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劉桂琦
打造服務平臺 提升履職能力
□ 文/劉桂琦
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社大力組織實施“基層組織建設工程”,因地制宜探索實施專業社帶動、服務社升級、資產整合利用等基層組織新模式,推動基層社改造,促進基層社與“三農”工作融合發展
今年以來,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供銷合作社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和上級社“三農”工作大局,強化為農服務的“主角”意識,突出基層社改革創新,主攻為農服務功能提升,重抓項目建設和服務體系完善,全系統服務能力和發展活力顯著增強。
鹽都區供銷合作社系統發展綜合服務社130個,其中三星級服務社42個,覆蓋近80%的農業村居。
近年來,區社大力組織實施“基層組織建設工程”,根據全區16個基層社實際狀況,因地制宜探索實施專業社帶動、服務社升級、資產整合利用等基層組織新模式,推動基層社改造,促進基層社與“三農”工作融合發展。一是大力實施專業合作社建設,提升服務農業生產能力。專業合作社是服務農業生產的有效載體。今年以來,該區社積極探索通過供銷合作社牽頭領辦、與生產專業大戶聯辦等方式,推進合作社創建和質態提升。圍繞優勢產業、特色產業,全系統共自辦、領辦、參辦種植、養殖和農產品加工等各類專業合作社38個,通過強化指導服務,規范內部管理,提升生產流通組織能力,推動農超、批發市場產銷對接,不斷提高合作社引導生產、拓寬市場的輻射帶動能力。二是大力實施綜合服務社提檔升級,提升服務農民生產生活能力。積極與鄉鎮對接、合作,全面實施為農服務社提升工程。目前全系統發展綜合服務社130個,其中三星級服務社42個,覆蓋近80%的農業村居。三是實施資產整合利用,提升服務集鎮建設發展功能。大力開展基層集鎮網點的建設和改造。近年來,對郭猛、大岡、濱湖等基層社位于集鎮的門市,采取招引客商、自主開發、整體招租等方式建設大中型超市和服務中心。2015年全系統已經開發改造的網點6個,建設面積3.6萬平方米。為適應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領域不斷拓展、服務陣地更加健全的發展之需,該區社大力開展空白鎮(街道)基層社恢復重建工作,利用龍岡商業公司、秦南生資倉庫等人員、資產和陣地,按照去行政化機制、實行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的形式,恢復基層社的經營服務功能,打造新的經營服務平臺,基本實現了鄉鎮基層社全覆蓋。
以密切與農民利益聯結為核心,加強聯合合作,推動供銷合作社由流通服務向全程農業社會化服務延伸,向全方位城鄉社區服務拓展。
組建聯合社。為農業生產提供全程社會化服務是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的方向,組建聯合社是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的有效形式。為順應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趨勢,今年7月份,由大岡供銷合作社全資創辦的益稼植保專業合作社牽頭,會同鎮農業服務中心領辦的好兄弟植保專業合作社和萬農樂農機、四季青農機專業合作社以股份合作形式,成立鹽城市鹽都區都岡為農服務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注冊資本金108萬元,吸收11個植保、農機、秸稈專業合作社和11個家庭農場主加入。聯合社成員單位擁有彌霧機200臺、大型拖拉機15臺、插秧機42臺,設立16個機防大隊,為農戶提供農機作業、農作物統防統治、秸稈收購等服務,服務面積超過2萬畝,并為今后向產中、產后服務拓展延伸,逐步實現農田托管服務夯實基礎。
發展電子商務。為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大岡供銷合作社發揮專業合作聯合平臺優勢與大岡鎮佳富村開展電子商務合作,開辟鹽城大岡佳富生態農場網站,發揮供銷合作社聯結生產基地和農民合作社的優勢,將供銷合作社系統內外農副產品入網展示銷售。
完善連鎖網絡。重抓農資網絡下沉,由農得利農資公司牽頭,整合基層社生資經營網點,發展直營點20個、加盟點110個,形成系統內農資經營全覆蓋、系統外網點掛靠并聯營聯銷的經營格局。
始終把網點建設作為供銷合作社壯大實力、服務“三農”、融入地方發展大局的著力點來抓,引領經營服務陣地轉型升級,成為提升集鎮建設形象、提高三產服務水平、方便農民生產生活、壯大供銷合作社實力的新引擎。加快傳統網點的轉型改造。郭猛供銷合作社對原綜合門市拆遷,投入400余萬元,新建“郭猛為農服務中心”,經營面積3500平方米,今年獲省財政獎補資金60萬元。搞好經營內涵的擴展提升。北蔣供銷合作社對原綜合門市進行改擴建,通過公開招標,引進浙江客商共同投資300萬元,建成規模大、品種全的綜合性超市,經營日用品、生鮮、蔬菜等品種近3萬個,既盤活了資產,方便了周邊群眾的生產生活。開展招商選資,融入全區發展大局。
一是強化責任。制定服務“三農”工作任務分解表和目標路線圖,對各項指標全面細化,逐一分解到各分管負責人、職能科室和基層企業,責任到人、明確到月、有序推進,著力創新、爭創特色。二是走進基層。吃透政策精神,帶著問題、帶著思路、帶著辦法下基層、下企業,了解真情、反映實情,幫助解決矛盾與困難,切實做到在思想上謀實、工作上抓實、效果上求實。搞好調查摸底,對全系統的資產及債務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建立資產運行臺帳,實行動態管理;對債務進行分類匯兌,為下一步爭取政策扶持、輕裝上陣推進改革打好基礎。三是優化環境。區社主要負責人帶隊,分赴基層社、破產留守組、區直單位,就資產現狀、職工保障、為農服務、項目建設等情況深入站(供銷站)、店(超市、網點)、社(三星、二星級為農服務社)調查摸底;主動與所在鎮(區、街道)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涉農單位負責人對接溝通,形成共識,尋求合作,贏得支持。6月中旬,由區社組成3個督查組,分赴鎮(區、街道)督查中央決定精神宣傳、貫徹情況和“鹽都區農業農村重點工作目標任務”中“供銷合作社工作目標”實施進展情況,并向區政府專題匯報,在全區農業農村工作現場推進會上,書面通報督查情況,區委、區政府分管領導就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和為農服務工作向鎮(區、街道)提出明確要求。通過一系列工作舉措的實施,有力促進供銷合作社服務“三農”工作的推進和目標任務的完成。
(作者系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供銷合作社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