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記歷史 珍視和平——侵華日軍731部隊罪行的回顧與反思
張英
值此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作為黑龍江人,回顧這段歷史,更清晰地呈現在眼前的是侵華日軍731細菌部隊在黑龍江省進行活體細菌實驗,使用生化武器、細菌武器給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銘刻歷史是照亮未來之路的明燈,希望這種對歷史的反思能使我們牢記歷史,珍惜現在,珍視和平。
一、回顧歷史,探究事實真相
在哈爾濱市平房區有一處日本細菌部隊的遺址,現為日軍侵華731部隊罪證陳列館。這支細菌部隊最早于1933年設置在哈爾濱市近郊背陰河附近,1939年正式入駐平房地區,在這里他們犯下了滔天罪行。
(一)日本侵華細菌部隊成立的背景
1.國際地位的上升
日本在明治維新后,國內資本主義發展迅猛,經濟快速增長,而后相繼在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獲勝,使日本的國際地位與歐美列強比肩而立。分析日軍屢次獲勝的原因,除了自身實力較強外,還與對手當時過弱有關。當時清朝自身羸弱,俄國內部發生革命,使日本過高地估計了自己,野心極度膨脹,尤其是日俄戰爭獲勝后,日本將滿洲列為自己的領地。
2.戰爭資源消耗日增
日本在戰爭期間,戰線過長,需要大量供給,但是日本本土面積狹小,資源匱乏,尤其是工業原料不足,難以支撐日益增加的戰爭資源消耗。于是,侵華日軍將視線轉移到細菌這種非常規武器,因為不需要耗費大量的金屬和火藥,可以批量生產,價格低廉且威力巨大,于是日本開始建立細菌研究所。
3.國際法禁止在戰爭中使用細菌化學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曾經將細菌化學武器用于戰爭,戰后的1925年6月17日,國際聯盟在日內瓦召開會議通過《禁止在戰爭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氣體和細菌作戰方法的議定書》,又稱《日內瓦議定書》。美、英、日等37個國家簽署,無限期有效。在這種情況下,日本軍方把目光投向中國東北,進行《日內瓦議定書》所禁止的細菌武器的研制,一方面是因為遠離本土、不被歐美諸國關注,另一方面,可以避開在日本國內的諸多限制,隨意做倫理上不允許做的事情。
(二)日本731部隊的主要罪行
日本的細菌作戰部隊不只部署在中國,還有東南亞和日本東京等地,共有7個大型的細菌戰基地部隊。在黑龍江,除了平房地區,同時設有海拉爾、林口、孫吳、牡丹江支部和安達實驗機場。平房的這支細菌戰部隊后來稱為731部隊。
這支部隊表面上是一支防疫給水部隊,實際上是用活人作為馬路他原料進行各種實驗。馬路他的來源包括各國的抗日志士和中國平民,他們被鼠疫、炭疽、傷寒等細菌和毒氣進行活人實驗以及慘無人道的活體解剖,以制造細菌武器,進行滅絕人性的細菌戰。
“2000年,有關專家在黑龍江省檔案館首次發現并公布了731部隊用活人作細菌實驗的原始文字材料——‘特別輸送檔案’,數字大約3 000人。這個數字僅僅是1940年至1945年期間在哈爾濱平房鎮內殺害的人數。實際上,在1932年至1939年期間已進行過大量的人體實驗,其所殺害的人數并未計算在內。”731部隊在撤離時還在平房本部蓄意散播了多種含菌小動物以及各種細菌武器,這些未知的危險直到今天還存在。“據我國有關專家估計,侵華日軍的細菌戰,使中國受害人數不下200萬人。而731部隊按其生產能力,每月可培養出300公斤鼠疫菌、600公斤炭疽熱菌和1 000公斤霍亂菌。”據戰后估計,731部隊在戰爭期間所生產的細菌數量足夠殺死全人類。
(三)日本731部隊的罪行被掩蓋真相
1949年蘇聯在伯力城(今天稱哈巴羅夫斯克)對日本戰犯進行審判,判處原關東軍司令官山田乙三等12名戰犯以2至25年徒刑,但主要戰犯石井四郎、北野政次等卻逍遙法外。這是因為731部隊的領導人石井四郎與美國人達成了不可告人的交易。由于美國和日本政府的精心掩蓋,戰后幾十年里,日本細菌戰的事實一直不為世人所知。
1945年8月,東京審判已經開始,美國也對傳說中的“731”部隊開始了調查。這時,其領導人石井四郎解散了部隊,銷毀了有關細菌戰的材料,隱姓埋名回到日本。1945年9月,美國細菌戰專家桑德斯提交《桑德斯報告》,詳細闡述了731部隊細菌戰實驗、野外人體實驗等關鍵情報。美國相信這些研究數據具有相當高的價值,又不希望他國獲得,于是美國總統杜魯門和石井四郎達成秘密協議:石井將細菌戰的資料唯一提供給美國,美國幫其免除戰爭審判。這份協議也叫“鐮倉協議”。戰后,在日本的美軍陸續收到了多種日軍細菌部隊的情報。在1951年的朝鮮戰場上,他們雙方合作,將細菌炸彈投向中朝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人道災難。越南戰場也使用了細菌武器。正因為美國也進行了反人類的細菌作戰,所以積極地配合日本掩蓋這段罪行。2000年后,美國開始對這些資料解密,真相才得以大白于天下。
二、牢記歷史,避免重蹈覆轍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日本的侵略歷史,正如拉貝先生所說:“可以寬恕,但不可以忘卻。”
(一) 日本戰敗后對731部隊的罪行未達成共識
日本一些政治家、閣僚曾公開發表談話否認侵略戰爭。20世紀80年代日本的部分中學歷史教科書,把“侵略”改成“進入”,還把有關 731部隊的歷史以及相關的二戰主題從日本歷史教科書中抹去。而事件親歷者大多數隱姓埋名,絕不提及那段經歷。一小部分成員表示懺悔,在去世前站出來作證,731遺址陳列館內的自動播放機可以聽到這些懺悔者的原聲。大部分參與731部隊執行任務的親歷者,是這樣給自己辯解的:這是戰爭,我們所做的就是服從。我們在執行天皇的旨意。這些恰恰表明了現在日本的主流思想,進而說明日本并不打算承擔所犯罪行的全部責任。
當然,日本國內也有對罪行進行反思的聲音。一些和平人士如日本著名作家森村誠一創作的紀實作品《惡魔的飽食》一書,第一次把731部隊的罪行介紹到日本,在日本社會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在今天的731遺址大樓后面有一座刻有中日兩種文字的紀念碑,名為“謝罪與不戰和平之碑”,清晰地表達了日本和平人士對這段歷史的態度。
(二)要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復活
帝國主義泛指資本主義國家對外侵略擴張的傾向。日本帝國主義在明治維新后形成并發展,其思想淵源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包含忠君、尚武以及絕對服從等思想,這些思想對日本社會的各個階層都產生了深刻影響。
正因為日本民族有這樣的傳統,天皇至上,絕對服從天皇,因此要非常警惕今天日本軍國主義的復活。日本從上到下對戰爭的反思不足,認為自己在二戰中更多是受害者。作為加害者一方的731部隊的作戰隊員,作為單獨的個體也都是有良知的,然而一旦給自己的行為貼上民族利益、天皇榮光的標簽,就會真正把具體的有生命的人類當成沒有生命的材料去試驗、折磨屠殺,從而犯下滔天惡行。
罪行只有被揭發、被懲治,才能警醒人們不要再去犯下新的罪行。現任日本領導人安倍從未在正式場合承認日本過去對中國的侵略,2015年7月15日,他又主導通過以解禁集體自衛權為核心的新安保法案,更表明了其態度。日本如果不真誠、徹底反省過去的侵略歷史,不僅無法得到中國在內的鄰國的信任,也會失信于整個國際社會。
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3月的記者會上,面對日本記者的提問,鄭重地提出:“對于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來說,不僅要繼承前人所創造的成就,也應該擔負起前人罪行所帶來的歷史責任。”如果日本領導人能夠正視歷史,改善中日關系就有了新的契機。
三、反思戰爭,珍視人類和平
我們牢記歷史,不是為了記住仇恨,而是為了從歷史的記憶中吸取教訓。反思戰爭是揭露日本軍國主義所犯下的過錯,把事實和真相告訴下一代人,珍惜我們今天的和平生活。
(一)正視戰爭,反思戰爭
戰爭是一種集體和組織使用暴力手段對原有秩序的破壞和維護,崩潰與重建。一般來說,戰爭的發起總是帶有一定的所謂正義的理由,日本侵華的理由是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為自己的侵略行為做辯護,但是對另一方來說就是抗擊侵略,是正義的行為。雙方的所謂正義交鋒就產生了戰爭這種獨特的社會現象。戰爭是極端的社會體驗,往往打著國家利益的旗號進行。
(二)追求國家利益不能背離人道主義
731部隊為了所謂的國家利益,就可以毀滅人性,慘絕人寰地作惡。美國為了所謂的國家利益,就可以罔顧731部隊的罪惡,包庇縱容。在所謂的集體利益面前,個體渺小脆弱。但是,在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的同時,還要維護人的基本尊嚴,不能背離人道主義精神。
在不違背人的基本本性的基礎上,在保障人擁有基本權利的基礎上,在人道主義的大前提下,才有不同民族國家的區分意義。政府要保護國民,讓國民有尊嚴地活著,享有人之為人的基本權益,而不是為了所謂的國家意志而置人民于不義,如同日本天皇讓他的子民,讓他的士兵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一樣。
基于此,追求國家利益不能背離人道主義,才有了受到認可的危害人類罪罪名的確認。就如東京審判中唯一的中國法官梅汝璈先生所說,“1949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法律歷史上的一大突破在于確立了追究侵略戰爭中個人應當擔負責任的原則。此前,很多戰犯在‘戰爭屬國家責任,個人不應負責’的原則庇護下得以逃脫法律追究”。所以,盡管731部隊中的每個戰犯都打著國家利益至上、天皇至上的旗號,但是犯下非人道的罪行就要承擔戰爭中的個人責任。
(三)珍視人類和平,遠離戰爭
80多年前,日軍入侵中國,讓中華民族遭受了深重的災難。今天我們要明確地把日本軍國主義和日本人民區分開來。沒有人會樂于品嘗戰爭的痛苦,中國人民、日本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不希望再次爆發世界大戰,和平是我們全人類的共同追求。
我們希望遠離戰爭,當年我們會遭受欺凌、被動卷入戰爭,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不夠強大,我們太過孱弱。這警醒我們只有強大才能不受欺凌,才能獲得主動權,才能遠離戰爭、御敵于國門之外。
今天,中國正一天天地發展壯大,我們正處于最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時代。我們必須有明確的立場,牢記歷史、珍惜和平、遠離戰爭。我們要積極進取,要熱愛生活,要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的實現而不懈地努力奮斗。
(作者系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