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文強
無效9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6.3%(29/38);觀察組患者心電圖改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逐漸突出和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老年人冠心病發病率逐年增高,這不僅給患者家庭造成經濟負擔,而且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和生命質量。多數老年人都患有高血壓等基礎疾病,而高血壓是老年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且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高,高血壓的發病率也不斷升高。與此同時,老年人的血壓升高會伴隨高脂血癥、高血糖等的發生,這些因素均增加了老年冠心病的發病危險[6]。老年冠心病患者臨床多表現為心絞痛、心律失常,隨著患者病程的不斷進展,患者易出現心肌缺血,甚至心力衰竭或猝死,其中心律失常是老年冠心病患者最主要的臨床表現,其發病原因多樣,如脂肪分解、酸中毒、低鉀以及缺血心肌再灌注等。
臨床治療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多采用藥物治療,主要包括酒石酸美托洛爾和穩心顆粒等。其中酒石酸美托洛爾是一種選擇性β1受體拮抗劑,具有膜穩定作用,無內在擬交感活性,可減慢心率,減少心輸出量,降低收縮壓,且不會阻止生理性血管擴張,該藥物主要用于治療各型高血壓和心絞痛。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屬于中醫學的“心悸”“怔忡”“暈厥”等范疇,中醫認為該病癥病位在心,其發生與肝、脾、腎功能失調有關,主要病因為氣機不暢、濁痰凝聚,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氣陰兩虛。中醫治療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則為活血化瘀,治療藥物以穩心顆粒為主,其主要成分有黨參、黃精、琥珀、三七和甘松,其具有益氣養陰、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有效消除心律失常,改善微循環,增強心肌收縮力,主用于治療氣陰兩虛、心脈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寧、氣短乏力、胸悶胸痛以及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可起到養氣安神、化瘀通氣的作用,患者口服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安全性高。穩心顆粒與酒石酸美托洛爾聯合應用,屬于中西結合療法,西藥(美托洛爾)降血壓,中藥(穩心顆粒)化瘀養氣,用于治療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療效明顯。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及心電圖改善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采用穩心顆粒聯合酒石酸美托洛爾治療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療效明顯,能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心功能。
參考文獻
[6] 王學勝,張學平,陳慧.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3,32(11): 1159-1160.
[5] 熊康群.美托洛爾聯合穩心顆粒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療效觀察[J].醫藥論壇雜志,2011,3(16):289-291.
[4] 楊傳民.美托洛爾聯合步長穩心顆粒治療心律失常療效觀察[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2,7(6):156-157.
[3] 王智,劉冬梅.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0,26(9):626-627.
[2] 盧林帆.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1,9(12):34-35.
[1] 陳紅衛.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治療冠心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9(9):86-87.
心血管系統疾病中西藥物聯合應用的研究進展
聶文強
【摘要】本研究主要通過丹參注射液與抗血栓藥物合用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出血風險、升陷祛瘀法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臨床研究,以及生脈注射液對心力衰竭患者地戈辛代謝影響3個方面論述了心血管系統疾病中西藥物聯合應用的研究進展。
【關鍵詞】心血管系統疾病;中西藥物聯合應用;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5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5846(2015)10-0055-03
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廣州 510000
中西藥物聯合應用歷史悠久[1-4],尤其是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相關研究表明[5-6],大部分患者長期聯合應用中西藥物進行疾病的治療[7]。本研究就心血管系統疾病中西藥物聯合應用的研究進展作如下綜述。
李昊媧[8]對丹參注射液與抗血栓藥物聯合應用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出血風險的影響進行了系統分析。
1.1 丹參注射液不良反應病例報告及文獻數據庫研究 共檢索到1591篇文獻,經篩選,最終入選文獻501篇;其中,按不良反應標準納入文獻87篇。87篇文獻中,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共7899例,涉及丹參注射液不良反應393例,不良反應率為5.0%。
對患者的原發疾病進行研究,發現不良反應主要以心血管疾病(14篇、16.1%)、腦血管病(35篇、40.2%)為主,還包括乙型腦炎等其他疾病11篇(12.6%)、糖尿病2篇(2.3%)、血管病變和癌癥各3篇(3.4%)、呼吸系統疾病5篇(5.7%)、肝臟疾病9篇(10.3%)、腎臟疾病4篇(4.6%)、血液系統疾病1篇(1.1%)。不良事件類型:休克、病死各7篇(8.0%)、皮疹14篇(16.1%)、出血16篇(18.4%),其他如消化道反應、粒細胞減少、肝腎功能受損等43篇(49.4%)。出現不良反應和使用丹參注射液的相關性結果顯示,肯定有關2篇、可能有關1篇、無關6篇、可能無關7篇;出現休克癥狀的患者中,可能有關5篇,可能無關2篇;病死患者中,無關2篇,可能有關2篇,可能無關3篇;出現皮疹的患者中,無關1篇,可能有關5篇,可能無關8篇;其他不良反應中,無關14篇,可能無關22篇,可能有關3篇,無法判定4篇。
納入不良反應的文獻87篇,共7899例患者,其疾病種類繁多,研究心、腦血管疾病的文獻占多數(60.9%),其中由丹參注射液引起不良反應的患者有393例。說明,雖然報告顯示丹參注射液能引起不良反應,但不具代表性。通過以上文獻病理研究,表明丹參注射液的不良反應較小。
1.2 回顧性研究 選取東方醫院心內科住院患者298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使用丹參注射液的情況分為丹參注射液組(116例)和未使用丹參注射液組(182例),收集患者的一系列資料進行相關檢驗。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既往病史、中西醫常規治療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回顧性隊列研究結果顯示:使用丹參注射液未增加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也沒有提高出血風險。出現出血癥狀和不良反應的患者均使用了丹參或活血化瘀類藥物,但不能做到單一控制研究資料中的藥物使用情況,所以研究受到一定限制,并不能說明丹參注射液對心血管疾病患者絕對安全,有必要進行前瞻性研究。
1.3 前瞻性研究 選取符合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診斷且未使用其他活血化瘀類中藥及制劑的患者,納入丹參注射液組患者24例,未使用丹參注射液組患者22例,進行分層隨機對照研究。對兩組患者的原發疾病進行治療,采用常規西藥治療,丹參注射液組患者加用注射用丹參(凍干)靜脈滴注;未使用丹參注射液組加用馬來酸桂哌齊特靜脈滴注,1次/d,治療周期為7 d。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血瘀證積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且使用丹參注射液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明顯低于未使用丹參注射液組。
對結果分析說明,丹參注射液能夠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且不影響凝血功能。以上研究表明,丹參注射液聯合抗血栓西藥治療對ACS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及出血事件無明顯影響。
李春巖[9]對升陷祛瘀法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臨床研究進行分析,納入文獻10篇。按隨機數字表法將108例冠心病心絞痛氣陷血瘀證患者分為研究組(56例)和對照組(52例),研究組患者采用升解通瘀顆粒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通心絡膠囊進行治療,療程均為1個月。比較兩組患者的血脂、中醫證候改善情況、心絞痛療效。治療后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明顯高于對照組,中醫證候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患者的心絞痛癥狀均有明顯改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心絞痛總有效率為83.9%,對照組為83.1%,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中醫證候總有效率為82.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9.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結果進行分析,升解通瘀顆粒能有效升高HDL-C,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謝異常,在改善中醫證候方面,明顯優于通心絡膠囊的治療效果。同時,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臨床癥狀,與通心絡膠囊的療效相同。
王恒和[10]研究生脈注射液對心力衰竭患者地戈辛代謝的影響進行了系統評價,納入文獻37篇,將4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年齡分層隨機分為地戈辛(DG)組和DG加生脈注射液(PAI)3種不同劑量組,比較4組患者用藥不同時點的DG血藥濃度和藥動學參數。結果表明:①PAI小劑量組DG血濃度明顯低于DG組(P<0.05),PAI小劑量組和DG組表觀分布容積、消除半衰期、血漿清除率、消除速率常數和藥時曲線下面積等藥動學方面參數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②PAI中、大劑量組的DG血濃度和上述藥動學參數與DG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③PAI小劑量組與中、大劑量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中、大劑量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干擾測定DG濃度結果的可能影響機制或環節是:DG的腎排泄、DG的組織分布、內源性洋地黃物質的釋放和分泌。以上結果表明,PAI和DG聯合用藥時對心力衰竭患者DG濃度和藥動學參數有一定影響。
綜上所述,對于心血管系統疾病中西藥物聯合應用的研究目前尚不完善,還有待進一步的探究。
[1] 潘九英,金芝貴,吳飛華.葶藶子及其復方治療心血管系統疾病的研究進展[J].上海中醫藥雜志,2010,17(12):83-85.
[2] 王宛怡,王旗.大氣顆粒物對心血管系統疾病的影響及其機制的研究進展[J].環境與健康雜志,2011,18(9):834-837.
[3] 于敏,沈梅.人組織激肽釋放酶在心血管系統疾病中的研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