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蕊娟
摘 ? 要:內部審計外部化是近幾年來企業內部審計的新形式和發展趨勢。本文通過分析石油銷售銷售企業內部審計的現狀,結合公司在審計外部化的實踐,詳細闡述石油銷售銷售企業內審外部化的可行性、實現方式及內部審計外部化必須注意的關鍵環節。
關鍵詞:內部審計外部化;增值
內部審計外部化,是指企業管理層將本企業的內部審計職能全部或部分地委托給會計師事務所或其他專業人員實施。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在1999年6月26日通過的內部審計定義去掉了“在組織內部”一詞,表明內部審計不再是一種企業內部的自檢活動,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資源”履行內部審計職能,實行內部審計外部化。
一、石油銷售企業內部審計的現狀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環境中,石油銷售企業為確保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必然要對外擴大市場,對內加強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作為內部監督機構,內部審計應該通過監督檢查整個企業的經營管理系統來推動企業經營管理的發展,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發揮重要的作用。而目前石油銷售企業內審人員整體水平不高,內審職能定位模糊,內審機構設置、資源配置不合理等問題影響了內部審計在企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1.審計人員整體素質影響工作質量。現階段石油銷售銷售企業內審機構的人員業務水平較低,缺乏一定的內審經驗和審計技巧,對經濟法規、營銷管理知識知之甚少,對現代審計技術手段掌握不夠。而且,一個擁有十多家分公司的大企業,僅僅有兩到三名審計人員,不足以開展審計業務。
2.審計部門機構設置影響內審獨立性。石油銷售企業內部審計自建立以來,其機構存在狀態始終存在“缺陷”,或與紀檢、監察合署辦公的,或與法律企管部門合署辦公的,或不設內部審計機構,只安排一、二名內部審計兼職人員依附在其他部門中。且石油銷售企業內部審計在組織架構設計上是向總經理匯報,但實際或向行政副職負責,或向紀委書記負責,或向總會計師負責,與設計背離。
3.審計范圍的限制影響工作成效。石油銷售企業內部審計實施“上審下”的審計模式,避免同級審計,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審計范圍;加上內審部門與平級部門存在直接的利益關系,使內部審計無法真正或有效履行監督職能。同時,由于經濟環境變化、技術進步、業務范圍拓寬等原因,內部審計有時并不能提供令管理層完全滿意的審計服務,使內部審計這種有效的監督管理措施無法發揮應有的功效。
由于銷售企業內部審計在自身能力和角色定位上存在的不足,使內部審計外部化具有可行性。
二、內部審計外部化的實現方式
2012年以來,石油銷售企業機構改革陸續開展,鑒于企業內部審計的運行管理現狀,公司嘗試借助外部化的審計方式來增強企業內部審計監督服務職能,相繼采用了以下幾種方式:
1.聘用專業人員。是在一些關鍵性的內部審計項目中聘請外界專業人士提供咨詢服務。如,加油站投資項目審計涉及相關法律內容時,可以聘請有關法律專家進行指導等。這種模式可以在某一專業給與審計人員專業的指導,避免在專業問題上出現審計偏差。
2.單一項目外部化。是將某一項目的內部審計職能外部化給外部供應商,由其制定審計方案、安排審計資源、出具審計報告。如,進行公司層面的經營管理審計時,可以整體委托給外部審計服務商,內審部門只需要派人監督協調審計業務的開展執行,確保審計目標的實現。這種方式可以避免同級審計的“尷尬”局面,保證審計監督的全面開展。
3.合作內審(cosourcing internal auditing)。內外部人員組成審計組,依據業務約定書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但雙方必須強化溝通和交流,避免出現偏差。如,開展加油站審計時,采取合作審計的方式既避免了內部審計力量不足帶來的限制,也避免了由于外部審計人員對于加油站業務的不了解帶來的成本費用以及時間的增加。
4.整體外部化。是將一定時期的內審業務全部委托給外部供應商,并指派專人與供應商進行溝通、協調,指導供應商開展審計業務。這種情況較多應用于內部審計機構力量較弱且無法適應審計需求的時候。
總的來說,是否實行內部審計外部化以及所采取的方式主要取決于業務外部化的成本效益分析,其最終目的是實現內部審計職能、作用的最大化。
三、內部審計外部化的關鍵環節
近些年,石油銷售企業審計部門通過多種方式對內部審計外部化進行探索,總結出一些關鍵環節進一步探討。
1.確定審計外部化形式。內審部門要綜合擬外部化業務的數量特征、業務頻率、業務范圍、資源情況來確定審計外部化的形式。如開展加油站管理人員經濟責任審計時,結合審計加油站的座數、審計成本的多少以及審計資源的投入進行分析后,得出采取合作審計的方式。
2.對擬選用供應商進行資格審查。包括對供應商的組織情況、專業能力、財務情況、歷史業績進行審查,顯示出供應商的資質與能力。
3.制定供應商選擇標準。包括質量管理、資源管理、業務管理、文化管理、成本管理五個標準。當然,這五個標準每一項的重要性和相對權重是由審計外部化的認可性和經營目標決定的。
4.審計過程的指導和監督。供應商提供審計服務的過程中,內審部門必須派出專業人員進行指導和監督,包括:審核工作計劃、工作方案、溝通實施思路、審核工作底稿、審計報告、監督工作過程。監督和指導的目標在于使供應商圍繞審計目標開展工作,節約一切可以節約的時間和資源,并以廉潔穩妥的方式開展工作。
5.審計結果的評價和考核。對審計結果進行評價和考核是成本效益管理的核心思想,也是強化內部審計職能和地位的重要保障。
四、內部審計外部化的積極作用
內部審計外部化這一趨勢有著諸多的優點,針對目前石油銷售企業內部審計效率不高的現狀起到了一定積極的作用,但同時它也可能會帶來初次選擇的供應商不能勝任、削弱內審部門在企業內部的生存能力等一些問題。需要明確的是,企業內部審計外部化并不是要削弱或取代內審部門,而應始終關注提升內審部門的核心競爭力,利用外部服務或咨詢專業人員的技能和資源,補充內部審計人員業務處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進而提高內部審計在組織中的效率,為石油銷售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