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眸
·智庫新銳·
“萬物互聯”更應做好風險防范
牟眸
隨著“萬物互聯”新時代到來,浙江積極順應互聯網化趨勢,搶乘“信息高鐵”。省政府于2014年5月就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信息經濟的指導意見》,2015年1月,李強省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更是特別提出,今年要把發展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經濟作為重中之重。作為全國信息經濟的先行者和佼佼者,浙江省將充分利用互聯網這一轉型升級新引擎,在新常態下搶占發展先機。然而,在互聯網催生經濟發展,帶來生活高效、便利、快捷的同時,我們無法忽視其伴生的高風險。從“雙11大促”的先提價后降價,到“中國互聯網DNS大劫難”,再到“互聯網人才全線告急”……“萬物互聯”時代既可以一夜暴富,似乎又危機四伏。只有建立完善的風險防范機制,才能為“信息強省”建設提供堅實后盾。
一是同質化風險。阿里巴巴創下了“美國史上融資額最大IPO”的驕人戰績,開啟了互聯網時代的神話,使得浙江眾多企業順勢跟進,正所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電商企業紛紛趕制自家的“商業帝國”。隨著電商全品類發展,不容忽視的資金缺口以及如出一轍的商業野心,讓企業難逃同質化之困,原本自身的特色經營項目逐漸被淡化。
破解同質化風險之局在于大數據挖掘。大數據已經成為電商行業的新趨勢,粗放式的營銷模式將逐漸被通過數據分析等的精準營銷策略所替代。通過對大數據的建設,電商正通過個性化的服務,提供包括具有競爭力的產品推薦、根據消費者使用習慣提供貼心的購物體驗、提高網站的客單轉化率等,以此提升購物網站在同行之間的競爭優勢。引領互聯網新浪潮的大數據,或將成為突破電商目前同質化競爭嚴重的突破口,未來企業將借助大數據的東風,展開新一段掘金之旅。
二是安全風險。近來,淘寶網和工商總局之間的“隔空角力”事件揭露了假貨是所有商業模式發展的硬傷,“零售網站ebay數據大泄露”、中國鐵路購票網站12306遭遇“撞庫”攻擊等事件頻發揭開了大數據時代各領域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缺陷。當我們在享受互聯網所帶來的巨大便利的同時,卻不得不付出“人心惶惶”的代價?!叭f物互聯”時代用戶財產和個人信息安全由誰來負責?由此引發的安全風險又由誰來承擔?
破解安全風險之局在于加強監管體系建設。要加快建立執法機構與電商平臺協同打假機制,實行行業“黑名單制”,加強電商信用體系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互聯網交易世界;加強對大數據信息安全形勢的宣傳力度,明確大數據的重點保障對象,加大對敏感和要害數據的監管力度,加快面向大數據的信息安全技術研究,建立并完善大數據信息安全體系;進一步出臺如《浙江省促進互聯網金融持續健康發展暫行辦法》在內的地方性法規,加強行業自律,嚴守法律底線,走合規經營之路。
三是人才風險。自2015年1月百度開出史上最高年終獎后,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公司紛紛開啟“年終獎大比拼”模式。僅從福利待遇來看,互聯網公司已經成功“逆襲”傳統高薪行業。盡管“應屆畢業生擠爆互聯網招聘市場”“工作多年的商業精英暗中跳槽至互聯網領域”等新聞屢見不鮮,但人才難覓、人才難留已成為“新常態”。原因在于飛快的行業發展速度與人才供應不足的矛盾形成了互聯網領域巨大的人才真空,而互聯網企業發展初期微薄的利潤與高額人力資源成本之間的矛盾,則給成長企業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同時,互聯網行業快速更新的知識結構與傳統教育的滯后,導致企業實踐和需求脫節嚴重。
破解人才風險之局在于政府、企業、高校三方合力。要強化校企聯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企業向可教育部門提出訂單和需求,并為在校學生提供實習場所和基地,高等院校和企業單位就重點技術項目聯合組織開發,為行業培養堅實的后備人才基礎;要強化繼續教育和在職培訓,構建定位明確、層次清晰、銜接緊密、促進優秀人才可持續發展的培養和支持體系,通過企業內部培訓、培訓機構專業培訓等渠道,加快現有人才知識結構與專業能力的自我轉型和提升;同時,以“千人計劃”為契機,積極引進并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和團隊,聯合開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領域前沿技術與應用和標準的研究,為專業技術人才搭建前沿技術、標準等學術交流平臺,構建具有自主創新能力、掌握核心關鍵技術的高層次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