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林
(南京科技職業學院,江蘇南京 210048)
?
新時期高校軍訓中人性化管理之探析
王 林
(南京科技職業學院,江蘇南京 210048)
新時期大學生主體特點的變化,導致在高校軍訓過程中出現一些不良情況,亟需解決。人性化管理是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它有著自身的優勢。結合新時期大學生特點,提出在高校軍訓中實行人性化管理的觀點,并提出一些具體措施,以此來提升高校軍訓的效果。
新時期;高校軍訓;人性化管理
新時期高校大學生的主體是90后。因為家庭、社會環境、教育等原因,相對于80、70后的大學生,他們個性呈現出熱情奔放與沉默孤寂、強烈的獨立意識與過度的依賴性、表面剛強與內心脆弱并存,以及責任意識不強、吃苦耐勞精神不夠等特點。這些特點給高校軍訓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課題,如果處理不好,勢必影響軍訓效果。
1.學生軍訓積極性不高
90后大學生的時代背景決定了他們大多數不可能像上一輩子人那樣吃苦耐勞。炎熱的天氣,機械、單調的訓練,不斷重復的動作,一步步地損耗著他們的軍訓熱情。同時,軍訓中鐵的紀律和強制性的管理使他們產生了消極抵觸心理。于是,他們采取全力應付辦法,把軍訓當成任務來完成,不求突破,只求合格。表現為:軍訓的學生無精打采、遲到早退、曠訓、用各種借口退出軍訓隊伍等等。這樣的軍訓效果可想而知,不可能達到預定的目的。
2.軍訓管理不能與時俱進
在制定軍訓管理制度時,大多數高校武裝部往往都是從管理者的角度出發,很少考慮到軍訓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他們的感受,也沒有充分考慮到90后大學生的個性特點。大多數高校武裝部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像以前一樣去管理他們,怎樣用冰冷的制度來約束他們,讓他們按照所設計的條條框框來做。在制定制度時,雖然力求完善,但仍然會出現各種漏洞。總之,大多數高校武裝部沒有按照實際情況來考慮問題,思維不能與時俱進,現實操作缺乏靈活性,最終不利于軍訓管理。
人性化管理是一種管理模式,它“以人為本,在管理中尊重人、理解人,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積極性,充分調動人的工作欲望和工作熱情,擺脫傳統管理中的利用強制性的指令、制度來完成指定性工作的做法,而是讓人自主地完成并自愿地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做好工作”[1]。在高校軍訓中實行人性化管理有利于:
1.激發軍訓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學生,注意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在這種模式管理下,參加軍訓的學生有被尊重的感覺,會激發起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消除抵觸心理,由以前的被動軍訓轉化為現在的主動要軍訓,從而提高軍訓質量。
2.提升軍訓管理者的水平
軍訓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是影響軍訓效果的重要因素。為了搞好軍訓工作,軍訓管理者必須與時俱進,必須讀懂軍訓者的心聲,要根據時代特點來制定管理措施,不能根據以往的經驗搞一言堂。人性化管理是一種管理模式。它有利于協調好軍訓管理者與軍訓學生間關系,有利于處理好軍訓學生需求與軍訓要求間關系。同時,通過要求實施人性化管理,迫使軍訓管理者加強管理學知識學習,多方探討管理經驗,掌握人性化管理的技巧與方法,進而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3.制度管理的有益補充
制度管理的主要特點是注重制度的強制性和約束性,它雖然對于軍訓工作的順利開展有著重要作用,但是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制度管理模式更多顯現出“剛性”一面,人性化管理主要突顯“平等、尊重和關懷”“柔性”的一面。在軍訓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發揮著“潤滑劑”的作用,是對制度管理的有益補充。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素質和個性的變化,軍訓過程中單一的剛性管理模式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因此需要對傳統的管理方式進行必要的改進創新,以彌補剛性管理方式的不足。”[2]在高校軍訓中實行人性化管理的主要措施有:
1.強化領導,形成合力
(1)組建堅強的軍訓工作領導小組
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新生軍訓工作,要把這項工作作為學校一件重要工作來抓。為了做好這項工作,學校要組建以分管學生工作的校領導為首、全體學生工作管理人員參加的軍訓工作領導小組,從組織上保證軍訓工作的順利進行。
(2)形成全員參與,人人盡責的軍訓氛圍
學校領導和學工部門、院系部領導要定期到軍訓場地視察新生軍訓,觀看學生的軍事訓練,為他們加油鼓氣,讓學生從心里感受到學校各級領導對軍訓工作的重視。
“身教重于言傳”。輔導員、班主任等要身先士卒,成為不怕苦不怕熱的帶頭人。為此,學工部門要安排輔導員、班主任值班,陪伴學生軍訓,與軍訓學生零距離接觸,與軍訓學生同苦同樂,讓軍訓學生時時刻刻感受到自己的輔導員、班主任就在身邊,與自己一起軍訓,與自己一起同甘共苦。輔導員、班主任等通過自身的示范,讓軍訓學生從其表率作用中得到感染、教育和鼓勵,產生“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
學校所有部門都有義務為軍訓工作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為軍訓提供方便。
(3)保障軍訓經費
學校要保障充足的新生軍訓經費,并且嚴格管理,做到專款專用。軍訓經費主要用于學生軍訓所需物資的供應、參與軍訓工作的學校老師值班費用、軍訓教官津貼、軍訓先進的獎勵等,不能隨意亂花,要把錢花在刀刃上。
2.后勤部門要保障有力
(1)提供充足的飲用水、飲料、水果等
高校軍訓期間天氣非常炎熱,充足的飲用水是不可缺少的。后勤部門要根據軍訓學生的人數、天氣情況、訓練強調來制定供水計劃,確保每一名軍訓學生都能喝上安全、足量的水。同時,后勤部門根據實際情況,準備一定數量的飲料、水果、人丹等清涼降暑物品,讓軍訓學生在軍訓的間歇期間飲用和品嘗。這些措施雖花不了多少錢但卻讓軍訓的學生能在烈烈炎日下感受到一絲絲涼意,在保證軍訓正常進行的同時提高了學生軍訓的積極性!
(2)發揮校醫院的保障作用
每年軍訓中都會有部分體質差的學生倒下。在這個時候,校醫院要發揮它的應有作用。校醫院的醫生要將辦公地點移到軍訓場地附近,隨時待命。一旦遇到軍訓學生出現身體不適要立即予以治療,如果校醫院不能解決的要立即組織送到最近醫院,確保軍訓學生身體安全。
(3)組織好不能軍訓的學生
高校每年新生體檢中,都有部分學生因為身體缺陷不能正常參加軍訓。如果強行讓他們參加軍訓可能帶來比較嚴重的后果,但如果只是簡單地不讓他們參加軍訓,不僅僅影響軍訓效果,還會導致參加訓練的學生分心和不滿。后勤部門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安排好這部分學生的軍訓工作,讓他們和正常軍訓的學生一起考勤;同時,發揮他們的特點,搞好送水、寫通訊報道等后勤服務工作。
3.組織各類有意義、學生感興趣的活動
“當前,高校軍訓基本上還是70 后和80后當年的老三套模式,即站軍姿、踢正步、軍體拳,隊列訓練多為走直線、踢腿、擺臂等高強度的重復性機械動作。”[3]整個過程是機械的、簡單的重復,枯燥無味,容易讓軍訓學生產生懈怠情緒。為了激起他們的興趣,我們在正常軍訓的同時,適時安排一些與軍訓相關的活動,增添軍訓的趣味性。
(1)參觀革命歷史遺跡
革命歷史遺跡是實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每個遺跡里面都包含著許許多多生動的革命歷史事跡。這些革命歷史事跡是學生不清楚但同時容易引起興趣的。因此,我們在制定軍訓計劃時,在充分挖掘本地革命歷史遺跡的基礎上,安排幾次參觀活動。這樣既激發了學生軍訓興趣,普及了他們的歷史知識,又開展了愛國主義教育;同時,拓寬了軍訓工作的外延,豐富了軍訓工作的內涵。
(2)組織國防征文、國防知識競賽等活動
在軍訓過程中,要適時地組織有興趣和特長的學生開展國防征文、國防知識競賽等活動。用他們的筆書寫自己的美麗夢想,展現奮發向上的精神,盡情闡釋自己對中國國防的認識和暢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敢于創新、勇于實踐、不懈奮斗的理想和追求。
通過組織國防征文、國防知識競賽等活動,發揮了一些軍訓學生的特長,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引導和切實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自覺將個人價值的實現與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結合起來,豐富了軍訓的形式和內容。
(3)組織打靶射擊
打靶射擊是檢驗軍訓效果的方式之一。但是由于經費、安全等原因,很多高校武裝部都取消了這項活動。本人覺得打靶射擊不能隨意取消。由于平時基本上接觸不到槍支,軍訓中的學生對于打靶興趣非常濃厚。考慮經費和安全,我們可以組織部分軍訓學生打靶射擊,可以將其作為對那些訓練刻苦、表現優秀的軍訓學生的獎勵。這樣會激發軍訓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能檢驗訓練的效果。注意:安全第一,保管好槍支,確保不出現意外。
4.發揮心理工作在高校軍訓中的重要作用
相對于成年人,高校大學生的適應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差些。他們對軍訓中令行禁止、一切行動聽指揮的要求在思想上還有一個接受的過程。同時,由于在中學缺乏鍛煉,大多數大學生對于軍訓中的體能訓練一時難以適應。這些增加了他們在訓練過程中的心理壓力,萌生抵觸和不滿情緒。如果不能正確處理,會導致一些軍訓學生打退堂鼓,消極應對,甚至會產生心理疾病。“大學生的軍訓活動要以一種更科學、更合理的方式進行,有必要輔以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活動效果才能得到保證與鞏固。”[4]
(1)循序漸進地開展高校新生軍事訓練
因為心理、生活習慣和身體素質等原因,新生的軍事訓練要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來開展。比如,在剛開始訓練時,適當地縮短訓練時間,降低訓練強度和難度。隨著時間推移,慢慢地延長軍訓時間,相應增加訓練強度和難度。這樣,讓軍訓新生在心理、生活習慣和生理上有一個慢慢的適應過程,這也是人性化的表現。否則,如果在軍訓一開始就按照標準來嚴格要求,會導致部分軍訓大學生不適應和抵觸,他們會紛紛倒下,剩下的也是疲于奔命,影響訓練的效果。
(2)加強心理溝通交流
學生工作管理人員、班主任輔導員要利用軍訓空余時間經常和軍訓學生進行心理溝通交流。在這個過程中,要本著以人為本、平等、尊重的原則,站在軍訓學生的立場來考慮問題,讓他們感覺到你是在為他們說話,為他們謀福利,讓他們將心中的愿望、困難和不滿表述出來。這樣,拉近了軍訓管理者與軍訓學生的距離,將學生心中的困惑和不滿釋放出來,并有了解情況和解釋說明的機會,避免誤解和沖突的產生。
(3)做好部分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
在軍訓中,盡管我們做了很多工作來保障軍訓的正常進行,盡量地滿足軍訓學生的要求,但是總會有部分學生因為各種原因產生心理問題。對于軍訓學生的心理問題要高度重視,避免出現意外和蔓延趨勢。學校心理健康中心要加大對這部分學生的關注,發揮咨詢、觀察和疏導作用,保證他們正常軍訓。如果還不能有效解決,要轉送到更高級的心理機構處理。
相對于制度的硬性管理方式,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軍訓中更多表現為“平等和尊重,主動和合作”。它是在尊重軍訓學生的基礎上,從軍訓學生的立場出發,采取相對應的措施,讓軍訓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參加軍事訓練,形成和諧、平等的軍訓管理方式,從而達到高校大學生軍訓的最終目的。
[1]張玲,張惠瑀.淺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J].中國高教研究,2006,(3).
[2]鄭是敏.柔性管理在大學生軍訓中的應用與實踐[J].長沙大學學報,2012,(11).
[3]宋偉.“90 后”大學生軍訓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2,(9).
[4]傅蓉,項傳軍.大學生軍訓期間多發心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8,(11).
On the Humanized Management to College Military Training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WANG Lin
(Nanji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210048)
Due to the change of college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some deficiencies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come into being, which need to be solved. The humanized management is a new management model, which has its own advantage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puts forward the humanization management point of view in the military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effect.
New Period; military training in universities; the humanized management
2015-07-22
王 林(1979-),男,安徽廬江人,南京科技職業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高校學生工作。
G641
A
1008-8156(2015)03-0035-03
修回日期:2015-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