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自媒體對重大公共危機事件輿論影響研究(下)*

2015-01-30 16:41:34丁柏銓
中國出版 2015年2期
關鍵詞:信息

□文│丁柏銓

自媒體對重大公共危機事件輿論影響研究(下)*

□文│丁柏銓

近年來,新媒體語境和重大公共危機事件均有新的變化。就自媒體對重大公共危機事件輿論的影響進行研究,頗有必要。自媒體在傳播信息的過程中,除了體現出網絡媒體的一般特點,其最顯著的特點是不受時空限制的實時交互性。在重大公共危機事件發生后,輿論的形成、發展與此尤有關系。自媒體的使用者,人人都可方便地披露信息和發表意見,輿論的始發點陡增;移動終端較之電腦終端表現出更明顯的便捷性,加快了事件輿論的發酵,使之迅速到達高潮;公眾通過自媒體對官方公布的信息的質疑有所增加且表達方便;輿論的不可控性加大。應對方略主要有:及時充分地發布事件信息;對新聞發布制度進行改革;在自媒體使用者中尋找蘊含積極因素的輿論力量;針對輿論中的質疑進行理性反思;從深層次上解決帶根本性的問題。

公共危機事件 自媒體 公眾輿論 研究

(上承2014年12期下12頁)

三、自媒體對重大公共危機事件輿論的影響作用

仔細研究重大公共危機事件發生時和發生后的輿論形成及運行情況,我們能夠看到自媒體在其中發生的顯而易見的影響作用。

1.自媒體成為事件輿論的重要源頭

自媒體常以新聞信息首發者和事件輿論引發者的身份,成為事件輿論的源頭。人們利用手中掌握的自媒體,發布信息、發表信息,無須任何機構的審批;身處現場者,總是能先于傳統媒體包括主流媒體披露關于重大公共危機事件的信息。披露的形式,既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文字加圖片及視頻。媒體人除非恰好在場,否則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時效方面與自媒體匹敵。而關于事件的信息,是事件輿論形成的原材料。就此而言,網民運用自媒體“爆料”,不僅是在為新聞傳媒提供用以大范圍傳播的新聞線索,而且也是為輿論的形成提供事實基礎,提供輿論客體。

重大公共危機事件發生時,數億計的自媒體使用者中的一部分人,正好就在事發現場。而專業記者全國僅有數十萬,事發時在現場的概率極小。在事發現場的自媒體使用者,有的是事件的近距離目擊者,有的甚至是事件的親歷者。他們可以從不同的側面,進行多點觀察和各有側重的報道,甚至可以進行全程直播。在重大公共危機事件發生時和發生后,“全民皆記者”一語有了更加實際的意義。

而媒體人往往是事發后通過不同的渠道獲得線索并立即趕赴現場的。雖說是第一時間趕至第一現場,然而實際上趕至現場的時間與事發時間之間總存在“時差”。記者在現場進行合乎專業要求的采訪,在此基礎上,核對事實包括細節,運思寫作、謹慎推敲,成文后須按程序接受審稿,花費的時間會較長。正因為如此,記者和媒體所發布的信息也就更具權威性。大致可以說,重大公共危機事件發生后,許多時候是由自媒體率先形成了事件輿論,它們常常發揮了輿論先導作用。

2.自媒體充當了傳統媒體重要的線索源和消息源

今天的記者,常常將微博、微信作為獲得新聞線索的重要渠道。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的第一條消息就是由微博發出的。

2010年11月15日上海膠州路公寓失火,網友通過新浪微博首發消息,其后各主流媒體大量引用微博上網友發布的現場目擊報道,并多次通過微博尋找火災報道的線索和素材。

在公共突發事件傳播中,自媒體的作用被越來越多人重視。[1]早在事故發生前7分鐘,已有人發微博說:動車“爬得比蝸牛還慢,可別出啥事啊”。事故發生13分鐘后,被困人員已發微博求救(筆者注:這時還很難說已形成事件輿論,但事件輿論的前奏曲已經奏響)。稍后,網友@羊圈圈羊和@ Smm_苗進行了直播。[2]這種直播,雖然文字簡短,但報道了事件的最新進展,牽動著萬眾的心。此時,事件輿論正式形成。而事件輿論發展的重要節點是:鐵路部門掩埋受損車廂車體和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的現場回答不能令人滿意。其時,很大程度上是由自媒體形成的網上輿論一片嘩然。

在2013年6月7日發生的廈門公交車燃爆事件中,網友直播了起火爆炸現場,并被頻頻轉發。這是傳統媒體很難做到的。“有網友總結道,如果一則信息在微博上被跟從者過萬的知名博友轉帖,則有可能在10 分鐘之內形成全國性的輿論熱點,其信息傳播的速度和廣度上都是史無前例的。”[3]這既是傳播技術手段使然,同時也是知名博友影響力的體現。在實際生活中,在微博上被跟從者過萬的知名博友并不是個別的,這是重大公共危機事件發生后輿論往往會出現不可控性的重要原因所在。

3.使用移動端口使事件輿論很快達到高峰

自媒體多基于移動端口進行運作,以此有別于一般的網絡媒體。由此,自媒體引發的輿論由發生至達到高潮,歷時短于其他輿論,可謂“其興也‘速’焉”。針對2014年3月1日發生在昆明火車站的恐怖暴力事件引發的輿論,有研究者就移動端口與電腦端口的情況作了比較,得出了如下結論:“移動端口比電腦端口更快達到輿論高峰”,并具體分析說:“3月2日通過移動端口參與話題的網友帖文為9076條,達到移動端口信息來源的最高點,之后出現緩慢下降的趨勢。而來自電腦參與話題的網友帖文直到3月3日才達到電腦端口信息來源最高點,帖文數16892條,之后出現急劇下降”,“昆明暴恐事件輿情爆發初期,移動端口比電腦端口更快達到輿論高峰期”,“移動終端較之電腦終端表現出更強的便捷性,這就加速了突發事件輿情發酵時間,使得事件到達輿情高潮的時間大為縮短,危機爆發的可能性大大提升”。[4]“加速”“時間”的說法,有待從文字上進行推敲,但其表達的意思是不難理解的。依靠移動端口,自媒體使用者在重大公共危機事件發生后,往往作出了更靈敏(速度奇快)和更率性(情緒強烈)的反應。正因為如此,由于自媒體的作用,事件輿論的高潮,來得更早、來得更快;輿論狂潮,力度更強、勢頭更猛。

4.自媒體使用者往往是議題和議程的設置者

從輿論學的角度看,先于他人、他機構披露信息和發表意見者,常常握有話語權和話語主動權,他(們)往往也就是議題和議程的設置者。在網絡條件下,先于他人、他機構發帖子、博文、微博、微信,都可能被轉發、被附議、被圍觀,使他人、他機構成為輿論的跟進者。烏魯木齊“5·22”暴恐案發生后,就有網民設置了對反恐怖暴力形勢表示擔憂的議題和議程,涉及公眾共同的擔心,很容易引起普遍關注和強烈共鳴。有分析說:“從‘譴責暴恐行為、哀悼遇難傷者’網絡輿情主流聲音的成因來看,網友的自發性情感指向趨同是主要因素,官方媒體信息密集投放、網絡引申熱點話題匱乏為輔助因素。”[5]網絡輿情的底蘊是公眾相當一致的心聲和情緒,而輿論正是這種輿情的真實反映。這表明:網民最初的議題和議程設置,與絕大多數公眾的情感指向和意見指向是完全合拍的。

5.事件輿論中真實地流露出公眾的質疑之聲

自媒體還經常是官方所公布的事件信息的質疑者。事件輿論中質疑之聲不絕于耳。

事件輿論會就一些重要結論或細節提出質疑。

2014年5月12日16時50分許,四川省宜賓市公交公司一輛公交車,在行駛途中突然發生燃燒。后“宜賓公安”發布微博通報了在公交車縱火的嫌疑人身份。13日當天,各大主流媒體跟進報道。這些報道都強調了“唯一死者是嫌疑人”這樣一個要點。不少網友對此提出質疑,追問縱火案具體細節。如@我是一佳發問道:廈門BRT公交爆炸案的縱火者也死了,每次爆炸縱火者都是死人,表示懷疑。還有,之前報道說有一個學生死亡,現在怎么改了?[6]可見,官方發布關于事件的信息時,要有面對公眾質疑的準備,并應能就質疑作出令人信服的回應和解釋。而如果一旦稍有疏漏,那么就可能被網友發現、逮住,被置于輿論的聚光燈之下,從而在輿論場中引起軒然大波。

事件輿論還會就信息披露的時間提出質疑。

在重大公共危機事件發生后,信息公開的時機幾乎沒有選擇的余地。因為在信息傳播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此類事件不可能在絕密狀態中發生,而總是會很快進入公眾的視野。在此情況下,選擇事件信息的發布時間,無異于延誤搶占輿論制高點和進行輿論引導的最佳時機。但是,一些領導者、管理者和從業者卻往往仍然采用與自媒體時代不相適應的思維方式和管理方式進行思維與管理,實際效果自然不佳。

有例為證。

2014年5月10日中午,南京市官方微博“南京發布”和“南京環保”向社會發布消息稱:5月7日,天津宏迪工程檢測發展有限公司,在位于浦六北路188號的中石化第五建設有限公司院內進行探傷作業時,丟失用于探傷的放射源銥—192一枚。這一官方發布,距放射源丟失已80多個小時,離企業向環保部門報案也已30多個小時。江蘇核安全管理局局長陸繼根向記者解釋說:由于企業報案遲緩,耽誤消息發布時間。5月7日凌晨天津宏迪檢測公司丟失放射源,9日1時才向南京市環保局報案。為減少大范圍公眾恐核焦慮,政府在鎖定放射源位置后才公布了消息。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及早公布信息,當事人以及關聯者可能會及早得知自己碰到了放射性污染源,可能會盡快向有關方面報告。有人質疑,如放射源還沒鎖定,是否就不公布有關信息了?[7]

延誤事件信息的發布時間,是令官方自陷困局之舉。縱使確實可列出這樣那樣的理由,但終將難以使公眾心悅誠服。按一般思維邏輯,公眾難免產生這樣的感覺:不能及時披露事件信息,總有難言之隱。到時再發布延誤信息,人們就寧信其中有貓膩,也不愿信其真了。在官民之間缺乏互信的當今時代,首先是官方對公眾有基本信任,然后方有可能官方所言所行得到公眾的信任。因此,在重大公共危機事件發生后的輿論引導,與事件信息的及時充分的披露緊密相連,而事件信息的及時充分披露,又是取信于民的前提條件。

四、自媒體時代重大公共危機事件輿論的應對

在自媒體時代,重大公共危機事件發生后,官方和官媒如何妥善對待和有效引導公眾輿論,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筆者認為,以下幾點十分重要。

1.及時地、充分地發布事件信息

昆明恐怖暴力事件發生以后,官方和官媒在事件信息發布方面略顯滯遲。“教育部前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就在新浪微博上表示:‘昆明火車站恐怖殺人事件已過數小時,我們還沒有在電視里、廣播中和網絡上見到、聽到和點到事發地云南省和昆明市領導的聲音、形體和文字,太遲鈍、滯后了!’”[8]

官方延遲權威信息的發布,無異于為不實信息乃至謠言的傳播預留了空間。在公眾如饑似渴地企求獲得事件信息之時,出現信息真空,這是一種極其危險的狀態。為了不失時效性,政府機構部門應有第一時間披露事件信息的強烈意識。可以通過官方微博及官方網站,先行公布關于事件的簡訊。這樣,就不至于與自媒體披露的信息相隔太久,有利于把握披露事件信息的主動權,搶占輿論制高點。然后再由新聞發布會和傳統媒體跟進,作后續的滾動式或縱深式的信息發布和信息解讀工作。在自媒體已經將事件傳得沸沸揚揚之時,如果官方和官媒仍然失聲,這是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釋的。這只能被理解為失責。在不實傳言甚至謠言成為輿論主潮并擾亂人心的情況下,社會穩定、人心穩定無從談起。

2.進一步改革新聞發布制度

有研究者提出:應當建立“協同機制”。“所謂協同機制(collaboration)是指將各股力量整合、協調起來以發揮整體效應的機制。新媒體環境下探討新聞發布協同機制的目的在于:整合、協調新聞發布會與政府網站、微博、微信等多種平臺、資源,建設新聞發布的新體系、探索新聞發布的新策略。”[9]

在正常情況下,新聞發布會制度是體現現代社會治理要義的有效制度;在重大公共危機事件發生后,新聞發布會也仍然有其無可取代的作用。但在自媒體時代,在自媒體使用者多向度地、不失時機地發布重大公共危機事件信息的情勢下,單單依靠新聞發布會和新聞發言人,或新聞發布會只是走過場地進行,就不能適應自媒體倒逼事件信息發布的嚴峻態勢。在這時,信息發布的重任不能只是由新聞發言人或新聞發布會“一肩挑”;舉行新聞發布會,也不能只是由新聞發言人充當主角,而應該由級別更高的官員甚至是黨委“一把手”擔綱。新聞發布會僅僅是信息公開的一種渠道,而不是唯一的渠道。特別是重大公共危機事件發生以后,舉辦新聞發布會有一個準備過程,無論如何也趕不上自媒體的傳播速度。因此,有必要根據自媒體時代的特點來考慮新聞發布制度的建設和改革問題。

3.就公眾輿論中的質疑之聲進行理性反思

由自媒體引發和培育的事件輿論,其間充滿質疑之聲,這是自媒體時代重大公共危機事件發生后輿論的獨特景觀。面對輿論中的質疑之聲,有必要進行冷靜的理性反思。在2013年7月6日廈門公交車燃爆案后,警方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破案而又聲稱不考慮公布辦案細節和嫌犯陳水總生前留下的遺書。公眾對此提出了諸多質疑。有網友質問:為什么家屬不知陳水總留有遺書?在某論壇上甚至有網友發帖說警方造假。還有的網民以陳水總的口吻貼出了“遺書”。一時之間,事件輿論圍繞陳水總遺書的真偽形成了巨大波濤。相當一部分網民持不信有遺書的態度。

其實,在新聞發布會上不公開應該公開的細節,不公開已死的嫌犯陳水總的遺書,是不利于公眾消除對政府部門不信任感的做法,是取了下下策。遺書是案件得以告破的關鍵證據。在此問題上語焉不詳,如何能夠服眾?如何能夠平息由自媒體在其中發揮顯而易見作用的輿論風潮?在這里,多少暴露出某些官員對公眾尚缺乏敬畏。公眾輿論特別是由自媒體牽引的輿論給了某些官員當頭棒喝。不知廈門的案例能否使某些官員們的頭腦變得清醒起來?

4.在自媒體使用者中尋找積極因素的輿論力量

蘊含積極因素的輿論力量,一來自眾多的網民。

在2014年5月22日烏魯木齊恐怖暴力案發生后,在網絡世界中曾出現過令人唾棄的意見表達。正如一份對事件輿情分析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在該事件輿論中,一少部分網友表現出過激觀點,還對暴徒的死傷表示哀悼,極大地激怒了社會大眾的底線。一名為‘上海某酒業有限公司’的微博賬號對昆明暴恐事件稱‘反正是云南人,大快人心啊!’隨后遭到無數網友的批判和人肉搜索。不一會兒其稱‘我錯了,請大家不要去他的公司,已經離職。’這樣的道歉并未能化解矛盾,批判聲音持續增長。”[10]對死傷的暴徒表示哀悼,是可忍孰不可忍!眾多網民表示憤慨,是社會公理和正義的體現。可見,違背社會良知、挑戰道德底線的極端觀點,即使在自媒體所形成的輿論場中,也是不得人心的,會觸犯眾怒和成為眾矢之的。此間就存在著蘊含積極因素的輿論力量。就此而言,自媒體輿論具有一定的自我凈化功能。發現這樣的蘊含積極因素的輿論力量,并使之影響有所擴大,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問題的另一方面是,要努力避免輿論“走火”、“越界”(比如人肉搜索就“越界”了),避免惡語相向式的非理性表達。將蘊含積極因素的輿論,引導至夾雜于其中的消極因素逐漸減少乃至消失,體現正確方向和正能量,這是大有學問的。

蘊含積極因素的輿論力量,二來自于網絡意見領袖。

對于網絡意見領袖,似乎不可一概而論。其中有不負責任地傳播謠言或不實傳言者,也有因有所圖謀而制造謠言者。但這并不是網絡意見領袖的全部。筆者堅持認為,網絡意見領袖中的相當一部分人,有正義感、責任心,見解獨特、言語精辟。他們是社會中的仗義執言者,敢作敢為者。當然,他們的言語內容和方式,往往會使有關官員面紅耳赤、如坐針氈、心中不悅。有一種意見認為,官方和官員應當將網絡意見領袖當作“統戰對象”。筆者認為,如果官員容不得有思想、有主見、敢表達的網絡意見領袖,則不可能將他們作為“統戰對象”。而其實,僅將有正義感的網絡意見領袖作為“統戰對象”是遠遠不夠的,應當把他們作為重要的依靠力量。在重大公共危機事件發生以后,尤其應當如此。

5.在深層次上解決根本性的問題

重大公共危機事件發生后,先是線上、后是線上線下同時呈現輿論突發現象。這種輿論既會圍繞事件,又會不止于事件,而及于與此相關或不甚相關甚或毫不相干的事情,一部分公眾還會將在別處或別的問題上郁積的憤懣情緒移置到眼前的事件輿論語境中。這時,積怨、積憤就發揮了酵母的作用。

于建嶸教授認為,在自媒體時代,由于信息發布的平民化、個性化、交互強、傳播快等特點,人們可相對容易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與觀點。這種觀點經網絡傳播極易引起輿論響應與集體共鳴,從而使一個微小事件演化為一個社會焦點話題。隨著事件發展,它甚至會產生連直接利益相關者都無法掌控的破壞性力量。“事件背后,都隱藏著民眾無名的怒火。這不是一種‘具體’的氣憤及怨怒,不是特定之人對特定之事的怒氣沖天,更不同于釘子戶因自身權益受損、自認人格尊嚴受到侵犯時的憤怒”,而是“不特定之人對特定之事的集體性的義憤填膺;或者是特定之人對不特定之事產生的憤怒”。這是一種“抽象憤怒”。[11]

為從根本上減少由重大公共危機事件輿論所引起的連鎖反應,有必要從消解公眾的“抽象憤怒”破題,從平時做起,從消除公眾的積怨、積憤入手。特別是要致力于反腐,通過建立相應的機制,使得貪腐者增加犯罪成本,加強法治,整肅吏治,并致力于逐步鏟除食利群體不當得利行為的存在土壤。與此同時,權力部門、職能部門不能把能解決的問題變得難以解決和無望解決,把自己的服務對象推向絕望之境。有位自媒體使用者說得好:“從某種意義上說,(廈門——筆者注)那輛被炸毀的公交車,很像一個意味深長的隱喻:大家都在同一輛車里,如果一個人絕望,那么所有的人都不安全。所以,永遠不要對他人的苦難無動于衷。”[12]此話是頗為發人深省的。

(作者單位: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注釋:

[1]解析公共突發事件中的自媒體力量[EB/OL].http∶//xwcb.100xuexi.com/view/otdetail/20110826/1D2180CF-AB26-462D-A66C- BFC1C981B1E1.html。

我們現在對高職學生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課堂教育為主。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開設課程,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這就是典型的顯性教育。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大學的開放性已經讓這種顯性教育不足以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了。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校園文化進行助力,校園文化作為存在與學生身邊的一種隱性的文化環境,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學生的思想。例如學校的規章制度、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及大學的日常文化活動,都在潛移默化中讓大學生接受自身的校園文化,進而改變自身的思想狀態,提高自身的道德追求。因此,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互相結合,將能夠讓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提到最高。

[2]見news.sina.com,2011年7月23日。

[3]單學剛,郭晶.網絡輿情:自媒體的“蝴蝶效應”[EB/OL].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02/21/12669369_3.shtml。

[4]2014年昆明暴恐專題網絡輿情分析報告[EB/OL].http∶//www.docin.com/p-842049359.html。

[5]賈志麗.烏魯木齊暴恐案看自媒體輿論場[EB/OL].http∶//yuqing.dzwww.com/yqjd/201406/t20140625_10524238.htm?jdfwkey=pj1vu2。

[6]四川宜賓公交縱火案信息發布瑕疵引質疑[EB/OL].http∶//www.legaldaily.com.cn/The_analysis _ion/content/2014-06/05/content_ 5572202.htm?node=42597。

[8]昆明恐暴事件中的不同媒體角色[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d5597b0101twu5.html。

[9]安士心,徐曉.新媒體環境下新聞發布的協同機制》,《新聞與寫作》2014年第4期。

[10]冷朝普,段金志.《云南昆明火車站“3·1”暴恐事件輿情分析》,天涯輿情頻道 yuqing.tianya.cn 時間:2014年3月4日。

[11]于建嶸.《自媒體時代公眾參與的困境與破解路徑——以2012年重大群體性事件為例》,《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4期。

[12]見http∶//bbs.tianya.cn/post-free-3390581-1.shtml。

*本文系2011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新媒體語境中重大公共危機事件與輿論關系研究”(11AXW005)的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信息
訂閱信息
中華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展會信息
中外會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信息超市
大眾創業(2009年10期)2009-10-08 04:52:00
展會信息
展會信息
展會信息
展會信息
展會信息
信息
建筑創作(2001年3期)2001-08-22 18:48:14
健康信息
祝您健康(1987年3期)1987-12-30 09:52: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专区|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绿巨人| 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青青青国产视频手机|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日韩东京热无码人妻|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网| 免费一级大毛片a一观看不卡| 欧美日韩激情| 亚洲免费人成影院|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第19页|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 91在线播放国产| 国产99欧美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国产草草影院18成年视频| 狠狠v日韩v欧美v| 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精品拍自| 欧美色丁香| 国产女人水多毛片18| 三级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下载| 欧美日韩综合网|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极品av一区二区| 日韩专区第一页|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2020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911亚洲精品| 午夜免费小视频| 国内丰满少妇猛烈精品播| 97久久免费视频| 青草娱乐极品免费视频| 九九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久久一级电影| 国内毛片视频|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影院|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亚洲欧洲日韩久久狠狠爱| 伦伦影院精品一区|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国产va在线观看| 五月丁香伊人啪啪手机免费观看| 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 午夜不卡视频|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欧美亚洲日韩中文| 好紧太爽了视频免费无码|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 26uuu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永久免费网站|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 91精品网站|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福利一区在线| 无码福利视频| yjizz视频最新网站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苍井空| 国产91视频观看|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免费看美女毛片| 99精品在线看|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