues of finance lease of vessels[M].Beijing:Law Press,2012.(in Chinese)
[8]司玉琢,李志文.中國海商法基本理論專題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406.
SI Yu-zhuo,LI Zhi-wen.The basic theory research on the China maritime law[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9:406. (in Chinese)
[9]上海市自貿區管委會.自貿試驗區融資租賃政策匯總[EB/OL].(2014-05-16)[2014-12-02].http://www.china-shftz.gov.cn/NewsDetail.aspx?NID=0346250a-2600-40b5-b826-4ed601043bc5&CID=4b0a97c4-2af0-428b-aefc-75c2814d800f& MenuType=0.
The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of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Summary of finance lease policy in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EB/OL].(2014-05-16)[2014-12-02].http://www.china-shftz.gov.cn/NewsDetail.aspx?NID=0346250a-2600-40b5-b826-4ed601043bc5&CID=4b0a97c4-2af0-428b-aefc-75c2814d800f&MenuType=0.(in Chinese)
[10]上海市自貿區管委會.SPV與SPV租賃[EB/OL].(2014-05-16)[2014-12-02].http://www.china-shftz.gov.cn/NewsDetail.aspx?NID=f76039d9-9abb-4717-b259-ab49bcd3af9c&CID=4b0a97c4-2af0-428b-aefc-75c2814d800f&MenuType=0.
The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of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Summary of finance lease policy in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EB/OL].(2014-05-16)[2014-12-02].http://www.china-shftz.gov.cn/NewsDetail.aspx?NID=0346250a-2600-40b5-b826-4ed601043bc5&CID=4b0a97c4-2af0-428b-aefc-75c2814d800f&MenuType=0.(in Chinese)
[11]上海自貿區融資租賃優惠政策超預期[EB/OL].(2013-12-02)[2014-12-02].http://www.shmet.com/Report/266992.html.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finance lease policy more than expected[EB/OL].(2013-12-02)[2014-12-02].http://www.shmet.com/Report/266992.html.(in Chinese)
[12]蘇迪爾·阿曼波.國際租賃完全指南[M].李命志,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17.
AMEMBAL S P.The complete guide to international leasing[M].translated by LI Ming-zhi,et al.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7:17.(in Chinese)
[13]楊健,韓立新.全球經濟危機下我國船舶融資租賃所面臨的風險與對策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0(6):182-186.
YANG Jian,HAN Li-xin.Study on the risk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hipping financing lease of our country when facing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J].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182-186.(in Chinese)
[14]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EB/OL].(2013-12-12)[2014-12-02].http://www.npc.gov.cn/npc/zgrdzz/2013-12/12/content_1816288.htm.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12th Session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legislation plan[EB/OL].(2013-12-12)[2014-12-02].http://www.npc.gov.cn/npc/zgrdzz/2013-12/12/content_1816288.htm.(in Chinese)
[15]高圣平.我國“融資租賃立法”模式研究——兼及我國部門法的立法技術[J].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009(5):77-80.
GAO Sheng-ping.China’s financial leasing legislation mode research—and Chinese department law legislation technology[J].Academic Forum of Nandu(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09(5):77-80.(in Chinese)
[16]楊榮波.船舶融資租賃登記制度探究[J].航海技術,2002(4):73.
YANG Rong-bo.Research of shipping finance lease registration system[J].The Technology of Navigation,2002(4):73.(in Chinese)
[17]李倬瓊.對我國船舶融資租賃合同立法的幾點建議[J].消費導刊,2008(1):147.
LI Zhuo-qiong.Some suggestions on China shipping financing lease contract legislation[J].Consumer Guide,2008(1):147.(in Chinese)
[18]錢存陽,周英章,蔣振聲.國外金融租賃業的成功發展對我國的啟示[J].金融科學,2001(3):100.
QIAN Cun-yang,ZHOU Ying-zhang,JIANG Zhen-sheng.Enlightenment of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foreign financial leasing industry to our country[J].Financial Science,2001(3):100.(in Chinese)
[19]李蒞.國際航運市場及船舶融資方式[J].船艇,2008(10):33.
LI Li.The international shipping market and the shipping financing[J].Boat,2008(10):33.(in Chinese)
李光春.中國自貿區啟運港退稅制度的思考[J].中國海商法研究,2015,26(1):71-76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shipping finance lease law and policy in free trade zone
ZHENG Lei
(International Shipping Law School,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Shanghai 200042,China)
Abstract:During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and Pilot Free Trade Zone in Shanghai, the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Free Trade Zone announced a series of policies to boost finance lease, especially for ship finance lease. The latest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included tax reduction, risk control, lower entry barriers, more freedom to use foreign currency, the reform of management, enlargement of business scope, and so on. Despite all these innovations, there are still strong calls for the special law of ship finance lease and the corresponding perfection of the relevant stipulations in the Maritime Cod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support for this industry and modernize the shipping industry in China.
Key words:free trade zone;finance lease;ship finance lease
作者簡介:鄭雷(1982-),男,江蘇連云港人,法學博士,華東政法大學國際航運法律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E-mail:zhenglei471@aliyun.com。
基金項目:華東政法大學科研項目“海洋溢油侵權責任比較研究”(11H2K025),2012年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師培養資助計劃基金“海洋溢油事故侵權責任比較研究”(ZZHDZF12008)
收稿日期:2014-12-21
中圖分類號:DF961.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28X(2015)01-006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