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申德利
摘 要:一線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普遍存在不重視體育課,缺乏體育鍛煉對自身成長作用的認識,沒有建立正確的體育認知觀。因此,本文以北京牛欄山一中在校高中學生的體育認知觀為研究對象,進行調查研究與原因分析,為今后進一步研究解決辦法做準備。
關鍵詞:體育認知;青少年體質健康;牛欄山一中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12-0037-01
在中小學體育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提高學生體質健康的工作還存在諸多問題。針對提高青少年體質這一要務,本文從 “內因”——通過使學生建立對體育的正確認知,激發其主動的參與興趣,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體質健康的目的的角度,對提高中學生體育認知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
一、研究方法
根據本文的研究需要,在牛欄山一中高一、高二、高三年級中,每個年級隨機選取2個班,共6個班的學生作為調查對象,隨機訪談及發放問卷318份,回收有效問卷96.2%。結合實際需要,對問卷中出現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二、研究結果
1.對體育參與和情感的認知
從調查中可以看到,男女生對參與體育的態度有著顯著差別。男生選擇很喜歡和比較喜歡的比例達到66%左右,而女生僅僅為23%左右;相反,選擇不喜歡和很反感的男生比例為15%,而女生高達到54%;選擇一般的女生也高出男生14個百分點。由此可以得出:男生當中大部分人喜歡參與體育運動,女生當中絕大部分不喜歡參與體育運動,男生喜歡體育的比例遠遠超過女生。
而男女生對體育在人生中是否重要的認識較為統一。其中66%的男生和55%的女生認為很重要和比較重要,認為不重要的各有11%和15%。由此可以得出:男女生在體育對人生的重要性認識上普遍給予認可,從態度和情感上能夠給予較為正面的認可。
調查顯示,男生對于“終身體育”理念的認可度較高,選擇很贊同和比較贊同的占65%左右,女生為41%左右;選擇無所謂和不太贊同的男生占29%,而女生達到59%左右。由此可以得出:對于“終生體育”理念的態度,男女生存在較大的差別,男生對此認識較為正面,而女生要消極得多。
2.對體育文化和技能學習的認知
調查顯示,男女生中70%以上的學生都或多或少的了解和學習過體育理論、體育文化或體育運動技能,選擇沒有和記不清的只有20%左右。由此可以得出:男女生在接受學校教育期間,絕大多數人或多或少有過學習和了解體育理論、體育文化、體育運動技能的經歷。
在參與體育理論、體育文化和運動技能學習的調查中發現,男生只有大約33%選擇經常有或偶爾有過認真思考和體驗的經歷,而女生僅僅只有11%;相反,選擇基本沒有和從沒有過的男生占到48%,女生竟然達到了68%左右;選擇記不清的比例各達到20%左右。由此可以得出:在學習體育理論、體育文化和運動技能過程中,半數以上男生和絕大多數女生未能有過認真思考和體驗。
學生群體對于了解和學習體育文化、體育理論和運動技能的態度是比較消極的,認可度很低。其中,選擇了解體育文化、體育理論知識和運動技能沒有意義和無所謂的男女生各達到38%和48%;選擇說不好的各達到30%左右;選擇有意義的男女生比例為33%和21%。
3.對體育的社會影響和地位的認知
從調查中發現,20%的男生認為體育工作在教育工作中應占重要地位和較為重要地位,女生僅為15%;80%左右的男生和85%左右的女生選擇了不重要、無所謂和說不清。由此可以看出,在學生心目中,體育工作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的地位是很低的。
而僅有12%的男生認為國家、社會和學校應該大力扶持和加強體育工作,女生僅為5%;88%左右的男生和95%左右的女生選擇了無所謂、不應該和說不清。由此可以看出在學生心目中,體育工作的地位是很低的。
三、結論與建議
1.針對學生體育認知存在的問題,進行更為深入細致的調查,找出導致目前認知現狀的深層原因,為今后進一步研究其解決辦法做準備。
2.開展關于“體育認知”教育方法的研究,使其科學化、系統化、統一化、規范化。
3.制定《體育與健康》教科書,規定基層院校嚴格落實開展《體育與健康》室內課,特別是要開動腦筋,從學生的需求和興趣出發,從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領域出發,逐步引導學生一步一步更為深入地對體育產生學習和思考的興趣。
4.呼吁國家教育管理部門將體育納入各級升學考試之中,理論與實踐各占一定分值,以此手段引起學生、家長、學校、社會各層面的重視。