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堯
摘 ? 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小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漸提升,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載體。同時由于經濟全球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各國經濟更加開放,參與到國際合作與競爭是各國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經濟全球化必定會給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帶來非常深遠的影響,一方面,中小企業能夠通過引進先進的技術與管理理念來快速提高自身的整體水平,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遇;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也必然會對脆弱的中小企業帶來很大的沖擊,這種挑戰也是中小企業發展道路上必然要面對的。因此,研究如何提高中小企業這種經濟團體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的實際應用意義和較高的理論研究水平。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中小企業;機遇;挑戰
一、引 言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小企業逐漸成為創造國家財富的重要團體,目前中國中小企業數量超過1億戶,占企業總數的90%以上,中小企業貢獻了中國60%的GDP、50%的稅收和80%的城鎮就業,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言而喻。雖然由于歷史的原因,長期以來中國企業國際化的主力軍一直是國有企業特別是央企,但不可否認的是,以民營企業為主的中小企業成長為中國跨國企業主體的趨勢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自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在2011年以后以溫州為代表區域的中小企業不斷爆發出企業倒閉、老板跑路、暴力討債等企業倒閉的現象。以江南皮革、波特曼、三旗集團等為代表的企業出現了破產清算或企業家欠債失蹤的問題引發大批中小企業破產的“倒閉潮”消息不脛而走。我國中小企業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下,所面臨的問題日益凸顯,如何把握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取得長遠發展,是每一個企業必須慎重考慮的問題。本文接下來的部分安排如下:第一節首先分析了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小企業面臨的宏觀經濟形勢;第二節分析了經濟全球化為我國中小企業發展帶來的機遇;第三節分析了經濟全球化給我國中小企業帶來的挑戰與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第四節結合近年來長三角及珠三角大量企業倒閉的現實進行具體分析;第五節對本文的觀點進行總結。
二、經濟全球化環境下中國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宏觀經濟形勢
要想正確的認識到中小企業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發展可能遇到的問題,首先必須對自身發展所面臨的宏觀經濟形勢有清楚的了解,這是中小企業開展對外投資的基礎性條件。主要有以下幾點:(1)世界經濟區域化、集團化趨勢不斷加強;(2)世界經濟發展的重心逐漸轉移;(3)企業國際化經營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
三、經濟全球化給我國中小企業帶來的機遇
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帶來了許多潛在的發展機會,如能夠充分利用全球化的有利條件吸引資本、技術,接受外來的產業等,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先進的科技和管理理念對中小企業的促進作用;(2)資本流動對于中小企業的促進作用;(3)發達國家對消費品的需求促進了中小企業的發展;
四、經濟全球化給我國中小企業帶來的挑戰
經濟全球化倡導的是自由市場經濟,這與我過目前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存在一定的差異,自由的市場經濟完全以市場為導向,使私有資本制度和市場制度滲透到生活、生產的每個方面,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中小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具體說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競爭更加激烈
(2)傳統的經濟格局受到沖擊
五、 由我國中小企業“倒閉潮”看經濟全球化對我國中小企業的影響及對應的解決辦法
2008年由于全球經濟危機的爆發,引發了我國大規模中小企業倒閉的現象,這已經足以讓我們意識到經濟全球化對我國中小企業的強烈沖擊。然而在2011年以后,以長三角、珠三角為代表的區域再一次出現大批中小企業倒閉的現象。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來看,出現這種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外貿導向型的產業結構。(2)資本市場不穩定。(3)產業結構單一。(4)資源要素制約嚴重。
通過以上分析,我國中小企業要想在全球化競爭中提高自身的整體水平,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構筑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的國內支撐環境,加快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立法工作,為中小企業的對外發展奠定法律基礎;二、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對外直接投資保障體系;三、中小企業應注重專業化發展道路;四、調整產業結構,改變對資源的過度依賴;五、加快自主創新的腳步,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六、總結
本文通過對我國中小企業“倒閉潮”現象的深入分析,探討了經濟全球化對我國中小企業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并為我國中小企業未來發展提出可行的建議,具有一定的實際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忠文.試析我國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面臨的挑戰與機遇[J].亞太經濟,2011(4).
[2]董小麟.關于提升我國中小企業國際化水平的思考[J].國際經貿探索,2012(2).
[3]汪彬.反思溫州工廠”倒閉潮”[J].改革與開放,2012(2).
[4]許世強.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中小企業的國際競爭[J].經濟研究導刊,2012(1).
[5]張少華,張少軍.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的自主研發優勢[J].科研管理,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