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波+生奇志

近年來,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移動媒體形式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與方式,對黨報為主導的傳統媒體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帶來沖擊,據中國廣告協會報刊分會、央視市場研究(CTR)媒介智訊聯合發布的《2013年度中國報紙廣告市場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報紙廣告刊登額下降8.1%,降幅超過了2012年的7.5%。雖然以遼寧日報傳媒集團為代表的遼寧地區的報業機構積極進行傳播內容、廣告發行、經營管理、資本運作的改革探索,并且拓寬報網互動市場、改版創新、嘗試新媒體戰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從長遠來看媒體格局的洗牌調整在所難免。
一、報紙的市場化步伐繼續加快
傳統黨報的發行基本上是公費攤派訂閱,主要靠行政經費與行政手段的支持,發行量雖高但實際閱讀率低,使黨報在目標讀者中的吸引力和輿論引導力下降,在報刊市場中被邊緣化。2009年以來,《遼寧日報》先后進行了兩次改版創新,不僅報相莊嚴時尚,版面圖片更具視覺沖擊力和美感,而且文章大大壓縮,更有針對性地主推政經新聞、熱點新聞、服務新聞、發現新聞、評論新聞、圖像新聞六大新聞體系,在打造“新聞黨報”理念的同時滿足了讀者的需求。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對新形勢下如何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做出了具體部署。我省以報業為代表的傳統媒體要積極適應媒體改革的進程,探索富有遼寧特色的媒介融合路徑,報紙市場化的步伐進一步加快。
二、不同媒體形式進一步融合
伴隨網絡電視、無線網絡、數字電視等新媒體形式紛紛涌現,傳統報業想要跟上數字化、網絡化的腳步,必須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從新興媒體中尋求生存與發展的支點,發展數字報業成為E時代下各大媒體擺脫困境、尋求新生的首選之舉。2005年11月,北國網創立了東北第一家手機報紙《遼寧手機報》,2007年創建了全國第一個從編輯部內部派生出的“數字新聞部”,經過網絡媒體建設(北國網、海力網)、報紙電子版、動態記者團隊建設、創立東北第一家手機報、開設雙微一端(公共微博、微信公眾號、新聞客戶端)等,對新聞信息及服務資訊采取無斷點采集方式,實現了真正意義上數字化的全天候、全媒體滾動式新聞播報機制。
在探索多元化的媒介融合模式上,遼寧日報傳媒集團富有東北特色的報業與新興媒體融合的路徑,大大提升了年輕時尚一族們的閱讀興趣,也將成為未來報業的主要發展趨勢之一。
三、全天候、全媒體平臺促進報網互動
傳統報業與新興媒體并舉走向報網互動的全方位協同模式是遼寧地區報業發展的趨勢。登錄北國網,網民不僅可以免費下載閱讀《遼寧日報》《遼沈晚報》《半島晨報》《時代商報》等眾多電子報紙(2014年1月1日之后《遼沈晚報》進行收費),還能瀏覽即時播報、滾動新聞、熱點新聞等新聞滾動平臺。通過這一平臺,第二天要見報的新聞可以在當日與網民見面,彌補了傳統報業出版周期的限制。遼沈晚報在東北地區率先推出MOJO團隊(Mobile Journalist,即動態記者),依托遼沈晚報的全平臺進行24小時發稿,對新聞信息及服務資訊采取無斷點采集方式,實現了真正意義上數字化的全天候、全媒體滾動式新聞播報機制。這樣的緊密結合突破了傳統媒體過去在時間、空間、影像表現方面受到的局限,讓報網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使之成為一個24小時向受眾提供新聞信息的媒體平臺。
四、城市群報業一體化成為必然
自2008年起遼寧日報傳媒集團就開始與鞍山、撫順、本溪、營口、阜新、遼陽、鐵嶺7個城市的日報和晚報進行了省市兩級報業的戰略合作,整合報業資源推出《遼沈晚報·鐵嶺版》等改版報刊,并共同設立即時通訊平臺——遼寧中部城市群報紙新聞資源共享平臺,成功開啟了省市兩級報業資源“一家生成,多家采用”的新聞資源共享新格局。2010年6月,由遼寧報業傳媒集團組織,鞍山、撫順、本溪、營口、阜新、遼陽、鐵嶺等7家城市日報、晚報參與的即時通訊平臺實現了區域報業新聞資源整合,文字稿件、新聞圖片、音視頻新聞實現互換互用,遼寧中部城市報業逐漸朝一體化格局發展。在市場化競爭的態勢下,報業間戰略合作的時代已經來臨,不同媒體集團之間資源共享、整合配置的合作必將成為新的發展趨勢和方向。
五、組建跨地區、跨媒體、跨行業的新媒體集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為了報業集團未來的發展前途,必須組建跨地區、跨媒體、跨行業的新型傳媒集團。為了在新的媒介環境下生存,降低經營的風險,報網融合是應對激烈的傳媒競爭的必由之路。
未來在為讀者提供多媒體服務的改革中,遼報集團的新媒體集群包括雙微一端、網站、QQ、數據庫,將以會員制、社區化、分眾化的形式為讀者推送信息,獲取反饋。新媒體集團將以傳統媒體的公信力、影響力和內容采集能力為依托,利用政策優勢和先進的融資手段,整合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優質資源,通過參股、收購、投資或自設方式介入多元化的綜合傳媒經營,把物流、電子商務、移動商務等運營資源整合成上市公司,使新媒體集團享受更高溢價。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和資本運營嘗試也將為遼報新媒體集團的發展提供更多的盈利模式。
(作者單位:遼寧日報、東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