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明


關鍵詞:總結經驗;多種模式;并行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12-0011-03
一、學校體育改革應該怎么向前進
最近,隨著全國學校體育聯盟工作的不斷推進,也隨著筆者在全國各地的“國培”班、校長班的不斷講課,一些問題越來越困惑著自己,對學校體育未來發展方略問題的思考也越來越取代了我對學校體育具體問題的考量。
先說實踐。我再去湛江時,聽說那里原來五光十色的、豐富多彩的、震驚全國的“快樂體育園地”已經基本不復存在了,因為那里換了領導;再到濟寧時,大家說起了陳德俊老師,談起了當年影響過山東、影響過全國的“和樂體育”,現在也逐漸被人淡忘了,因為早已物是人非了;聽說北京的一所曾經上過奧運會表演的小學學生全體劈叉、“下橋”、手倒立的特色大課間也快要堅持不下去了,因為新領導有了新想法;也看到一所“北京市小學生健身工程”成績卓越的學校,小學生現在連前滾翻都翻不過去了;再訪云南,打探一個曾經由體育教師自制了上百種器材的農村小學校,可謂人人皆知,但問到輻射效果,似乎人人沒學。過去的扶溝、江寧、鳳陽、寬甸、張掖、岳池、南部,那么多的經驗現在都在哪里?那里的學校體育現在怎么樣了,恐怕很少有人知,也很少有人想了……我困惑:當年那些學校體育先輩的努力難道就這么隨著他們的老去而消失殆盡了嗎?他們當年的辛苦的工作和凝結的智慧,難道就是這樣的結果?他們過去的工作意義在哪里?如果不知道的話,那么我們現在的工作意義又在哪里?
再說理論。某國培班的幾個學員集體向我訴苦:聽了6個專家的講課,一個人一套理論、一個人一套說法,真是聽不懂啊,而且理論之間互相都擰著,不知道該聽誰的!想想也是,光改革開放以后,我們學校體育里就有了許多的體育理論,如快樂體育理論、體質教育理論、成功體育理論、運動技術健身理論、運動教育理論、運動文化論理論,還有許多下位的理論,如小群體學習理論、“TROPS理論”“領會教學法理論”“循環練習法理論”“體育微格教學理論”等。我困惑:這眼花繚亂的理論是太多了呢?還是不夠多呢?這些林林總總的理論之間都是怎樣的關系?他們之間的爭吵和辯論有怎樣的意義?這些理論指導了怎樣的實踐?這些實踐現在都在哪里?現在的“一個專家一個說法”的亂象與理論的百家爭鳴之間是怎樣的聯系?這些理論是不是也會隨著提倡者們的老去而離我們漸行漸遠?它們的價值在哪里?我們今天的人應該怎么應用?
困惑之余,回顧當下,我們又見許多新的經驗、新的實踐,可謂生機勃勃,讓人振奮。密云縣校校氣勢恢弘的跑操和大課間,北京石油二附小讓人震撼的全員運動會,廣州荔灣區鶴洞小學全體“下橋”、橫叉、縱叉,河南金水的“一校一品”的扎實推進,徐州銅山幾十年如一日特色體育實踐……優秀的局長們、校長們,優秀的體育教研員和老師們接過了學校體育優秀實驗的大旗在前進。這可能就是發展的螺旋式上升,這可能就是學校體育發展大潮的后浪推前浪,但是好的經驗如何成為大家的財富,優秀的實驗成果如何變成教改的動力,點上的經驗如何變為面上的成果,眾多的實踐如何上升為規律和理論,依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尖銳問題。
二、我們都有了哪些好的經驗和模式
多年來,在學校體育人的共同鉆研和努力下,我們已經有了許多的優秀實踐,有了許多的模式。現在簡單地,也是掛一漏萬地歸納一下,只是為了讓我們大家共同有個回顧,有個思考(表1)。
當然,我在這里的實踐總結一定是很不全面的,所列的各種經驗更是掛一漏萬的,水平層次也是參差不齊的,但是僅從這個粗糙的歸納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出如下問題:(1)應該說我們幾乎擁有了所有研究領域的好經驗;(2)我們真的還需要很多很多、更多更多的經驗嗎?(3)我們總結經驗的努力夠嗎?我們認真地總結經驗了嗎?(4)我們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什么?(5)我們如何正確有效地去創造經驗、發現經驗、總結經驗和推廣經驗?
三、正確有效地創造經驗、發現經驗、總結經驗和推廣經驗
如果我們真的還需要很多很多、更多更多的經驗的話,那么,我們中國的學校體育一定需要的是更多的真經驗、有用的經驗、能學的經驗。我們不需要那些假經驗、錯經驗、虛經驗、不可學的經驗。什么是真經驗、有用的經驗、能學的經驗呢?本文試著分析如(表2)。
四、協同創新地去總結經驗、推廣經驗
綜上所述,學校體育改革30多年來,我們在吸取國外體育教改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經過我國體育學者集體的思考和實驗,經過我國第一線體育教研員和教師們的探索和實踐,已經創造出了理論和實踐的成果。但是,這些成果如何成為全國的實踐,如何繼續發揚光大,如何擺脫業已出現的創新實驗-形成成果-展示表彰-不久消失-再次創新-再出成果-再表彰展示-再次消失的怪圈,讓成果沉淀下來,讓成果普及開來,讓成果產出最大效益,就需要我們有職業化的經驗總結團隊、有穩定的職業化的推廣團隊。在今天,全國學校體育聯盟(教學改革)就應該擔當起這個任務。如果總結和推廣的工作做得扎實穩健了,那么,如此多的理論和經驗就會形成真正的動力,推動著中國的學校體育改革和創新在多種模式和經驗中穩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