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宗憲(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教授)
教育矯正①從有關規定來看,我國社區矯正中的教育矯正,實際上可以劃分為2 類:(1)狹義的教育矯正,是指通過讓社區服刑人員接受特定信息而促使其發生積極轉變的系統性影響活動。這類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對社區服刑人員進行的常規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以及入矯教育和解矯教育等。(2)廣義的教育矯正,是指通過讓社區服刑人員接受特定信息和參加相關活動而促使其發生積極轉變的系統性影響活動。這類教育的主要內容不僅包括狹義的教育矯正,還包括社會服務(公益勞動)等活動。本文集中探討狹義的教育矯正。是我國社區矯正中與監督管理、幫困扶助并列的三項核心內容和基本任務之一。開展這項工作的基本方法就是集體教育及印發資料。這兩種方法有其優點,也有明顯的缺點。近年來,一些地方為了增進教育矯正效果,進行了一些創新探索,有必要對其進行分析和完善,從而進一步提高社區服刑人員教育矯正的效果。
集體教育是指由一名教育者同時對多名社區服刑人員開展的教育活動。這是我國社區矯正中最常見的教育矯正方法,在進行這類教育活動時,往往將較多的社區服刑人員集中到一個特定的場所中,由一名教育者講解有關內容、宣讀有關材料、發表有關講話等,而作為受眾的社區服刑人員則集體聆聽教育者的口頭講述,接受教育者發布的教育信息,從而增加對有關問題的認識,增強他們的法紀觀念,轉變他們的思想和行為。
在一些地方,除了有教育者進行現場講述之外,還采取了替代性集體教育活動。例如,組織社區服刑人員集體觀看電視節目錄像、組織社區服刑人員觀看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組織社區服刑人員聆聽錄音報告和其他具有教育意義的錄音材料等。
在社區矯正中對社區服刑人員開展集體教育具有明顯的優勢。首先,可以提高教育活動的效率。在開展集體教育活動時,可以同時對多名社區服刑人員開展教育活動,可以迅速地讓較多的社區服刑人員在極短的時間內接受教育信息,從而能夠利用有限的教育人力資源使盡可能多的社區服刑人員受到所計劃的教育。其次,可以增強教育活動的效果。在開展集體教育活動時,在教育活動現場所營造的環境氣氛,在教育者和參加集體教育活動的社區服刑人員之間的直接互動,在社區服刑人員之間開展的討論、非言語交流(憑借動作、表情等進行的信息傳遞活動)等信息交流活動,可以有效發揮教育情境對于社區服刑人員的直接影響作用和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再次,可以解決教育人員不足的問題。在目前社區矯正工作者普遍人力不足的情況下,開展對社區服刑人員的集體教育,可以用盡可能少的人力投入獲得最大限度的教育效果。最后,可以解決少數文化程度低的社區服刑人員接受教育矯正困難的問題。在集體教育中,即使那些文化程度較低的社區服刑人員,也能夠較好地理解通過言語表達出來的教育信息。
但是,不可否認,在社區矯正中對社區服刑人員開展集體教育,也存在著一些顯而易見的困難和問題。首先,缺少合適場所。近年來,隨著社區矯正工作的發展,承擔社區矯正日常工作的司法所建設有了巨大的發展,但是,在大量的鄉鎮司法所中,要想找到合適的能夠開展集體教育的場所,仍然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從筆者在一些地方的實地考察來看,本身就有可以開展集體教育活動場所的鄉鎮司法所的數量,是極少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在必須進行集體教育等活動時,司法所往往要租借其他單位或者部門的會議室、教室等進行,而其他單位的這些場所中所具有的布置、格局等,又往往影響對社區服刑人員開展集體教育的效果。例如,在一些單位的會議室、禮堂等場所中,設立了固定的橫幅、標語或者其他標志,在這樣的場所中對社區服刑人員開展集體教育活動,往往會削弱集體教育活動的效果,甚至在少數情況下顯得有點滑稽。其次,人員聚集困難。在平時,社區服刑人員往往各自從事自己的日?;顒樱ㄉa勞動、企業經營、課堂學習等,讓他們在特定的時間停止自己的日?;顒尤⒓蛹w教育活動,往往有諸多困難。例如,在流水線上工作的社區服刑人員,如果離開工作地點去接受集體教育,就會影響工廠的正常生產;多次參加集體活動往往會影響到他們的就業穩定性。而且,社區服刑人員居住生活的地方往往很分散,到指定的地點集中接受集體教育,往往有交通等方面的問題。再次,針對性不強。集體教育的內容充其量只能照顧到接受教育的部分社區服刑人員的情況和需要,只能解決這些人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但是,對于其他社區服刑人員而言,大量的集體教育內容是不需要的,自然也是無效果的,因此,集體教育活動很難解決教育內容缺乏針對性的弊病。最后,講課人員難找。在很多鄉鎮,特別是在廣大的農村和偏遠地區的鄉鎮,司法所要找一個能夠有效開展集體教育活動的合適人員,是非常困難的。即使在城市地區,要找到一個適合對社區服刑人員開展集體教育的人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印發資料是指將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印制成書面資料分發給社區服刑人員自己學習的教育矯正方法。在社區矯正工作中,已經大量采用這種方法對社區服刑人員進行教育。例如,在很多地方,將與社區矯正工作和社區服刑人員有關的國家立法、政府文件、規章制度等印制成活頁資料及各種《手冊》《讀本》《匯編》等,在接收社區服刑人員時發給他們,或者在對他們開展教育活動時發給他們,讓他們自己學習理解和遵照執行。
印發資料的教育方法有明顯的優點。首先,能夠準確傳遞信息。在這些資料中,往往直接摘錄立法、文件、規章制度等的內容,使相關的信息能夠準確地傳遞給社區服刑人員,從而可以有效避免在信息傳遞過程中發生的失真現象(在口頭講話等過程中,很有可能發生對有關信息的誤講、誤讀、誤解等)。其次,能夠不受很多限制。利用這種方法開展教育活動,可以不受社區服刑人員集中起來困難、尋找集體活動場所困難、教育內容針對性不強、尋找適合講課人員困難等方面的制約,可以較為有效地對社區服刑人員開展教育矯正工作。
但是,印發資料的教育方法也有不少問題。首先,受文化程度限制。在社區服刑人員中,文化程度較低的人員占有很大比例。根據司法部社區矯正管理局提供的信息,近年來社區服刑人員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員占總數的75%左右,這些人的實際文化程度可能更低,這樣的受教育水平必然會嚴重影響他們對于文字材料的閱讀和理解能力。而且,立法語言的專業化、縝密性和語句結構復雜等特點,會進一步增加他們理解其含義的困難性。因此,即使社區服刑人員認真學習所發給的文字資料,也不一定能夠準確理解其中的含義,而對印發資料含義的不理解或者不能準確理解,必然會影響他們的實際行為。其次,教育效果難以保證。很多社區服刑人員拿到印發資料后,不一定有時間認真閱讀和理解,一些人可能根本不重視發給他們的印發資料,有的拿回去后閑置不看,有的甚至隨手丟棄,使印發資料難以真正產生教育效果。
針對常規教育方法存在的問題,一些地方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進行了教育矯正方法的創新嘗試,其中涌現出來的一些新方法,值得重視,應當在進一步完善后推廣使用,以便更有效地對社區服刑人員開展教育矯正工作。
一些地方根據社區矯正工作的要求,結合本地社區服刑人員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了通過自己拍攝專題教育視頻(電視短片或者錄像)向社區服刑人員播放,從而提高教育矯正效果的嘗試。例如,筆者2014年7月3日在江蘇省南通市考察時,了解到南通市司法局社區矯正執法支隊組織拍攝了“人在矯途”系列教育片,包括基礎篇、示范篇和警示篇三類15 集,并且觀看了其中的幾集。根據介紹,這些教育短片中涉及的問題都是本地區社區矯正工作中較為突出的問題,其中的案例都是該地區近年來發生的實際案例。這些短片下發到司法所后,司法所根據教育矯正工作的需要,組織播放有針對性的短片,由于其中的內容真實可信,警示性極強,使社區服刑人員受到深刻的教育,教育效果極為明顯。例如,該市通州區十總鎮司法所組織社區服刑人員觀看《人在矯途》教育片時,看到片中個別服刑人員心存僥幸心理最后被重新收監,社區服刑人員都覺得很受震動。十總鎮社區服刑人員陸某表示:“看了這個片子,我更加覺得一定要珍惜緩刑的機會,遵守法律法規,謹言慎行,萬事不能抱有僥幸心理。②《十總鎮組織社區服刑人員集中警示教育》,http://www.tzqw.gov.cn/szz/gzdt/content/E6FA7C4131D140D7A3DD1B4256A7E8BF.html[2015-4-10]?!?/p>
應當說,拍攝專題短片開展教育,是在新形勢下有效開展社區服刑人員教育矯正工作的重要方法。這種方法具有一些重要的優勢。首先,教育內容貼近。短片中的內容都是根據本地區社區矯正工作中出現的突出問題拍攝的,其中的案例都是在當地發生的真實案例,社區服刑人員觀看時對其內容更熟悉,更能夠引發他們的聯想,針對性很強。其次,組織觀看靈活。短片拍攝好之后,不僅可以在開展集體教育活動時播放,也可以在開展個別教育活動時播放,甚至可以讓社區服刑人員自己觀看有針對性的短片,讓其觀看之后談感想、講收獲等,使專題短片通過靈活使用發揮應有的效果。再次,教育效果較好。教育視頻短片具有圖文并茂、音像交織的特點,觀看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克服很多社區服刑人員文化程度較低、理解文字資料有困難的問題,而且可以通過讓社區服刑人員接受多種形式的信息刺激,加深對于播放內容的理解,使短片中呈現的信息能夠給社區服刑人員留下深刻印象,其教育效果肯定會好于單純的講解等教育方法。
南通市司法局通過拍攝短片開展教育矯正的實踐,對于我國的社區矯正工作也有其他的啟發。在我國的社區矯正制度和實踐中,省級司法行政機關和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的職能定位是較為清楚的,即省級司法行政機關是本轄區內社區矯正工作的最高領導機關,擔負著制定政策、綜合管理等方面的職能;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是社區矯正執法和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擔者;而介于兩者之間的地區(市)一級的司法行政機關在社區矯正工作中的職能究竟應當是什么?我國地區一級行政區的設置和職能都存在不少問題。南通市司法局研究社區服刑人員教育問題、拍教育矯正短片的做法,在這方面有重要的啟發意義。在未來的社區矯正工作中,地區或者地級市司法行政機關能否把主要職能放到研究本轄區內社區矯正工作中的突出問題,為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有效開展社區矯正提供教育材料(包括影視教育短片、錄音錄像材料)、工作方法等方面上來?如果這樣,一方面可以找到地區或者地級市司法行政機關開展社區矯正工作的恰當著力點,另一方面也可以克服縣級司法行政機關人力有限、忙于日常事務性工作而缺乏研究能力,省級司法行政機關距離社區矯正實務工作較遠、難以對實務問題進行及時有效地研究的問題。
一些地方根據社區矯正工作的要求,通過網絡建設開展社區服刑人員教育等活動。例如,2014年7月10日上午,筆者在江蘇蘇州昆山市進行社區矯正調研活動時,聽到他們關于該市司法局建立的尚法網(www.ksfxzx.cn)以及利用該網開展教育矯正的情況介紹。該網站有多個欄目,包括“尚法聚焦”“熱點關注”“法治微電影”“亭林尚法講堂”“法治漫畫”“法治留言”等,社區矯正機構可以通過這個平臺發布社區矯正工作信息,組織社區服刑人員教育活動等。
應該說,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教育矯正等活動,是在電腦網絡時代進行教育矯正方法創新的重要途徑,這種方法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第一,覆蓋人員廣泛。我國正在快速進入網絡時代,2014年我國網民規模達6.32 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5.27 億③《2014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32 億》,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40721/161320934.shtml[2014-10-9]。,其中,中青年人是網民中的主體。而在社區服刑人員中,45 歲以下的中青年人占社區服刑人員總數的75%左右④根據司法部社區矯正管理局提供的2014年12月底的數據,45 歲以下的中青年社區服刑人員占總數的76.4%。,這些人中的大部分人都具有使用手機和臺式電腦上網的潛在能力,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中,這部分人的數量可能更大。因此,使用電腦網絡開展教育矯正活動,可以覆蓋大部分社區服刑人員,使電腦網絡中的教育資源可以對大部分社區服刑人員產生影響作用。第二,不受時空限制。不受時間和空間的任何限制,是電腦網絡的最大特點之一。社區服刑人員只要有手機或者臺式電腦等上網工具,就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空間中接觸電腦網絡,了解其中的信息和接受相關的教育。第三,存儲容量巨大。由于網絡科技的發展,電腦網絡在存儲信息方面的能量巨大,遠非紙質資料所能比擬;只要有適當的硬件投入,就可以擁有海量的內容存儲空間,將無限多的信息資源存儲到網絡中,不僅可以存儲占用存儲空間較少的文本資料,也可以存儲占用存儲空間較大的音像資料,從而為社區矯正機構安排豐富多彩的教育矯正內容,為社區服刑人員選擇自己需要的信息,提供巨大的可能性,使社區服刑人員可以通過網絡接觸到他們想要的幾乎所有信息。第四,教育效果明顯。通過電腦網絡中存儲的海量社區矯正資源,社區矯正機構可以對社區服刑人員開展各種形式的教育等活動,社區服刑人員也可以從電腦網絡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或者感興趣的文本、音像等資料,通過閱讀、觀看、聆聽、互動等方式接受多種類型的信息刺激,從而使教育矯正的效果最大化。第五,開發前景樂觀。由于網絡空間極其巨大和電腦技術不斷發展,建立電腦網絡后,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進行無限多的教育矯正等方面的活動,能夠給社區矯正工作的網絡化提供巨大的開發空間。
在未來,可以進一步改善網絡的內容和增強網絡教育的效果。例如,重視發揮網絡的交互功能。通過這方面的改進,起碼可以從兩個方面改進教育矯正的效果。首先,進一步吸引社區服刑人員接受網絡教育。通過發揮交互功能,設置一些具有吸引力的內容,不斷吸引社區服刑人員接觸網絡內容,強化他們對于網絡教育內容的興趣。在這方面,可以參照一些成功的商業游戲如何吸引網民參與的做法。其次,進一步督促社區服刑人員完成相關教育任務??梢酝ㄟ^網絡中的交互功能和計時功能的結合,督促社區服刑人員完成一定時間的接受教育的任務。社區矯正機構可以要求能夠上網的社區服刑人員通過網絡完成特定時間的學習任務,為了克服社區服刑人員打開網絡后自己不認真學習的問題,可以設置“回答問題”的環節,讓他們不僅要花時間學習,而且要在學習過程中回答問題。為了防止其他人代替社區服刑人員回答問題的現象,可以很好地利用身份識別方面的技術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又如,可以發動力量設計制作更適合特定社區服刑人員的教育材料,包括具有教育意義的動畫片、電腦游戲等,進一步增強網絡教育對于社區服刑人員的吸引力。
一些地方針對缺乏社區矯正教育人員的情況,組建了對社區服刑人員開展教育活動的講師團,發動、組織周圍社區中適合進行教育活動的人員,將他們納入社區矯正機構的“人才庫”中,根據需要邀請其中合適的人員對社區服刑人員開展教育活動。例如,早在2009年8月,江蘇省鹽城市社區矯正辦公室就組建了全市首個社區矯正工作講師團。受聘的社區矯正講師團成員既有監獄的心理咨詢師,又有高校教授;既有市司法局、市社矯辦的領導,又有市政法干校的講師。這些專家學者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熱心社區矯正事業,樂于奉獻,有較強社會責任感和豐富的開展法治道德教育、心理疏導等工作的經驗。講師團成員根據市社區矯正辦公室的安排或接受各縣(市、區)的邀請,分赴各地開展社區矯正教學、培訓、指導和服務工作,并根據需要對矯正對象開展心理咨詢、法律常識講座,強化心理和行為矯正活動,以幫助社區矯正對象悔過自新,重樹人生,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更好地助推平安建設,全力構建和諧社會⑤嚴施教:《鹽城組建社區矯正講師團》,《江蘇商報》2009年8月28日第31 版。。此后,一些地方陸續建立類似的講師團,例如,浙江省嘉善縣在2011年建立了社區矯正工作講師團,其成員熟悉心理和法律知識,他們定期給社區服刑人員“上課”,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和守法意識,幫助其緩解和消除不良心理,并掌握政策形勢,明榮辱,知是非,促使其順利回歸社會⑥《縣矯正辦召開社區矯正工作講師團成員聘任會議》,http://www.jsfz.gov.cn/article.asp?id=323[2015-4-10]。。浙江省紹興市司法局2012年建立社區矯正工作講師團,由公、檢、法、司處(室)科長、鄉鎮(街道)專職社工等從事社區矯正領導、協調、實務操作的人員組成,根據社區矯正工作流程,區分出20 多項教育內容,認真準備講課內容和教學課件后,根據需要巡回講課。⑦《紹興市司法局建立社區矯正工作講師團》,http://www.sxfz.gov.cn/sqjz-job-dongtai/shaoxingshisifajujianlishequjiaozheng-jobjiangshituan.html[2015-4-10]。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2013年成立全市首家社區矯正工作講師團⑧《南崗區成立全市首家社區矯正工作講師團和社區矯正律師志愿者服務團》,http://www.hrbsf.gov.cn/sqjz/gzdt/201304115678.htm[2015-4-10]。。2014年,上海市青浦區司法局成立“集中教育講師團”積極開展社區矯正教育工作⑨《青浦區司法局“集中教育講師團”積極開展社區矯正教育工作》,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15343/u21ai937824.html[2015-4-10]。;蘇州工業園區成立社區矯正教育講師團,針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特點和需求,分類策劃出各類系列法治教育講座,開展教育矯正工作⑩《園區社區矯正教育講師團正式開講》,http://news.sipac.gov.cn/sipnews/gd/201410/t20141027_301268.htm[2015-4-10]。。
這類社區矯正講師團及其活動具有多方面的優勢。首先,人員組成十分廣泛。通過組織多方面的人員參加講師團,可以滿足對社區服刑人員開展多方面教育的需要,有效地緩解社區矯正機構中教育力量不足的問題。其次,講課內容針對性強。講師團成員選擇的講課主題,密切結合兩方面的需要,即開展社區矯正工作的需要和社區服刑人員的需要,使講課內容針對性強,能夠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再次,講課形式生動活潑。在準備講課時,選擇實際發生的案例,特別是在當地發生的真實案例作為素材,一些地方還認真準備教學幻燈片,使講課圖文并茂,趣味性強,說服力大。
在未來,可以進一步改進講師團的組成與活動,努力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首先,要精心物色人選。應當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挖掘有業務特長、善于演講的人員作為講師團的成員。其次,要幫助他們熟悉情況。應當經常性地向講師團成員提供社區矯正工作的相關材料,讓他們熟悉社區矯正工作的發展情況,了解社區矯正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為他們深入思考社區矯正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講課教育活動奠定基礎。再次,要有效激勵他們的工作積極性。要采取多種方法,例如,隆重舉行聘任儀式、舉行年度聯誼表彰活動、支付勞務報酬等方式,鼓勵他們積極為做好社區矯正工作獻計獻策,使他們成為能夠長期支持、參與教育矯正工作的重要力量。應當避免那種“虎頭蛇尾”、把講師團成員作為“廉價勞動力”無償使用等不恰當做法。
組織社區服刑人員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參觀等活動,使社區服刑人員在活動中受到積極影響,也是近年來開展教育矯正的創新形式。例如,北京市海淀區定期組織社區服刑人員參加社會活動,包括參觀圓明園愛國教育展等活動?司法部社區矯正管理局編:《社區矯正研究論文集(2013)》,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412 頁。。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筼筜司法所組織“走出去”活動,組織社區服刑人員到廈門市戒毒所、同安監獄、愛國華僑陳嘉庚故居、紀念館以及新建的兩座跨海大橋參觀,使社區服刑人員接受不同方面的教育?司法部社區矯正管理局編:《社區矯正研究論文集(2013)》,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424 頁。。江蘇省靖江市組織社區服刑人員參觀劉國鈞?劉國鈞(1887-1978)是江蘇靖江出生的愛國實業家,曾任江蘇省副省長、政協副主席等職。故居、岳廟、竹林人家、渡江戰役紀念碑、革命展覽館、烈士陵園等名勝古跡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借用寶貴的本地資源開展教育矯正?司法部社區矯正管理局編:《社區矯正研究論文集(2013)》,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512 頁。。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組織社區服刑人員參觀法治書畫作品展?《浦口組織社區服刑人員參觀法治書畫作品展》,http://pukou.longhoo.net/a/jiezhendianji/20130624/2206.html[2015-4-11]。。江蘇省靖江市司法局組織社區服刑人員參觀看守所接受警示教育?。天津市和平區司法局組織社區服刑人員參觀平津戰役紀念館?毛祥懿:《天津市和平區司法局組織社區服刑人員參觀平津戰役紀念館》,http://www.022net.com/2009/6-12/463021222780473.html[2015-4-11]。。
組織社區服刑人員開展參觀活動,在活動中進行教育,具有多方面的優點。首先,能夠增強相互了解。在組織開展參觀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大大增加社區矯正工作者與社區服刑人員之間的接觸時間和相互了解,特別是給社區矯正工作者提供了觀察社區服刑人員的大好機會,有助于他們更加全面地認識社區服刑人員。這種了解是做好社區矯正工作的重要基礎。其次,能夠豐富活動內容。組織參觀活動,可以增添集中教育的形式,使集中教育多樣化。再次,能夠增強活動教育效果。在參觀活動中,社區服刑人員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在課堂教育中不能感受到的內容,受到更加深刻的教育。例如,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公道鎮組織社區服刑人員參觀“揚州好人”書畫展后,社區服刑人員孫某說:“你看我們公道的好人畫的多像多逼真,好人就在我們身邊啊”。常某說:“看了揚州好人書畫展,回去之后我們也要多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好事,今天組織我們看書畫展對我們心靈有很大觸動,很有教育意義”?《公道鎮組織社區服刑人員參觀“揚州好人”書畫展》,http://www.yzhjxc.gov.cn/news/new807.html[2015-4-11]。。
在未來,可以進一步改進組織社區服刑人員外出參觀等活動。例如,針對社區服刑人員中緩刑人員占很大比例的情況?根據司法部社區矯正管理局提供的信息,近年來我國社區服刑人員中,被宣告緩刑人員占80%以上。,特別是一些緩刑人員不知道由于違法行為而被收監的后果的情況,應當組織他們到看守所、附近的監獄等開展警示教育,使他們實地感受監禁與非監禁刑罰的巨大差別,激勵他們更加珍惜非監禁矯正機會,促進他們加強自身改造,避免重新犯罪。一些地方把監獄建成“社區矯正警示教育基地”,經常性地組織社區服刑人員到監獄開展以“珍惜自由,安心矯正”為主題的警示教育活動?楊文華、雷志奇:《黃平縣組織社區服刑人員開展警示教育》,http://www.gz.xinhuanet.com/2014-10/20/c_1112893200.htm[2015-4-11]。,這種做法值得肯定。如果有可能,還可以在監獄中進行警示教育時,讓被收監的社區服刑人員現身說法,講述被收監的原因和被收監后的感受等,從而加深警示教育的效果。又如,也可以組織社區服刑人員到周圍的自然環境中,開展聯誼性質的活動。筆者2014年8月5日在甘肅省永登縣城關鎮司法所考察時,聽他們介紹了司法所工作人員與社區服刑人員一起到野外進行燒烤等活動,借以增進了解、聯絡感情等的做法,感到這也是開展教育矯正的有效方法。這種活動不僅有利于增進相互了解,為更好開展社區矯正工作提供重要基礎,更是可以收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此外,還可以通過上門個別談話、利用典型個案開展教育等方法,增進教育矯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